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2020-09-13 09:52李秀丹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初中多媒体

李秀丹

摘要:本文对多媒体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高效应用进行了探讨,说明了在多媒体的具体应用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对多媒体的应用进行规划,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使用多媒体时需要抓住课文的重点,并引导学生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使用的环境和时间要合理,以便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分类号:G633.3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更高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从而使初中语文教学能够取得预期成果。

1.结合学生的特点,创建学习环境

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显示,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初中语文教学中有许多需要学生背诵的内容,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语文的印象就是“死记硬背”,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并根据特点对教学的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初中生对于不了解的事物更倾向于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体验,即学生对于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敏锐。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将课本上的文字具现化,使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其进行直观的体验,更快的理解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并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1]。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这种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设置趣味活动,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課前收集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通过幻灯片的方式让学生对济南的冬天有所了解,使学生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能够新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欣赏图片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并借助修辞手法对图片中的场景进行描述。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进行思考,并在课堂上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中的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使学生对写作技巧熟练掌握。该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

2.抓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多媒体展示的内容必须是与课文主题有关的内容,不能脱离课文的主题思想,同时要保持自身的客观性,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过多的主观思想,以免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教师需要明确一点,多媒体设备是教学中的辅助工具,其并不能够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网络上的资料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资料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确保资料与课文的主题思想相符合,贴合实际生活,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理解。同时,教师需要对多媒体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多媒体的内容应该随着课文的内容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探索,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调动其对语文教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在山的那边》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在多媒体上展示课文的内容,并将课文中的文字改为彩色,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视觉体验。同时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使学生能够对诗歌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学生结束朗读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是如何划分段落的呢?”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划分方式,并说明划分的理由,并与学生一起讨论那种划分方式最合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课文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并对于其表达的情感也有一定的见解,在接下来的课文讲解中能够更好的对课文进行理解。在对诗歌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使用一种方法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分析课文中的其他段落,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析课文的方法,提高其语文水平。

3.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创建学习氛围

使用多媒体教学需要进行详细地规划,教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时间和环境,不能让多媒体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对多媒体的新鲜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在合适的时机使用多媒体设备,例如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使用,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经验,最适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时间段分别是上课前十分钟、课堂教学进行一半时以及下课前的十几分钟[2]。在上课前使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建出一个学习情境,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产生好奇心,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进行到一半时,学生对教学产生了疲劳感,注意力分散,这时使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在下课前十几分钟使用多媒体设备大多是为了进行课堂教学的拓展,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一定的课外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课外延伸内容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课下积极进行探索。

结论:综上所述,多媒体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其他的教学方式相同,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合理使用的问题。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格外注意使用的“度”,确保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和内容,但又不会喧宾夺主,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斌.运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26.

[2]孙霏.多媒体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名师在线,2018(30):16-17.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初中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合”乐而“不为”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