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招治
多媒体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能实现人机交互式操作的一种信息技术。它具有集成性,控制性和交互性的特征,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两者的优势。多媒体课件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显得不那么应付自如了。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谈几点感受。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
(一)导入情境的创设
激发需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当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参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动需求,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1、视听刺激,激发兴趣。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突破时空、拓宽范围、扩大容量的特点,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使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内容变成音像结合的视听材料,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大的冲击力,使学生自主地进入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中。利用视听激趣导入新课也就成为我们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式。
2、动画故事,引人入胜。学生从童年开始就喜爱听故事,故事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各种与教材有关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教材的内容。这其中常见的就是作家的小故事,或者与许多课文节选部分有关的文学作品的故事。其影响常不限于课内,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自己去寻找作家的作品来阅读。
3、创设疑点,激发思考。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抓住重点、难点,发掘出能激发学生讨论并思考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教材中虽是“沧海一粟”,但又好似平静的湖面投入的一颗石子,能激发学生由一个疑点去探究教材中的其它问题。从而,为这一节课奠定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冲动由此生发势不可挡。
(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仅仅像傳统课堂上,靠老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想要打动学生让学生进入情境,往往事倍功半。若能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手段拓展教学思路,创设各种情境,就能够事半功倍地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调动其想象的能力,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1、再现场景,激发情感。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集成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图像、声响、视频等,把教材内容再现于学生眼前,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媒体的刺激下,使眼前见、心中想与文中情相互作用加深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理解。
2、模拟实境,自主探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情节即堂进行对话,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音频的录入,然后把学生的对话与教师先前录制好的进行对比,让学生自行分辨。比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就利用模拟实境的方式,选出几位学生结合语气、神态,模拟故事情节,由于对话会被录下,学生都全力投入到角色的模拟中去,当把音频播放出来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议论纷纷,再听较为准确地角色模拟时,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不用老师归纳,学生已基本上能探究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可谓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有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手段使教学内容不收时空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原型,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从而加快理解和记忆的速度。还可以凭借现代技术向学生提供了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使他们更好更快吏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这就大大缩短了教学进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词句的理解有限,对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运用多媒体,就能克服时空限制,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信息,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课文。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学生对“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迎上去;看见乌龟妈妈追上去;看见青蛙游过去”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这三个词语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既不知词语何意,又不知为什么要这样用。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从资料中截取有关的三个片断,并设计制作成慢放过程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理解,“迎上去”就是面对面游过去;“追上去”就是从后面撵上去;“游过去”就是从周围游到青蛙妈妈身边。免费论文参考网。他们理解了在这三个句子中为什么要这样运用,从而在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口语交际、写话中准确地用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运用多媒体加以引导,突破重点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称象》这篇课文时,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贷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还原了曹冲称象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反复观察。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化整为零,找到了称大象的巧办法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这样,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