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深入,我们在教育内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在新时代的潮流下,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有效的策略之一。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时代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以微课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正在徐徐向我们走来。微课教学中,我们还处于摸索探索的阶段,在目前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个弊端。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会通过自己的拙见和大家一块讨论如何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开展高中数学微课。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数学;微课探究;以生为本;学习自主性
小组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组成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群体,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微课指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内容的重难点制作成短时间的小视频,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在以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微课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弊端,比如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激情、老师对微课教学操作不熟练、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等,因此,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老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一、利用微课解析课堂教学内容重难点提高学生自主性
微课的特点就是在短时间内将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重难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展现出来。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然而,在现在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自主性在单调沉闷的课堂环境中、老师照本宣科的讲法中被忽视,所以,以小组合作和微课的特点出发,在以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微课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例如,在進行三角函数这节课内容设计时,老师可以将三角函数的推导过程以动态立体的形式为学生展现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和图形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形和计算方法。在学生观看完微课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练习课后的习题,使学生知道向量法的应用。此外,在讲授完本堂课内容后,老师还可以利用PPT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比赛回答,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能够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拓展学生学习资源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以免出现两极分化的状态。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有效整合学习资源,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微课拓展学生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学习到课本内容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比如,在学习《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这堂课内容时,老师利用微课动态的为学生展现出来实验步骤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方法发现和了解椭圆的本质和方程后,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推导。在学习完这堂课内容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从网上搜索相关知识,比如进行双曲线标准方程运算时要注意什么?换元处理是否和椭圆有联系?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析总结,最后以微课的形式在课堂中展现出来,让小组间进行比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动手能力、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三、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翻转教学课堂,利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对于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已经成为了我们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所以,在开展微课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
比如,在学习《平面向量》这节课内容时,老师在为学生讲解平面向的定义和含义时,对于比较抽象的课文内容,老师可以进行微课教学,让学生更加形象和直观的学习到新的内容和知识,接着,在课堂结束前,老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翻转课堂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微课视频中出现的内容为目标,从板书设计、举例说明到课堂内容总结,让学生进行商量和探讨,在翻转课堂中,老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鼓励和尊重学生在讲台上的表现,通过以微课内容为载体的开展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自我检测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小组合作的高中数学微课教学的实践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许多曲折的。面对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现象时,老师可以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方面出发,丰富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有趣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科学的教学理念同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相结合,以便促进学生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让我们的教学质量在老师的用心设计中熠熠生辉,让我们共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和美好的未来贡献出自已的一份力量吧!
参考文献
(I]王小勇.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
[2]林琳琳.基于微课模式的高中数学教学措施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
[3]许瑞晴.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以“巧”取胜[J].教育革新,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