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民族音乐听赏,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2020-09-12 14:27沈六英
黄河之声 2020年13期
关键词:审美素养欣赏民族音乐

沈六英

摘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欣赏不同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多元的民族文化,增强自己的音乐感知,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本文主要从营造欣赏环境、传承多元文化、创设文化氛围等角度阐述增进民族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民族音乐;欣赏;审美素养

初中生的心智发展逐渐走向半成熟的状态,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聆听民族音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但部分教师只注重音乐知识的传递、作品的欣赏,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导致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不够全面,难以真正达到欣赏音乐的目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被动欣赏,就会失去民族音乐传承的纽带。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吸引学生去感受不同时期的民族音乐风采,能促进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感知、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培养他们聆听的习惯,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教师要将国内外的优秀民族音乐相揉合,让学生去理解、包容不同地域文化的民族音乐,能懂得欣赏民族音乐,完善对世界优秀民族音乐的认识,让他们获得审美的体验。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感受,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从音乐作品中感受音乐文化背后的民族情感。教师要通过多样的民族音乐作品,能涵养美感、愉悦身心,让他们接受音乐的洗礼,增进对音乐知识的了解,从而对美的文化产生共鸣。教师要基于审美的视角,将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获得不同的感受,促进内在欣赏水平的提升。教师要改变“师说生听”的授课模式,创设音乐文化的情境,发掘学生的潜能,开发他们的创造力。教师要丰富学生的感知途径,让他们通过聆听感受情感的变化,促进人际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

一、营造欣赏环境,增进审美体验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入与学生身心发展相匹配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从多方位进行欣赏,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大脑中形成自己的审美感受。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现有欣赏水平,设计与学生认知接轨的内容,调动学生的体验兴趣。学生也不同于静心聆听,要融入到审美体验活动中,激活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想象。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音高、音色、节奏、力度等内容,产生自己对民族音乐作品的体验。如果教师只重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間的交流,难以促进学生欣赏水平的提升。学生是音乐作品欣赏的主体,教师要借助课堂这一主阵地,营造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得真正的发展。教师要将美育渗透进音乐课堂中,能实现以美育人,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美。教师可以运用情景、体验、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欣赏的兴趣,让他们在体验中促进欣赏能力的提升。如在《茉莉花》一课教学中,教者向学生播放女子十二乐坊的《茉莉花》与歌剧《图兰朵》的选段,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这篇作品的风格特点,体会其中抒情的情绪、婉转的旋律、舒展的节奏以及民族五声调式。教者指出,这首歌曲受各地方方言语调、文化风俗、演唱风格的影响,出现了很多种变体,并为学生演唱三个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加以辨别,让学生感受它们的异同。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他们通过多样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弘扬民族音乐,传承多元文化

教师要借助于民族音乐的欣赏,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教师可以开展欣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拓展他们的多元文化视野,增进他们的不同体验。很多家长对子女有着较高的期望,他们片面地认为学校是提升孩子考分的主要场所,忽略了对孩子审美习惯的培养。教师与家长应为孩子营造审美的氛围.营造丰富的教育环境,让孩子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教师要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依据学生学习现状编排分层次的内容,促进学生良好民族音乐欣赏意识的形成。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对民族音乐欣赏形成一个新的认知,利用假日闲暇时间,观看音乐电视节日、播放民族音乐作品,让孩子感知民族音乐的元素,通过模仿、学唱,获得真实的体验,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

教师要引领学生聆听民族音乐,能判断其来源,掌握其特点,感受民族音乐所承载的历史印记。长期以来,教师不分析学生的欣赏兴趣,欣赏内容脱离学生生活气息,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审美疲倦。教师要坚持多元性的原则,呈现一些富有民族音乐气息的歌曲、乐器、舞蹈作品,让学生获得多样的感受,能拓展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视野。教师让学生感受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江南丝竹演奏的《紫竹调》、古琴独奏《流水》等作品,感受到不同乐器的特点与韵味,能听辨出二胡、笛子、琵琶、扬琴等乐器的音色。学生通过欣赏不同民族舞蹈,能从藏族舞蹈的“三步一撂,三步一踏”中体会其欲动先屈、飘逸沉稳的特点,从蒙古族舞蹈的“碎抖肩,翻腕”来感受其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特点……

三、创设文化氛围,开发校本教材

教师要创设音乐文化的氛围,借助一些音乐活动,开展民族音乐知识讲解、民族乐器的演奏、民族舞蹈的展示,激发学生欣赏民族音乐的热情。教师要加强与少数民族学校的线上互动,成立民族音乐兴趣小组,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民族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开发音乐校本教材,融入当地特色的民族音乐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家乡音乐的魅力。教师要广泛搜集特色的民族音乐题材,植入民族音乐的元素,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欣赏多元的民族音乐,增进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教育,2003,(01).

[2]管建华.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5,(02).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欣赏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