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李平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教师势必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现阶段的数学课堂进行创新和改革。为此,分析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翻转课堂,并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全面应用翻转课堂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翻转课堂;有效运用;分析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水平、认知能力、数学思维发展等多方面情况之后,不断地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全面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和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开展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翻转课堂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也没有及时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沿用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同时也会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虽然有的教师引入了翻转课堂模式,但没有充分地把握翻转课堂的要求和特点,从而导致数学课堂沦为信息技术展示课,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教学效果。还有的教师在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时,盲目地照搬他人的教学案例和方法,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难度,也没有根据本班的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这种“拿来主义”无法有效发挥翻转课堂教学的应有效用。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应用翻转课堂的有效措施
(一)科学制作教学视频
小学数学教材不仅包含了较多的基础内容,还囊括了具有一定抽象性和逻辑性的数学知识。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仅凭教师简单的讲解和分析往往很难掌握数学公式、概念。因此,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教学内容,利用网络搜集与教学主题相适应的各种教学资源,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相关软件对其进行编辑整理,从而制作成10~15分钟左右、能够突出教学重难点内容的教学视频。教师再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将其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前根据视频引导来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例如,在进行“认识三角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收集生活当中常见的一些三角形,比如三明治、小红旗、三角铁、三角尺、粽子、三角叉、雨伞、亭子等,并结合该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来进行微视频的制作。视频当中要包含三角形的概念、定义、特点、底与高(画法)等知识点,还可以充分结合三角形的稳定性特征,在视频当中为学生增加“测试木棍绑成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图像的稳定性”的课堂小实验。然后,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方式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下载视频并进行观看。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师提出的课前预习任务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对于存在困惑的问题,可以通过暂停播放的方式反复进行观看。学生也可以通过QQ、微信和其他同學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解决预习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再以视频和学生为主来进行具体知识的讲解和分析。
(二)深入开展小组合作
在全面引入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在线教育资源和教学视频为主,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层次之后,将层次相同的学生划分为同一数学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安排翻转课堂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次递进地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好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及时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学理念融入实际的翻转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进行“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视频中增加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定义、特点,以及与折线统计图有关的数据分析和折线统计图绘制等内容,或是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折线统计图问题。然后,教师可以将每6个学生划分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看“小其6-12岁身高折线统计图”,并让小组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来对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理解之后,再进行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定义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折线统计图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在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构成要素之后,教师可再进一步让学生将折线统计图、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并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折线统计图、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哪个更能清楚地看出小其身高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回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折线统计图能够十分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够直接展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视频指导来绘制折线统计图,并根据折线统计图来回答相关问题。
(三)加强课堂教学总结
在完成阶段性的小学数学教学之后,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技术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点评,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视频进行调整,利用直观具体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利用知识结构金字塔引导学生系统地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此外,教师也可以在翻转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合作学习情况、自主表现情况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点评和指导。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同时也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例如,在完成“平行与相交”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具体的调查问卷,并在问卷中增加:“能否自主完成本堂课的学习?”“是否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是否能够利用相关的教学用具画平行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是如何处理和解决的?”“你认为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需要进行哪方面的优化?”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对学生的问卷进行归纳、汇总。在了解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视频进行相应的调整,引导学生对平行线的概念、定义,以及生活当中常见的相交线和平行线、二者之间的区别等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复习。然后,教师可以再一次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借助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具体的练习。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课堂练习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存在困惑的问题进行反复的复习和巩固,并鼓励学生不断进行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的分享和交流。
三、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于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翻转课堂教学观念,全面而深入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除了要引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必须利用教学情景、小组合作、提问式教学等多样化方法和手段来开展数学教学,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这样才能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利用翻转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普童话,2018(42).
[2]路丽玲,孙红健.小学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有效运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9).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