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远
(厦门市金尚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0)
良好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初中生正处叛逆期,其学习动机尤其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在学习动机理论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试图追求和达到目标的驱力。成就动机理论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1]成就动机的强弱能使学生面临学习任务时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从而对其潜在的能力与知识经验的发挥、应用产生不同的作用。简而言之,成就动机就是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动力,决定学生今后是否能够继续努力学习。目前,有关成就动机干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种因素与成就动机相关性研究上,很少有直接针对初中生进行成就动机干预的实证性研究,学校作为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基地校,尝试针对初中生的成就动机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取得显著性效果。
团体辅导是以团体成员为辅导对象,在一定的团体目标的引导下,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知识和适当的辅导策略,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协助成员在团体的情境下开发心理潜能或解决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2]往往是由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引导者(辅导老师)同时对多名受辅导的学生进行几次或十几次的辅导。团体辅导具有教育功能、发展功能、预防及治疗功能,整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以预防和发展为主,教育与治疗为辅。
3.1 研究对象金尚中学2019 级全体初一年学生
3.2 研究工具本次成就动机(AMS)的测试问卷采用叶仁敏修订的成就动机量表[3],其信度和效度都比较好,此量表的一个主要优点为同时测量成就动机的两个因素,其中追求成功动机(MS)15 题,逃避失败动机(MAF)15 题,4 级评分制(从完全正确到完全不对),成就动机得分为追求成功减去避免失败(MSMAF),得分越高表示成就动机越强,分值越低,成就动机越低。
3.3 研究设计2019 年10 月对金尚中学2019 级初一年全体学生进行前测,每班选取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6 名学生(共72 人)作为干预组,同样每班取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6 名学生(共72 人)作为对照组。保证干预组和对照组前测成就动机和学习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制定成就动机团体辅导方案,对干预组进行为期3 周共八次团辅活动的干预,对照组不做处理。后测,了解干预组和对照组成就动机及成绩名次变化情况。(干预方案见附录)
3.4 统计方法SPSS22.0 对数据进行处理
4.1 前测初中生的成就动机及学习成绩情况
4.1.1 初中生成就动机水平
对全部初一年段605 名学生的成就动机情况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表4.1.1 初中生成就动机现状
追求成功动机和害怕失败动机两个分量表的题目都是15 道题,分量表的总分是各题得分的累计,得分区域为15-60 分。初中生追求成功动机的分值高于该分量表的均值37.5 分,可见初中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比较高,害怕失败分值与该分量表的均值37.5 大致相当,可见害怕失败动机水平一般。追求成功动机的分值高于害怕失败动机分值。因此,初中生整体成就动机水平以积极动机为主,成就动机水平中上。
4.1.2 前测干预组和对照组成就动机比较分析
将干预组72 人与对照组72 人使用SPSS22.0 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表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成就动机总分、成功的动机因子和失败的动机因子上无显著差异(p<.05)。
表4.1.2 前测干预组和对照组成就动机比较分析
4.1.3 前测干预组和对照组学习成绩、名次比较分析
将干预组72 人与对照组72 人使用SPSS22.0 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表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前测成绩上无显著差异,前测排名存在显著差异(p<.05),对照组优于干预组(实验研究需前测尽可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对照组可以优于干预组,但干预组不能优于对照组)。
表4.1.3 前测干预组和对照组学习成绩、名次比较分析
4.2 后测干预组和对照组成就动机比较分析
4.2.1 干预组和对照组后测成就动机比较分析
将干预组72 人与对照组72 人使用SPSS22.0 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表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成就动机后测总分存在显著差异(p<.05),干预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对照组。在害怕失败动机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5),干预组低于对照组。说明进行干预的小组成就动机显著优于没有干预的小组。
表4.2.1 干预组和对照组后测成就动机比较分析
4.2.2 干预组成就动机前后测比较分析
将干预组72 人使用SPSS22.0 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结果表明干预组前后测成就动机总分、追求成功动机、害怕失败动机均存在显著差异(p<.05),干预组成就动机总分、追求成功动机后测大于前测,害怕失败动机后测小于前测。说明干预组进行干预后,成就动机有显著改善。
表4.2.2 干预组成就动机前后测比较分析
4.2.3 对照组成就动机前后测比较分析
将对照组72 人使用SPSS22.0 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前后测成就动机总分、追求成功动机、害怕失败动机不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明,没有进行干预的小组动机没有显著性变化。
表4.2.3 对照组成就动机前后测比较分析
4.3 后测干预组和对照组学习成绩、名次比较分析
4.3.1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成绩、名次后测比较分析
将干预组72 人与对照组72 人使用SPSS22.0 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表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后测成绩、排名上无显著差异。成就动机对成绩的影响是带有滞后性的,同时,学习成绩除了受动机影响,还受到学习策略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虽然干预组成就动机显著提升了,但学习成绩和名次与对照组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4.3.1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成绩、名次后测比较分析
4.3.2 干预组学习成绩、名次前后测比较分析
对干预组使用SPSS22.0 进行前后配对样本t 检验,结果表明后测成绩小于前测成绩(p<.05),排名上无显著差异。之所以进行成绩和名次的前后测比较,因为考试难度系数不一样,两次考试之间成绩往往没有可比性,尤其是初中,刚入学时考的都是小学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简单,总体成绩也会比较高,而越往后学,难度越大,成绩越低,因此以名次来比较是比较科学的。干预组的名次前后测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4.3.2 干预班学习成绩、名次前后测比较分析
4.3.3 对照组学习成绩、名次前后测比较分析
对照组使用SPSS22.0 进行前后配对样本t 检验,结果表明后测成绩小于前测成绩(p<.05),排名上存在显著差异,后测排名比前测排名更低(p<.05)。说明没有进行干预的小组,成绩及名次都掉了,也可以说,进行干预的小组稳住了名次,没有进行干预的名次掉了。
表4.3.3 对照组学习成绩、名次前后测比较分析
5.1 初中生整体水平中上,以积极动机为主。本研究以初一入学新生为研究对象,刚入学的学生,对中学的学习生活充满新鲜感和期待,其成就动机水平整体比较高,以积极动机为主。
5.2 成就动机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和名次也比较低。年段学生605 人,选出的成就动机水平低的干预组和对照组,其学习成绩名次都在平均300 名以后,可见,动机水平低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名次也相应比较低。
5.3 进行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成就动机。
5.4 成就动机水平低的学生,如果不进行干预,成绩会加速下滑。没有进行干预的对照组,虽然成绩动机没有显著性变低,但是成绩名次显著性下降。根据以往的研究,成绩名次下降后可能出现动机和成绩双下降的情况。
6.1 有针对性的小组团体辅导效果比较好
2018 年10 月,我们针对2018 级的初一学生整个年段学生进行前测,并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的班级进行10 次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后测结果表明,干预组和对照组成就动机和成绩名次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干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分析了这次研究存在问题:首先是干预对象缺乏针对性,在班级中,动机水平有高有低,全员干预对高动机水平学生难以产生效果,其次是全员参与无法深入分享,干预效果难以保证。另外,由于利用每周一节心理课进行干预,中途由于国庆放假及学校运动会等原因心理课被冲掉,实际拖了十几周才完成整个干预课,干预时间过长也影响到干预效果。
6.2 要灵活选择干预时间
小组团体干预无法用心理课的时间来进行,如果利用课外时间干预就要灵活选择时间。本次干预,每个班级8 次,12 个班级共96 次,加上前后测次数,其时间选择和工作量难度可想而知,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利用闽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实习生到学校实习期间,统一制定干预方案,利用大课间时间(每次半小时)及午休时间(每次1.5 小时)进行干预,在心理中心的5 个功能室分组展开干预。学生的成就动机前后测均利用信息课时间在电脑上进行。每周2-3 次干预,频率适度,避免时间过长效果不彰。灵活机动的安排大大提高实效性。
6.3 干预内容和方式要以体验性、活动性为主
干预的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方式上,注重活动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分享,不说教,不灌输。这种体验式的辅导特别受到厌倦学习学生的欢迎,产生积极效应。刚开始参与小组团辅时,部分学生是有担心的,但是到后面,学生对活动表示很不舍,并有个别不在辅导名单上的学生听说后积极主动申请加入。
6.4 后续的学习策略辅导要跟上
在这次干预中,干预组的学生表现比较高的参与意愿,其干预效果也比较显著,但是,当干预结束后,其提高的成就动机能否继续维持呢?后续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辅导及学习资源的整合和运用等要跟上,让学生的成绩能跟得上,才能产生良性循环。否则,动机水平提高了,学习方法等跟不上,成绩难以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可能又回到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