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谢芳
摘 要:道德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深厚传统。古代的读书人都是通过研读《论语》等经典著作来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同样古往今来,很多道德高尚之士都是饱读诗书的文化名人。古代的屈原、陶渊明、嵇康、杜甫、岳飞,近代的鲁迅、闻一多、李大钊等品德高尚的贤士和爱国志士,都是伟大的文学家。由此可见,语文中的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重要的教育内容。高中语文中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如何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是每个语文教育者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道德教育;教学方法
道德是一个人立足于世界的重要支撑。我国的圣贤从才能与道德两个方面将人分为四类,并指出其中最危险的就是有才能而没有道德的人。在教育高速发达的今天,培养有才能有道德的新青年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有才能的人,但是解决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社会,保障健康持续的发展,有道德的人才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所以,在青少年正处于黄金年龄的高中时期,利用语文课本中的德育资源进行道德教育,在语文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类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给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安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道德教育的不到位造成的。结合社会现状,笔者总结的道德教育不到位造成的社会问题有:
(1)社会冷漠问题:老人跌倒怕被讹诈而无人敢扶。
(2)自我包装问题:奉献爱心被当成是作秀、自我宣传。
(3)医患纠纷问题:一些医生为了钱财而夸大病情,收受患者红包。
(4)列车占座问题:部分乘客未能买到坐票随意占据他人座位。
(5)精致的利己主义问题:很多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一切事都从个人利益出发,善于表演,懂得配合,一切行动都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
(6)盲目崇拜其他文化:很多人追求时尚,盲目崇拜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而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则认为是落后和老套的。
(7)金钱至上问题:很多人认为金钱就是一切,为了金钱不顾亲情友情与尊严。
(8)粗制滥造问题:很多商家为追求高利润,生产不合格的产品,让消费者深受其害。
以上种种仅仅是当今社会道德问题的冰山一角,实际道德问题造成的矛盾、引发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大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破坏了社会和谐与安定。这主要是由于现阶段的教育过分地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所以,在高中课堂中广泛挖掘语文的道德教育资源,发挥语文的道德教育功能,培养“做真人”、“有爱心”、“有生命感”、“有责任感”的青年,对于改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长远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高中课本中的德育资源及应用
高中语文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主要以课文的形式呈现。笔者经过总结,寻找出的高中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篇目分别有:
(1)感恩亲情类
《大堰河——我的保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陈情表》、《小狗包弟》
(2)爱国类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记念刘和珍君》、《廉颇蔺相如传》、《苏武传》、《水龙吟》、《永遇乐》
(3)品格塑造类
《离骚》、《归园田居》、《赤壁赋》、《师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归去来兮辞》
这些篇目包含古诗词、古代散文、现代散文、现代诗、小说、教育理论等,从亲情、爱国、个人品格塑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熏陶。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不仅仅将他们看做文学作品,更要将他们看出道德教育的典范。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作品的道德内涵,重点学习能够让人做真人、有爱心、有生命感、有责任感的篇章。通过语文教育让学生获得道德的提升。
例如,对于个品格塑造类的作品,教师可以以屈原的《离骚》为例。通过对屈原一生遭遇和人生理想的了解,感染学生做一个热爱国家,不计私利的人。教师可以从作品中屈原描写的富有象征意义的香草美人出发,让学生重点体会这些事物代表的高洁的品质、不屈的精神;感受屈原洁身自好,立志高远的人格魅力。又比如对于《陈情表》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李密为了让祖母安度晚年,向祖母报答养育之恩而对于朝廷的高官厚禄毫不动心,坚决请辞的坚定精神。学习李密不计个人私利,懂得感恩他人的高尚道德。
所以高中教材中的道德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可以从作品的某一点出发,结合作者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将人物的道德展现在具体的社会现实中,让学生具体的体会人物精神的伟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不同时代的作品进行对比和归纳,感受一代又一代人对于道德的继承与发扬。
3、课本外的德育资源及应用
高中生正处在成长的阶段,大量的社会实践能够让他们接触到现实中许多品德高尚的人,并能发现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道德问题。所以,深入生活,广泛探索与学习,是对于高中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笔者总结的实践方式主要有:
(1)作文:记录,描写道德模范
作文是学生记录生活,表达个人看法的重要形式。但是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学习成绩,不让学生参与太多的社会实践,导致学生没有生活经验,只能写出十分空洞的文章。因此,教师可以将作文作为学生思考道德,提升道德的重要方式。在进行作文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定的道德问题,让学生将自己对于该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写出作文,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与感受,将自己从实践中收获的道德故事和道德人物写成传记或评论性文章。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会充满真情实感,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了。
例如,教師可以让学生写作一篇关于劳动模范的作文,学生首先会进入社区进行采访和了解。对于劳动者的年龄、学历、经济条件、住房、家庭情况、人生经历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将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为大家呈现一个富有生活气息,有血有肉的奉献者形象。而不至于空洞乏味,满篇虚假的称赞之辞。所以,学会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道德之美、感受道德之美是非常重要的。
(2)第二课堂:亲身实践做道德之事
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高中生也是如此,教师要让学生转变思想,认识到真正的道德并不全都是做惊天动地的大善事,也要做很多普普通通的小事。这些平凡的生活小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锻炼学生的行动能力。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广泛进入敬老院和贫困家庭、贫困山区,深切体会当地居民的艰难生活,为他们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第二课堂的开展是让学生从道德的学习者和赞美者转变为道德的传扬者和实践者,所以它的实践次数要多,实践活动要真实,要在行动中让学生提升道德,感受道德的美好。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定期进入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情况,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整理内务,与他们聊聊生活中烦闷的事,一起喝茶下棋等。学生还可以多进入乡村和贫困山区,了解当地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他们送去衣物、图书等生活和学习资料,向他们讲述外面世界的精彩,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创造美好的未来。只有亲身地实践道德,学生才能理解道德对于传播爱心,增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由于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亟需建立一个有道德、有爱心、勤于奉献、相互信任的社会环境。而这种环境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付诸于实践。高中生是新一代的青年,利用高中语文中的德育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他们的努力来塑造新的社会风尚是一条正确的道德教育之路。教师要引导高中生广泛关注优秀的道德人物,学习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通过作文等形式写作德育心得,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教师还要引导高中生走出课堂,走入社区和需要帮助的地方,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在实践中做一个有爱心、有生命感、有责任感的青年。
参考文献
[1]朱春阳;德育教育的社会化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2]管甜甜;青少年德育教育创新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