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
【摘要】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教师不仅仅需要将小学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健康心理知识。如果教师能够有效的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何有效的将心理健康知识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当中成为相关教师日常思考的问题。笔者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健康知识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引言:“培养出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代新人”是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小学生不仅仅需要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还应该自觉重视自身品德的修养,有意识地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给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不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小学语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家庭教育中,由于父母、祖父母的过分宠爱,导致孩子形成自私自利的坏习惯。或者有一些独生子女在儿童时期缺乏与家人沟通,形成了孤僻的性格,难以与外界进行和谐相处。由此可见,教师讲授心理健康课堂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能够有效的将心理健康知识深入到语文教学课堂当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们减少了心理压力,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小学生唯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的化解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如果他们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杀的现象。
二、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相关策略
语文知识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如果教师能够灵活的将健康教育与语文知识结合起来展开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笔者将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分析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相关策略。
(一)构建欢快的学习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热情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够构建和睦的学习氛围,能够加大小学生对课堂的投入感。教师在课堂当中应该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在课堂当中的存在感,促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乐趣。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可以抛出一系列简单的问题,例如邓小平爷爷植树之后的美景会是怎样的?如果遇到这样的美景你会怎么做?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健康知识,促使他们有意识的修炼成有作为的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温和的态度与同学相处,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大大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语文知识学习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合理的小组探讨会,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交换彼此的想法,取长补短。这样的学习模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
(二)寻找相关教材教材,并积极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材过程中,有许多涉及到心理健康知识的课文。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寻找相关的教学内容,并有效的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课堂活动中。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教师在讲授课程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积极扮演小蝌蚪,以及小蝌蚪妈妈的重要角色。通过学生表演小蝌蚪与妈妈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树立独立的人格思想,形成敢于拼搏的斗志。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学材料与心理健康知识结合起来展开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自立自强意识。
(三)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活动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玩性展开教学活动,能够大大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基于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活跃性,教师能够更好的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培养敢于克服恐惧的心理素质。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的课文为例子,教师在讲解课程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表演小马过河的故事,让他们充分体会小马敢于探索的人生态度。教师在细致讲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相关的读后感。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增强求知欲。
结束语: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将健康知识讲解给学生,而是需要教师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形成独立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易曼.“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2]张巽璐子.昆明市主城区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体系构建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3]裴艳华.心理—道德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