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红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壁垒被削弱,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迅速增长,这对于施行改革开放的中国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国内农业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增高,与世界的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农产品在优化国内资源配置与保障供給等各个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优势,即使发展到今天农产品仍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是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大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农产品贸易品种不断优化以及贸易伙伴的多元化,大宗农产品呈现出净进口的格局造就了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优势;农产品安全;国际竞争力;贸易政策
中图分类号:F746.12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内对外出口贸易发展的深入,在全国出口贸易中农产品出口贸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1994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占据全国出口总值的10.7%,到2006下降到3.2%,其中在2004年国内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为233.9亿美元,属于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峰值,随后中国继美国、欧盟、日本成为了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贸易国。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弱势逐渐凸显,从原本的农产品净出口转变为农产品净进口大国,到2006年国内农产品出口贸易才实现快速增长,至此,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才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历程
以新中国的建立作为起始点,农产品贸易进入发展阶段。中国在贸易出口上施行统一管理与领导的方式,建立专业外贸公司发展出口贸易成为农产品发展的重要台阶。在改革开放之前这个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高度集中的外贸专营体制为出口贸易创造了汇率,国家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严格计划和管理实行垄断经营方式,农产品贸易经营的范围和数量都由政府部门统筹安排和管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农产品发展,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改变了国内进出口贸易的整体格局。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出现的变化受到国内贸易环境、国际市场贸易、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汇率变化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当前,国内农产品的发展出现问题,国际形式变化波谲云诡、国际竞争压力不断显现,这给国内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带来压力,给国家粮食安全、国内农产品种植和加工、农产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这些情况选择更加合理的进出口贸易策略,制定符合我国贸易进出口的农产品贸易政策,让中国农产品更好与全球经济格局相融合发展是当前必然的举措。
(一)农产品贸易出口初期的探索发展
改革开放启动之后农村改革开始,在制度变革的激烈进程下国内农业迅速发展,粮食、棉花、油、糖类等等农产品不断增产为农产品发展出口贸易奠定了丰富的来源,因此改革原本的出口外贸管理体制成为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重要需求。为适应当时形势的需求中国政府对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改革,原本计划性管理体制出口贸易模式转变为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体制,而且与市场制度相结合发展[1]。政府在外贸管理领域发动的一系列变革有:简政放权恢复进出口许可证、建立起外贸经营权审批制度实行外贸代理制度、改革外贸计划体制和外贸财务体制,逐渐保留省级比例的外汇收入,允许企业留下一半的外汇收入等等。随后1988年到1990年期间内实行外贸承包责任制度,企业在这个制度的引导下逐渐实行了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度,走上自主经营使用企业手段控制对外贸易的经营模式。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农产品贸易掺杂大量的计划经济成分,在改革开放政策中农产品贸易出口主要是鼓励农产品出口,在整体上农产品出口仍旧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农产品贸易出口改革的深化
从1992年到2001年期间内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强化改革力度深化改革措施,以“复关”“入世”两个方向进行考虑。在中国政府积极加速外贸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深化税率、价格机制改革、外贸管理等形式直接和国际贸易管理形式相吻合。1992至1997年之间国内连续四次大幅度调整进口关税,农产品进口关税不断降低,减少进出口数量限制取消补贴从而完善出口退税制度,逐渐取消关税壁垒[2]。农产品出口配额施行招标方式加快对动植物卫生检疫制度建设,农产品双边贸易谈判和反倾销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针对汇率做出相应改革,1994年之后施行进出口结汇制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底后期国家针对出现的农产品走私活动,采取严厉打击的政策进一步规范国内农产品买卖活动出口秩序。在这个时期国家农产品对外贸易开放的角度明显加快,管理体制之间和轨迹接轨,改革开放力度大、渠道加宽形成了整体性的改革开放局面。
(三)全面开放政策
2001年中国加入WTO,国内深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步入新阶段,农产品关税再次降低,市场准入标准也相应降低。到2005年从最初入世的20%降低到15.2%,在此后的发展这个数据一直处于持平状态。我国成为了农产品买卖活动中关税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在后期的发展中国内不断完善进口配额管理制度,施行配额内低关税和配额外高关税的管理政策,取消农产品出口贸易补贴并且将补贴额度制定了上限。进出口制度为检疫标准也积极制定调整,形成转开放的农业服务领域[3]。从整体水平来看加入世贸是中国农业全面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开始,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推动了国内农产品买卖活动的迅速发展。
二.我国农产品买卖活动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
(一)国内贸易环境因素
国际贸易环境对国内农产品买卖活动环境的变动提供了一定方向,全球农产品买卖活动规模的扩大和贸易环境的优化为中国农产品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便利。反观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市场潜力逐渐显现出来,如拉丁美洲、非洲的农产品产量的上升为中国农产品买卖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更便利的交易市场。国内农产品市场在彻底放开之后,世贸履行减让承诺降低了国内农产品的入世水平,中国和世界贸易往来联系密切,为农产品买卖活动发展提供广大的市场。
(二)供需因素
农产品消费需求成为影响供需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彻底放开,国门打开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不断推进收入明显提升,城镇化居民消费水平出现变化,消费结构升级转变食物消费不断上涨。从农产品消费的实际情况和水平来看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朝着更丰富和更均衡的方向发展,人均口粮消费量下降,副食品消费逐年上升[4]。但是城乡居民之间,食物消费结构差异仍旧存在,成为制约缩短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国内食物消费需求空间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农产品质要求、精加工、深加工等因素下国内粮食总消费量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持续上涨。
除了食物消费需求增长之外农产品中的纺织、家具、轮胎等需求也增长。中国大量进口原料型农产品将其制作成为成品进行出口,发挥工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低廉的优势。以棉花为例,纺织业发展的过程中,棉花是重要原料,纺织业市场需求旺盛。在2005年之前国内棉花进口的税收按照61.6%征收,2005年之后改征5%~40%的滑准税,棉花进口在2001年开始增长速度加快,到2012年成达到539万吨,是进口配额的六倍以上。近几年以来国内棉花的需求虽然有所降低,但是仍旧处于超配额状态。在进口棉花的支持下中国纺织业得到蓬勃发展[5]。中国进口产品还有羊毛、木材和纸浆等农产品,这些作为原材料进入中国,进口原料增加导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也相对应增加,所以加工原料需求上涨快速,农产品供应方面中国农业生产增长受到国内资源的限制,人均农业资源不足,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限制原因。从1978年到2016年中国农产品产量有所增长相对明显,但是只有蔬菜等个别品种的增长量高于消费率,这导致国内农产品供需缺口拉大,农产品进口已经成为主要趋势。
(三)成本和汇率原因
价格竞争力决定农产品进出口,一直以来中国在农产品上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廉价格低。在进入新时期之后中国消费水平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业生产资料上涨、土地成本显性等等原因让生产农产品的成本成为发展负担,从更广泛的市场来看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下降。从国际形式上来看,中国粮食产品的生产成本水平远远低于美国的生产水平,导致两者在粮食产品的生产上角色开始转变,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呈现出劣势,成为大宗农产品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汇率浮动对进口产生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削弱了中国农产品买卖活动的价格竞争优势。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又成为影响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民币汇率升值扭转了中国农产品在贸易上占据的优势地位,削弱了中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优势,成为导致农产品在出口贸易中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
三.目前国内农产品买卖活动影响因素
(一)竞争力降低、优势产品出口难
当前国内农产品出口速度变缓,增长难,从2002年到2017年的计算中,只有2012年中国传统出口具有优势的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与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很大的关系,劳动力成本上升之后,成本和价格竞争力被削弱;而另一方面受到海外市场经济的影响,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逐渐变得缓慢,而越南、泰国等国家发展影响海外市场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虽然中国农产品在发展的过程中高度开放,但是在同一时间内,外国农产品市场处于高度保护状态,国际上一些国家农产品处于高关税和高补贴的状态,一些国家贸易壁垒还延伸到低碳和汇率上,成为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原因[6]。
(二)国际价差倒挂现象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世界范围内经济复苏缓慢,原油价格下降生物能源发展减速,全球范围内粮食供需关系逐渐松动,国际粮食市场波动不大,这让粮食市场发展进入缓冲时期。但是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土地成本、生态成本、质量安全等逐渐成为农产品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农业生产成本日益提高,为维护农业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利润,国家从政策上出发,立足成本提升的角度上抬高收购价格,推动国内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国内外农产品价格逆向而行导致两者之间价格呈现出严重倒挂,进口农产品動力明显提升。中国入世承诺的农产品进口调控手段十分有限,边境保护等措施让国家的调控作用难以发挥出来。但是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计算,国内大量进口粮食,一般属于“非必需进口”产品,如此大规模的进口对国内农业的发展造成积压,给国内库存也带来很大的压力。
(三)大量粮食进口威胁国内农业发展
加入世贸之后,国内农产品的大量进口弥补农产品供需上存在的缺口,缓解了国内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为农产品的供给提供了重要的来源。大量进口原料等形成国内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总体经济福利待遇的提升。从更高的层面来讲,进口农产品存在极大的优势,但是从进口的安全性出发,国内农业产业的安全性面临很大的挑战,部分农产品进口之后国内供给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剧,就需要承担市场风险以及打压国内市场的价格,从而导致国内市场价格出现萎缩[7]。
(四)国际竞争力度大
在国际竞争压力下支持国内农业发展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价格支持政策是欧美国家常用的方式。加入世贸之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家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在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导系国家出台了很多农业保护支持政策,形成了综合性的农业补贴政策框架。但是在内外差价持续扩大的情况进口效应导致政策性托市收购价格措施失去了原本效应,导致最低收购价已经不是最低价而是形成政策市场价,形成了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反常现象。这种现象给上下有产业链与货物流通环节带来了很多的压力,给政府财政也相应带来了负担。2004年国内农业生产支持保护力度增大即将达到世贸的约束上限,中国农业补贴制度与关税配额管理制度逐渐受到来自国际上的压力。2016年美国前后对中国三大主粮施行“黄箱”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对世贸提出诉讼,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中国能够以入世承诺为依据进行抗争,但是这种事件的频发只会让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腹背受敌。
(五)贸易保护主义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全部变换,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以及阶层分化等因素导致逆全球化趋势胎头,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主要是针对中国这一类新兴发展中国家,根据WTO统计的相关数据,2016年成员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是从2009以来至今为止的最高点,而中国连续21年成为反倾销侦查的国家,连续十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在这些行动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调查都是针对中国[8]。农产品买卖活动保护主义蔓延的过程中中国农产品对进口的依赖性持续上升,期间发生无数贸易摩擦,伴随着全球性粮食能源化和金融化的趋势,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也不断增加,这对中国而言是极大的挑战,通过对价格的限制还会影响到国内农业价格的稳定性。
(六)进口集中化
国内农产品进口高度集中的情况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活动中十分突出,其表现在来源地集中一部分国家。以2013年、2014年、2015年为例,这个阶段中国进口地集中在南北美洲和大洋洲之间,这些大洲之间进口的农产品金额比重过高,超过原本总进口量。在进口活动中,基本上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等,进口产品集中趋势也相对明显,如集中于少数土地密集型产品,这类产品也主要集中于几个国家,考虑到国内水资源匮乏,上述行为能够减轻国内压力,但是这种行为会存在来源国的风险,很容易让我国陷入受制于人的地位。
总而言之,未来中国农产品买卖活动面对的国际形势将会越来越复杂,对国内农产品而言将是极大的挑战。
四.前景探析
中国农产品买卖活动自由化的程度将会提高,农产品买卖活动规模将会得到明显提升。当前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产品作为刚需,发展压力会越来越大,对进口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从长期的发展上来看,中国农产品买卖活动逆差等情况还会加剧,进出口贸易也将出现新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选择更加合理的政策,确保农产品买卖活动的发展合理。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转变粮食安全观念,建立新的农产品买卖活动出口思路;积极完善农业对外开放的规划建设,改革农产品进出口机制;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多元化战略;积极创新国内农产品买卖活动补贴方式;参与到国际农产品买卖活动规则制定中,为贸易发展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
结语:我国农产品买卖活动发展需要立足国内现实条件限制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农产品买卖活动发展。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应该积极参与到国家农产品买卖活动规则制定中去,对国内政策的制定要和国际市场接轨,为农产品的贸易扩大空间,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中从规则上稳定农产品买卖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盧小兰,冯柳依.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双边农产品买卖活动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J].价格月刊,2017(7).
[2]张国梅,宗义湘.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9(7).
[3]恩和,苏日古嘎.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月刊,2018(5).
[4]郭亚婷.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7(11):34-35.
[5]谭亮.一带一路下中国-东盟农产品买卖活动影响因素与对策[J].农业经济,2017(10):94-96.
[6]张夏恒.“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买卖活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西部,2019(3).
[7]任蕾.农产品国际贸易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分析[J].农业经济,2018(1):127-128.
[8]刘春鹏,肖海峰.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买卖活动增长成因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