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0-09-10 16:41周颖曾雪梅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路径探索三全育人心理健康

周颖 曾雪梅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在“三全育人”视阈下,通过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强化家校育人合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形成“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在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在校学习生活中,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背景、不同问题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分级教育,做到分阶段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同时整合各类资源,依托班级、学院、学校,发挥教研室、党支部、团支部“三方联动”主体责任,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关键词:三全育人;心理健康; 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3-0099-03

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全育人视阈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心理育人质量,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基于此,本文通过探讨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路径,以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全员育人,完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学校党政干部、任课教师、工作人员、父母亲都会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带来影响。”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离不开广大师生的参与,同时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坚持全员育人原则,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强化家校育人合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完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目标。

(一) 以学校为主导,整合队伍,提升心理育人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核心,教师应认真履职,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定期组织心理健康主题实践活动;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团体及个体心理咨询等。在校期间,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辅导员应当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传道者、心理健康问题发现者及疏导者的责任。要引导全体教师员工树立心理育人的观念,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自觉把心理育人融入学生成长的各阶段。

(二) 以学生为主体,朋辈力量予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要持续、深入开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一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主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学会有意识地调节自身情绪,增强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让学生成为自我心理健康的检测者。二是抓好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两个群体。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干部和党员与其他同学接触频繁,交流较多,其他同学也更愿意与他们交流。通过朋辈力量,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及时知晓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 家庭协同合作,发挥家校育人合力

心理健康教育要持续、全面开展,离不开家庭的协同合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与孩子共同生活,最了解孩子的性格、情感历程和过往经历。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联系家长,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过往经历,与家长一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二、全过程育人,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分级服务体系

全过程育人,从时间角度而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背景、不同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级教育。

(一) 把握阶段性特点,进行分阶段教学。

“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把握阶段性,进行分阶段教学。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面对不一样的环境,容易出现焦虑沮丧的情绪。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从而帮助大学生完成发展历程的适应性转变。同时,辅导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集体活动、集体辅导等形式开展适应性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使其尽快融入大学生活中。大二、大三阶段,学生进入了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关键期,面临着学业、恋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实践活动、朋辈力量等方式,缓解学业压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大四学生面临着升学、就业、创业、出国、公招考试等多重选择压力,对即将步入社会会产生焦虑情绪,这一阶段要在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开展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职场心理知识和技能,保障其顺利毕业并以积极心态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二) 关注个别差异性,实行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在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系统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量身开展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全方位育人,构建“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心理育人的质量,应该整合各类资源,坚持全方位育人,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一) 教育教学健全化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规范心理健康相关课程设置,并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其掌握调整心态、维护心理健康的技巧。“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和相关选修课程的建设,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4],帮助学生进一步养成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还可利用慕课等在线学习平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在线课程,丰富教育教学形式。

(二) 实践活动丰富化

为营造理性和平、积极乐观、自尊自信的心理氛围,应依托班级、学院、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班级活动主要由辅导员牵头,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各班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大一重点开展“我的大学”主题班会、“青春”联谊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大二、大三重点开展心理知识竞赛、“大学生恋爱利与弊”辩论赛、“正视挫折”、“自信不倒翁”、“时间管理”等主题班会;大四重点开展“毕业生离校辅导”团体活动、“绘人生蓝图圆青春梦想”等主题班会。学院活动主要由二级学院心理工作室牵头,教研室、党支部、团总支三方联动,依托“5.23”爱生节、“5.25”心理健康节、6月毕业季、9月开学季,开展心理专题讲座、心理手抄报、心理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学校活动由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指导,心理协会牵头面向全体大学生举行“5.25”心理健康教育月、心理影片、心理剧比赛、心理讲座等各类实践活动,进行宣传与推广,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三) 咨询服务系统化

一是依托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指导中心,接待主动咨询的同学,帮助来访学生处理好生活适应、学习困难、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成长。二是依托学校合作的专业医院,邀请医院专家来校巡诊,对需要治疗的学生及时予以转介。三是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要密切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并有效开展针对性教育,对重点关注的学生要不定期主动访谈并做好记录。四是依托朋辈力量,寝室信息联络员、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党员要关心同学,帮助同学化解心中疑惑,解决实际困难。

(四) 预防干预体系化

积极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根据新生心理普查设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同时充分发挥朋辈力量,各寝室心理联络员、班干部、學生党员应留心关注同学,发现情况及时向辅导员报告,心理委员每月按时填写上报班级心理晴雨表,辅导员应深入学生之中,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并根据学生情况填写心理危机预警登记表上报学院,学校心理发展中心根据学院上报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估,各部门相互配合有序开展危机干预。

(五) 平台保障规范化

一是全面加强心理宣传阵地建设。利用横幅加以宣传,让心理健康理念入脑入心,增强宣传的广泛性;利用互联网宣传,通过学校微信、微博、官网宣传,可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调适方法等,形式上不局限于文字介绍,可以是小视频、漫画等。二是完善师生心理培训平台建设。由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指导中心牵头,每学期至少组织心理联络员、心理委员开展一次培训;由人事处牵头每年至少组织两次辅导员心理健康能力提升培训、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蔡迎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构建与实施[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07):116-118.

[3] 金东海,蒋明之. 教育学[M]. 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89.

[4] 许平友.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一体五网”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 机械职业教育,2019(09):23-26.

(荐稿人:黄邦道,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路径探索三全育人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试论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警务监督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研究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