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催生了一批新的业态,也对教育卫生领域带来了巨大影响。为了顺应“互联网+”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需要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本文以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例,通过对“互联网+”的内涵阐述,“互联网+”对教育卫生领域的影响分析,围绕“互联网+”背景下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提高认识站位、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平台建设、激发学生活力等方面进行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驱动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家的必然选择。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互联网是创新创业的载体,人才是创新创业的主体。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人才培养要围绕和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着力培养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创新人才,是高校的必然使命。但是很多高校在人才培養目标定位上,尚未及时适应国家战略需求进行调整,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医学院校为例,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问题。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创新2.0时代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促进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3]。
二、“互联网+”对教育卫生领域的影响
“互联网+教育”推动了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的演进。“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核心。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表示,中国教育正在迈向4.0时代。[4]”当前高校学生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有困难上百度”已成为他们习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网络已成为他们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优质课程资源,只要学生主观愿意,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泛在化、碎片化学习,真正实现了围绕学生主体的教育供给方式。
“互联网+医疗”催生了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由于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和或配置不均,我国在部分区域还存在着“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专家认为,“互联网+医疗”新模式的出现,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互联网载体提供线上医疗服务来取代传统医疗供给模式,使病人获得好的诊疗服务体验。在传统的诊疗模式中,由于信息掌握不对称,病人普遍存在诊疗前知情少,诊疗中体验差,诊疗后服务弱的现象;而通过互联网,在诊疗前,患者可以随时查看个人健康档案,并通过互联网了解和掌握病情相关信息,提高知情度;在诊疗中,由于已提前掌握病情相关信息,提高了沟通有效度,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在诊疗后,与医生建立良好沟通,有助于病情随访。全新的诊疗供给模式和用户服务体验很大程度上将左右病人的选择。
“互联网+健康”促进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改善,大家对健康生活的认识和意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伴随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全社会对健康服务有极大的供给需求。然而传统的健康服务供给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互联网的出现促进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催生了一批提供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照料看护等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和一批新的健康养老业态。
三、“互联网+”背景下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1.认识不到位。学校层面:学校没有把医学人才培养放在国家战略框架下进行顶层设计,对互联网对教育卫生领域可能带来的影响缺乏研判,对互联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思考和重新定位,对医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培养缺乏应有的站位;教师层面:对互联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认知不够,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和教育目标的深入研究不够,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总体要求脱节,对国家在互联网背景下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政策把握不够,教师普遍缺乏创新创业实战经验,制约了其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效度;学生层面:由于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解读不够,学生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应有认知,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等同为创业教育,绝大部分医学生都考虑将来进医院工作,主观认为创业与自己不相关,课程学习对自己没有帮助,所以对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2.投入不到位。学校层面: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师储备不足,缺乏专门师资和专门的教学机构,教学合力难以形成。课程体系建设不健全,缺乏系统设计和规划,缺乏学术骨干引领和团队支撑,和专业教育脱节。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投入不够,和政府、企业协同育人的互动性差,创业创新实践训练供给不足;教师层面:医学院校目前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任务主要由辅导员或者专业课教师兼职承担,由于是兼职,学校又没有明确的目标考核要求,认课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而且这些教师本身缺乏创新创业教学的系统训练,也很少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所以课程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学生层面:由于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重视不够,因此从主观上决定了他对该类课程学习的动力不足,所以在课程学习和创新创业实践方面的投入度和专注度不够。
四、“互联网+”背景下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1.提高认识站位。高校应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及时调整办学目标定位,转变教育理念观念,顺应“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形势新要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着力培养具有互联网视野的、具备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的、适应国家发展亟需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2.加强顶层设计。学校应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业创新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划管理;加强引才力度,充实师资队伍,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人才梯队;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政策引领,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医学教育特点和学校校情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3.完善课程体系。围绕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科学谋划,系统设计,加强课程建设,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和课程教育目标,在现有校本创新创业课程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优选优质互联网课程资源进行有效补充,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同时,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和融合,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发挥好专业教育元素对创新创业实践的支撑作用。
4.加强平台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加强和行业、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联系,构建涵盖政策指导、创业咨詢、项目开发、风险评估、融资服务、孵化扶持等服务项目的综合服务平台[5],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一站式支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5.激发学生活力。学生是创新创业实践的主体,学生的投入度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有效度。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培树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引导学生内因作用发挥,激发学生活力和潜能,提升学生兴趣度和参与度,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尹欣.“互联网+”时代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5
[2]刘洪亮等.“双一流”背景下株洲职教大学城智慧校园建设探索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331-332.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4].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4]赵任颖.“互联网+”时代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案探究[OB/OL].[2015-12-31].http://www.doc88.com/p-7374574089288.html
[5]刘译阳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20(9):32.
作者简介:李辉(1978.09-),男,江苏扬州人,现职于徐州医科大学,本科,硕士学位,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公共卫生管理。
本文课题来源:江苏省2017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2017SJB0995】。
(徐州医科大学 江苏徐州 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