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丽萍
摘 要:生物科学与当代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科技及生物化应用产业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壮大,因此生物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思维导图可以将抽象的学术概念变得具体化,能够有效提升的课堂学习效率,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文针对生物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思维导图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思维导图;生物教学;应用;分析
生物课程本身具有知识点庞杂、脉络繁多的特点,因此很多学生都反映对于本门课程难于记忆和学习。思维导图可以将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梳理,帮助学生捋清思维脉络、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另外生物课程中有很多相似或相近的概念以及定义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思维导图能够整合生物知识内容,促进知识体系构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于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深远性的意义。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形式、特点
(一)思维导图的形式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的学习方式,采用具象化的图示结构,对所学习的课程进行步骤、细节、主题、体系等内容重新架构。这种新型化的学习方式在部分欧美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国的思维导图教学起步较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也需要老师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创新,以符合我国实际教学情况的形式进行教育引导。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
生物课程中本身具有知识点多、脉络复杂的特点,而思维导图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其本身以图形方式进行内容展示,每一个图形单元都包含着生物课程的知识点,通过浓缩化的简单文字对知识内容进行概述,同时不同的图形单元之间还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另外思维导图强调图文并茂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图像单元巩固和加强学生的课堂内容,有助于学生迅速抓住课程中的节点内容,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和解题速率[1]。
(三)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必须要求学生牢牢掌握,因为只有掌握要点才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理论知识进行解题,但是由于生物课程中的知识点较多,因此很多学生都采用机械化的记忆方式进行背诵,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同时也容易遗忘,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生物课程的难度本身并不大,只是由于知识点众多,让学生们难以“驾驭”,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梳理思维,并以簡单化的图示加上精炼的文字,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简化了教育过程,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思维导图对于生物教育的必要性
(一)思维导图对于生物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的社会发展正朝着多元化前进,因此未来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加复杂化和综合化,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教育应避免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而是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选择教育方式对学生更为重要。思维导图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能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有效的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性发散思维。首先需要明确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并非老师,因此教育的方向应该强调于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探索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班级中的学生具有一定差异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2]。
(二)当前生物课程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中,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宰”,对学生进行思想以及知识点的灌输,常常出现“填鸭式”教学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不断的宣讲知识内容和习题练习,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老师的教学内容进行记忆和背诵,然后再采用题海战术加强对学生的记忆深化。这种教学形式无法激发课堂活力,也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思维,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在教育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因此生物教师也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对于课程的创新与挖掘,以更加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课堂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解析
(一)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思维导图的制作
生物教学不能以老师为教育主导,而是要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主体作用,不能单独依靠老师进行思维导图制作,而是要鼓励学生参与进来。首先老师要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因为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数量众多,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基础能力,教学不能将所有学生“一概而论”。其次,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将思维导图划分成若干难度梯队,然后根据学生不同能力进行参与制作。最后老师要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引导学生对于思维导图深入了解,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特点,向老师提出建议,师生共同参与思维导图的制作,并根据教学实践情况不断优化调整,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二)注重生物知识点的关联性,导图内容清晰明朗
生物课程中的知识点内容非常繁杂,很多学生都是对其进行死记硬背,但是很容易遗忘。因此老师的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注重生物知识点的关联性,引导学生建立生物知识体系框架,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对新、老知识进行串联,提高联想记忆。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节课内容时,老师可以将光合作用与细胞器的课程内容相结合,制作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并将知识串联起来,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之前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对于光合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3]。
(三)发挥思维导图的引导作用,提高课前教学效率
课前导学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具有很高的作用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老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热烈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注意力,以此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在讲解细胞的课程内容时,老师可不急于直奔主题,而是发挥思维导图的引导作用,从生物体系、生物种群、个体器官、细胞组织等角度逐步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牵引性教育,杜绝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出更加详尽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此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四)合理安排复习阶段,注重思维导图的引导性作用
生物课程学习既要“溫故”,也要“知新”,只有不断的复习才能让学生加强记忆,同时能将老知识运用到新课程当中。生物课程可按不同的内容角度进行划分,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复习,通过专题性的知识内容讲解,将之前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统一整合,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这对于学生架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安排复习的时候,老师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拓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视野,并将课内、外的知识进行有效关联和融合[4]。
(五)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讨论,积极开展小组讨论
生物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树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同时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知识点在问题中的运用方式,因此老师要将练习题模拟题等与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充分融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建议老师将班级同学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小组的配合、讨论、分析等环节增加学生们的知识运用能力,让同学们在探讨过程中伞产生思维碰撞。老师需要根据教学主题内容,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设计,学生通过导图进行组内讨论,查找出自身的不足,同时也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补充到思维导图当中,提高导图的全面性,同时也为老师提供更多可靠的教学依据。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生物课程教学需求,老师要根据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强调导图对知识点的串联效果,在课前课中复习等阶段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全面提升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瑞,赵卓.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作业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20(8):18-19.
[2]周明.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究[J].读与写,2020,17(12):222.
[3]周明.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4):149.
[4]王干.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