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嵌入网络青年亚文化

2020-09-10 07:22彭妍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主流意识形态

摘要:文章从网络青年亚文化视角入手,基于费尔克拉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对哔哩哔哩弹幕网五四青年节的宣传片《后浪》进行分析,探寻由此建构的话语背后的社会文化形态,分析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嵌入网络青年亚文化,思考两者之间能否实现“双向破壁”。

关键词:网络青年亚文化;主流意识形态;批评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5-0221-02

一、研究背景

“青年亚文化”是既定社会阶层结构中,具有挑战性和“反常”色彩的新兴社群或生活方式[1]。随着互联网与媒介技术的发展,青年亚文化群体凭借其对新技术的亲近感和对新媒介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在新媒介的使用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行各类文化实践,使得网络青年亚文化蓬勃发展。

网络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壮大,对社会文化形态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青年亚文化群体开展的各种创新性文化实践,使得青年亚文化影响力日渐增大,不断向主流文化渗透。另一方面,其崛起受到权威主体的关注。以年长者为代表的权威主体开始向青年群体靠拢,学习年轻一代熟悉的话语表达方式,生产出更具创新性、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在潜移默化中向年轻群体传递主流文化。

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哔哩哔哩弹幕网(下文简称“B站”)联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6家主流媒体发布宣传片《后浪》,旨在向青年群体传递一种面向未来、开放积极的价值观。该宣传片在B站上线1天,观看次数达770万次,获得101万次点赞、13万条弹幕,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也被广泛转载,引发热议。

这是一次權威主体通过建构话语,向青年亚文化群体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其引发的巨大反响体现了代际文化间、主流文化与网络青年亚文化间的互动。本文认为基于费尔克拉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对《后浪》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网络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对缓解圈层矛盾、促进社会整合有重要意义。

二、费尔克拉夫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跨学科研究视角,它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个术语出现,由诺曼·费尔克拉夫、凡·戴克等语言学家提出。1992年阿姆斯特丹会议后,逐渐发展为一种思潮,在21世纪得到迅速发展。

批评话语分析并不是具体的语言分析方法或理论,而是一种审视隐藏在话语背后的社会问题的理论。它的主要分析对象是以语言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交往活动[2]。其目的是通过语言分析,揭示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实践背后的权势关系和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结构、价值体系等如何通过话语体现或投射出来。

费尔克拉夫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范式,即三维分析框架。他认为话语分析应在文本、话语实践、社会文化实践三个向度展开。在文本层面,对文本内容与形式进行语言学分析;在话语实践层面,重点关注文本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在社会文化实践层面,则需要结合社会结构分析权力和意识形态的作用过程[3]。费尔克拉夫将这三个层次称为“描述”“阐释”与“解释”。

费尔克拉夫认为媒体话语是社会语言的重要内容,他将上述三向度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媒体话语分析中,逐层解析其中的社会文化因子。其分析理念与思路是本文对短视频《后浪》进行“描述”“阐释”和“解释”的重要依据。

三、《后浪》的批评话语分析

本文将依托费尔克拉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对《后浪》做如下探讨。在文本层面,从词汇选择、语气与情态及文本结构方面描述其语言特征;在话语实践层面,分析其生产与传播实践;在社会实践层面,结合具体社会语境对宣传片进行解释。

(一)文本分析

在实际研究中,话语批评分析主要涉及语类、名词化、及物性、情态等。但并非每个研究都要对语篇中的每一语言成分进行分析,只需重点分析具有社会意义的部分。因此,本文选择从词汇选择、语气与情态以及文本结构三个方面对《后浪》的演讲词进行分析。

1.词汇选择。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词汇的选择能体现文本生产者的立场、态度及价值观念等,媒体通常采用不同的词汇选择策略传播特定的意识形态。

在《后浪》的演讲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有“现代”“世界”“国家”等。上述名词奠定了宣传片宏大的叙事基调,反映了叙述者所关注的议题,如“发展文化”“面向世界”“步入现代化”等,引导受众重塑对外部世界或现实社会的想象。而“自由”“年轻”“自信”等形容词的使用,一方面表达了叙述者对当下青年群体开放包容的心态及创新精神的认同与赞美,另一方面又传递了对青年一代的要求和期待。

2.语气与情态。系统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表意、人际和篇章三大功能,其中人际功能是指语言具有表达讲述者的身份、态度等功能,具体包括语气系统、情态意义等方面的内容[4]。

宣传片《后浪》中的讲述者何冰,以年长男性的形象出现,在此次演讲中多用陈述语气,展现出一种客观、冷静看待多元青年文化的态度,以及与青年群体进行平等对话的姿态。同时,使用如“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奔涌吧后浪”等祈使句,呼吁年长者主动理解、包容日益崛起的青年文化,激励青年群体持续发力,表达了对代际文化友好互动的期望。而演说中“就能”“应该”等情态动词的使用,增强了语气,使演说在情感上更具感染力。

3.文本结构。语篇内部内容的安排也能体现文本生产者的目的和立场。文本生产者可凸显、强化要传达的信息,使其“前景化”,或者忽略、隐匿与主流相悖的部分内容,使其“背景化”,从而引导受众遵循特定的方式或标准解读文本。

在宣传片《后浪》中,讲述者着重描述了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丰硕成果,如“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等,感叹新时代的年轻人能尽情享用文明成果,拥有选择的权利,如“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去遥远的地方旅行”等,展现了生活富足、积极向上的青年群像。这里被“前景化”的信息是当下中国的青年人“不再忧伤迷茫”,而青年人面临的生存压力、精神困境等则被“背景化”了。因此,正能量逐渐嵌入青年群体。

(二)话语实践分析

B站在5月4日前夕发布《后浪》,这是一次面向“90后”“00后”青年群体的青年节献礼策划。该宣传片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有一定粉丝基础且对粉丝具有正向影响力的B站UP主(在视频网站、论坛、ftp站点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的人),是过去一年中B站热门视频的画面集锦,滿足了受众的需求。

其传播主体的构成较为复杂,既有严肃的党报和旗帜性网站,也有市场化报刊、网络新闻平台,揭示了话语的深层讲述者不仅仅是B站这个商业化的新媒体平台,而是在意识形态宣传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媒体“联盟”。

B站与多家媒体的合作,实现了《后浪》的多渠道、跨平台传播。5月3日16时50分,B站发布网络版视频后,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相继转载,人民日报、公安部新闻宣传局等政务号也进行了转发、评论。该视频还于当日18时48分,登陆CCTV1,在《新闻联播》播出前两分钟放映。五四青年节当天,各类区域媒体、垂直类公众号持续跟进,引发热议。此次由商业网站与官方媒体联手策划的传播活动构成了一起“媒介事件”,在快速传播和广泛讨论的过程中,达成了向青年受众传递主流价值观的目的。

(三)社会文化实践分析

1.被吸收的青年亚文化。本文认为《后浪》事件本质上是一次主流文化对青年亚文化的互动、吸收甚至“收编”。在新的传播生态中,青年亚文化对主导文化的抵制,渐融于网络亚文化自我表现、盛大狂欢的精神气质中,其结果是网络青年亚文化群体逐渐接受主流价值观念和规则秩序。[5]如Alfred数据室抓取了《后浪》在B站评论区的30666条评论,进行情感极性分析,发现B站用户对该宣传片的评价大多是正面积极的。

另一方面,B站联合主流媒体推出《后浪》,也是其主动“拥抱主流、寻求认可”的又一次尝试。在过去2年内,这个传统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社区不断尝试去除“二次元”等亚文化标签,期望“出圈”以吸纳更多用户。尤其是在美国上市后,B站开始采用以增长用户为核心的商业策略,如鼓励用户创作娱乐、生活类内容,收效显著。2019年第4季度,B站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1.3亿人,同比增长40%。

2.被遮蔽的青年群体。有研究者对《后浪》的内容进行分析,通过逐帧截屏,统计得出该宣传片中共出现了45位年轻人的形象。他们多是来自旅行、娱乐等领域的知名UP主,而仅有3帧画面出现了医护形象,构成中国青年主流群体的工人、教师等则不见其踪影。

结合上文的文本及话语实践分析,可以发现该视频展现的是现代城市文明中最光鲜的一面:自由、平等、繁荣、多元……它呈现的和想要对话的对象仅仅是处于城市文明体系中的年轻人。而打工者等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青年群体,以及城市之外广大农村地区的年轻人,则被隐匿在了激情澎湃的宏大叙事中。

四、结语

《后浪》的传播本质上是一次话语事件,逐渐向主流文化靠拢的B站以及6家主流媒体等权威主体,期望通过《后浪》构建承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向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受众传播主流价值观。

鉴于青年亚文化具有天然的“对抗”主流文化的特性,网络青年亚文化群体不可能全盘接纳或吸收权威主体灌输的主流文化。但受新媒介技术及商业主义逻辑的影响,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对抗”将逐渐被较为温和的“协商”替代,主流文化也应以更包容开放的姿态拥抱网络青年亚文化群体。

参考文献:

[1] 平章起,魏晓冉.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冲突、传播及治理[J].中国青年研究,2018(11):35-41.

[2] 辛斌,高小丽.批评话语分析:目标、方法与动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04):1-5+16.

[3] 纪卫宁,辛斌.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J].外国语文,2009,25(06):21-25.

[4] 纪玉华.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149-155.

[5] 张宁.消解作为抵抗:“表情包大战”的青年亚文化解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9):126-131.

作者简介:彭妍(1997—),女,湖南长沙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批评话语分析主流意识形态
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英汉新闻报道对比分析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英国执政党网络报对中式教育纪录片评论的批评话语分析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中文访谈节目的批评话语分析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刍议
批评性话语分析及其对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途径述评
新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意识形态解读
浅论中国“主旋律”与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