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20-09-10 07:22吴国洪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吴国洪

摘要:在我国企业进入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机械类毕业生日益成为承担国内广大中小民营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机械类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同时提出了根据专业兴趣对培养对象进行因材施教的措施,并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从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综合性训练实施、导师制及现代学徒制推进、创新能力培养及评价等诸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了阶段性经验成果,为高职机械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

1  中小企业高职毕业生用人现状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将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列为国家战略。而中国制造业企业中,中小民营企业占比已超过97%[1],也就是没有中小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就不可能有中国制造业整体的转型升级,中国创造的真正实现也将变得遥不可及。

对于广大中小民营制造业企业而言,普遍存在产品附加值不高,利润薄的状况,就对人才吸引力而言,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合资及外资企业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所雇佣的高层次工科人才较少。而高职机械类毕业生由于知识较为全面、动手能力强、心理素质好正成为这些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以浙江的某大型综合性高职院校为例,根据麦可思公司对2019届8000余名毕业生的调查结果,约63%的毕业生的就业对象为中小民营企业,约67%的毕业生就职于300人及以下的中小单位[2]。

这一现状表明,广大中小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所倚靠的人力资源结构中,高职机械类毕业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于资金相对充裕的企业,将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对在一线技术技能岗位员工的开创性思维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高职机械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关系着毕业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2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小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主要会涉及政策、技术、信贷、经营环境等各方面困难,其中之一便是从事技术相关工作的高职机械类毕业生中,其创新能力与企业在技术革新中对开拓性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转型升级所需的智力支持出现了短板。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应试教育驱使学生将精力集中于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为主,而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大多数学生对于专业技术领域基本無接触,专业学习兴趣无从谈起。随着大量的独生子女进入就业高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家庭及学生本人对于将来的工作环境都有一个较高的期待,而机械类专业学习难度较大,就业环境相对艰苦。根据《2019年度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高职院校2018届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最低的10个专业中,机械类专业占到了8个,其中如“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机械类专业职业期待吻合度更是低于30%。另据报告显示,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所对应的专业中,机械类专业的占比小于1/3。从事三年后薪资较高的10大职业中,与机械类相关的仅为1项。[3]也就是说,机械类专业的就业薪酬同样不具备很强的吸引力。这一情况已经影响到机械类专业报考的一志愿率,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一变化尤为明显,以笔者所在高职院校为例, 2013年到2019年间,机制、模具、数控、机电等机械类专业一志愿报考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例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一志愿率从2013年的80%降低到了2019年的不到30%,导致了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外部环境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就高职院校本身而言,对大环境的影响力也比较有限。之所以机械类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当前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主要症结还在于高职院校未及时针对上述情况做出策略调整,人才培养过程中问题依然凸显,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方面。

2.1 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因材施教,未能实施根据兴趣潜质的针对性培养

对于具体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而言,首先是与个人对这一专业领域的潜质和兴趣有关,其次更是创新主体在这一领域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的结果。因此,任何一个制造业企业,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员工比例不会很高。在某一具体岗位能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创新支持的员工,一般是那种具备潜质,对所学专业感兴趣,且有着比较深厚技术积累的少数人群。在校生中也同样是这一状况,例如,就机械类专业而言,学习者的空间思维能力这一专业潜质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又例如,就信息技术专业而言,数理逻辑思维能力这一专业潜质会极大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不同的专业潜质对不同机械类专业的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专业潜质与兴趣、学习态度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某一专业学有所长的往往是具备潜质且对专业学习充满兴趣,态度认真的学生。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有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不少高职院校为适应变化,采取各种形式的分层次、分方向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外部大环境的影响,机械类专业报考一志愿率的下降,加之多数机械类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并未加以筛选,无论是第一志愿还是调剂的学生,无论是否具备专业潜质,是否对所学专业感兴趣,亦无论学习态度如何,高职院校对其在教学、实训资源的配置方面依然恪守公平性原则,缺乏侧重点,没有因材施教,这导致具有专业潜质与兴趣的学生未真正得到提升,而不具备条件的学生非但没有对配置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反而较为普遍的产生学习倦怠感,学业过程处于被动、甚至被迫接受的境地,据有关资料统计,某些高职院校学习倦怠的学生占到了总数的72.8%[4]!其最终结果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无法取得点的突破,而面的提升则更加遥不可及。

2.2 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就高职层次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培养目标已非常明确,但究竟培养怎样的创新型人才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既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又能够满足自身的职业成长期待,多数职业院校尚无系统性的规划,无专门而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创新能力培养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形式重于内容,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为创新而创新,无长期持续的课程与实践资源支撑,培养过程中,并不注重培养对象的前期积累,而是根据一时的需求,为达到某种短期目标(学科及技能竞赛等)针对极少数学生开展创新相关活动,这种创新活动本身与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并无直接联系,培养往往是集中式、片段式、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表现为急功近利,不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二是院校间存在相互攀比的心态,藉由主观愿望设定培养目标,忽视高职学生的特点,不但学校软硬件条件难以支撑,而且超越了学生能力范围,实际培养效果与目标差距大。

2.3 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相关工程实践课程训练的有效支撑

创新能力的内化是通过获得性的理论知识与经验性的情境知识经由反思性思维形成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即“获得—实践—内化—获得”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形成的内在素质[5],创新能力的形成本质上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目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依托于具体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但各具体专业课、实践课程学习过程相互独立,后续课程对前导课程的继承性不强,依托于具体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训练缺少全局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要素,加之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理解、迁移能力较弱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后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呈现碎片化的状态,学生自身不具备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机串联形成工程实践所需的系统能力,因此在具体工作岗位中,并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加以综合运用。简言之,缺少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实践的持续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就缺乏有效的前期积累,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  对策及实施措施

高职院校内部存在的困扰机械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的三方面的问题,需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性加以解决。

3.1 依兴趣潜质筛选培养对象,制定针对性人才培养方案,因材施教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对所学专业和将来所从事行业有着明显的兴趣爱好,抱有巨大的热情,具备一定的专业潜质,能够学习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选拔机制,在工科专业低年级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专业潜质、态度三方面情况,进行具体培养人群的筛选并组建行政班级,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由于高职创新人才主要从事微观领域的局部的创新活动,一般不涉及宏观领域、中观领域以及基础理论、重大技术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因此,将企业一线技术岗位的开拓性需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凸显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地加强系统性、综合性、创新型实践训练是关键所在。同时,要注意高职创新人才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要求过深、过难、适度够用,但要求知识面广、理论实用性强,有一定的系统性[5]。由于高职学制较短,课内学时有限,加强课余时间的资源配置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是探索在校内开展以工程项目实践为载体的导师制培养以及在校外合作企业中开展以岗位工程实践为载体的现代学徒制培养,这也是有效与通行的做法。为保证培养质量,师资及配套资源尤为重要,其中导师主要由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结对师傅人选一般为企业具备技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骨干。以机械类专业为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产品的方案设计、结构设计计算、工艺编制、工程图绘制,在开放实训室中完成零部件制作、装配和调试,其中有涉及到材料、标准件、刀具等附件采购选型、热处理、焊接等的外协加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还培养了成本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与严谨务实的职业素养;假期,学生在师傅指导下,利用合作企业的岗位实践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实战化综合运用,都对创新能力形成所需的前期积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2 依据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需求,找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找准目标定位,也就是将工科各专业学生在毕业时究竟应具备怎么样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具体化,并将这一能力培养与理论、实践教学实现对接。对于高职层次的学生而言,其创新能力应体现在产品外观及结构改进设计,生产现场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的革新,产品加工工艺方法和工具、检具等的改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等等,强调的是新技术应用与改进。以机械类专业为例,毕业生一般面向企业的一线技术岗位就业,尽管各企业存在差异,但根据统计,毕业生主要从事检验测试、技术测量、辅助设计、工艺实施、加工制造、编程操作等技术岗位,所需的创新能力即是毕业生在具体工作中围绕以上技术岗位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以工艺实施岗位为例,制造同样的零件,所编排工艺与实施过程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制造周期和成本,因此在现有工艺的基础上考虑实际生产条件,更趋合理的进行工艺编排和实施以缩短周期和减少零件制造成本即是一种创新能力!在工艺类课程与实践教学的安排上,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都需要围绕这一能力做出相应的调整。其它专业亦是如此。

3.3 相关工程实践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及评价机制的建立

一个工程项目的实践,通常需要经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四个完整的阶段,也就是所说的CDIO模式[6]。这一模式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著名大学提出,目的是通过工程项目的实践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方法被证明是提升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非常有效的途径。因此,开发符合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工程项目实践教学资源并开展训练是关键所在。以机械类专业为例,以若干个真实产品作为工程项目的载体,依据渐进式、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规律,开发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实践教学资源,通过若干个学期的实践将所学的工程制图、零件测绘、公差与测量技术、材料应用与处理、CAD/CAM软件应用、机械零件设计、加工工艺编制、机械加工制作等知识与技能有机串联,并加以综合运用,达到加深理解与巩固的目的,同时完成相应的前期积累。在高年级阶段,结合企业专业实践与顶岗实习,开展创新型实践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在设计、工艺编制、制造等方面的综合创新能力。同时,为保证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须建立科学的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各工科专业可根据创新能力培养的侧重点,针对具体培养子目标制定具备可操作性的细化评价指标来量化评价培养效果。

4  階段性实施成果对比

自2013年以来,笔者所在学院开始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试点,在大学一年级期末基于兴趣、专业潜质、态度三个方面对2013级学生进行了选拔,组建了单独的工程创新班,紧密联系岗位需求,针对性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侧重于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项目实践和创新实践,培养过程中强化了有限资源的集中配置。经过2年多的实践,所有的35名学生均完成了4-5个综合性的工程项目训练,并在暑期参与了合作企业的生产实践,接受了真实岗位的锻炼,并不同程度参与了设计、工艺、新设备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有25名学生的8项创新成果申报了国家专利,3项成果为企业所采用,产生实际经济效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5  结论

通过选拔特定培养人群,根据就业岗位情况设定创新能力培养具体目标,针对性制定培养方案、开发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实践资源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机械类专业在工科类专业中具有典型性,这一策略同样可以作为其它工科类专业的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黄鑫.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2.

[2]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R].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9:1-8.

[3]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 2019年度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9:58-71.

[4]章红艳,谢玉露,王馨怡.大学生学习倦怠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文学教育,2019(9).

[5]张伯兴.陶行知的课程观及其现代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

[6]李念秋.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68-70.

猜你喜欢
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机械制图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践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机械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探究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技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