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兴趣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2020-09-10 07:22叶辉青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教学实践

叶辉青

【摘要】素质教育的改革推动了我国小学学科教学方式方法的巨大变革,兴趣教学法应运而生,并在多学科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部分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尚未重视这一新型教学方式。本文首先分析该学科的教学现状,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流程混乱、教学手段单一等三个主要问题;同时结合笔者教育经验,选取东莞市虎门镇怀德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共166名样本,探究兴趣教学法在本学科中的具体实践策略,旨在引发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激情,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

兴趣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兴趣教学作为体育与健康这一学科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这些独特的生理心理特征,摒弃古板守旧的教学方式,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和参与性,最终达成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的目的。本文选取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为兴趣教学法的实践对象,具体为东莞市虎门镇怀德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抽样选取45~60个样本,共计166人。从教学的手段、语言与环节三方面入手,分析并讨论兴趣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具体策略,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结论,为兴趣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落后

兴趣教学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高效教学方式,但是仅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作为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的手段小范围使用,尚未广泛运用于小学体育课堂。当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首要问题便是教学理念落后,体育教师通常向学生在简单介绍完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项目后就直接令他们进行练习活动,自由活动表面上有助于小学生解放天性,实际上却容易致使安全隐患频频发生,不正确的自主锻炼反而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小学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教师在授课时会更容易将重心放在锻炼本身而非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学生也对体育健康学科知识兴趣缺缺,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学科理论知识储备,无法用理论指导实际教学活动。部分教师对此也不甚重视,相关专业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开展理论教学的要求。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兴趣教学法,使学科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议题。

1.2教学流程混乱

教学流程的混乱无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前准备匮乏,二是课后反思不足。课前准备的缺乏直接导致课中教学流程的混乱和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有一小部分教师总是以敷衍的态度对待教学,错误地认为只要让孩子进行充分的体育锻炼或活动就足够了,对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就没有那么上心。这种消极的教学态度更是弱化了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加深了“体育课无用”的普遍观念,使小学体育课一直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有些教师也不会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后及时收集学生反馈,进行课后反思,这就使得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这样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无法吸引学生,也不能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起到积极的催化作用。因此,做好课前准备与课后反思也是兴趣教学法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注意它们之间的平衡以及对于二者的把控。

1.3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模式多为教师下达指令,再由学生去完成指令,整个过程较为机械枯燥,缺少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效教学手段。相比于简单的指令,小学生对图像、音频、视频的接受程度更高,将信息以这些方式传递能够间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深入推进,体育教学应当更加展现出“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时代特征,而不是停留在过去机械操练式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手段不仅会令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而且会给学生留下陈旧老套的课堂印象,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样化网络资源与多元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体育课堂的积极作用,以此丰富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形式。

2.兴趣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实践

2.1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与直观化

笔者在不同年级同一课型相近教学内容的某一节课中引入了文字、图片、音频与视频四种教学手段,并在课后以问卷形式收集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下表1展示了这四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喜好课程的影响程度。显而易见的是,小学生对除文字以外的教学手段更为敏感,也表现出更高的喜爱程度,而其中视频对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喜好的影响最大。将视频导入体育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也使得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对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广播体操的实际教学为例,教师如果仅仅自己或让接受程度较好的学生带操便难使所有学生掌握分解动作的关键细节和要领,即便教师从正面或侧面多角度展示也收效甚微。这是由于示范动作并不直观,还易令学生产生不必要的困惑和误解,此时播放教学视频便能极大提升体操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可通过班级线上交流群分享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课后温习提供便利,也便于教师及时答疑解惑。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能够令学生于无形中感受到学习体育与健康这一课程的乐趣,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信心。

2.2教学语言深入浅出,具有启发性

用生动浅显的教学语言传递课堂内容是一个教师所要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但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优化自身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这与兴趣教学法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包括言语,还有肢体语言。可惜的是,许多教师习惯于“下达指令”而非“启发学生”,学生在体育课上一直处于被动接收指令的状态,是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的。教师应当调整自己的教学用语,多以启发性的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例如:“体育锻炼开始前为什么要进行热身活动呢?”“跑步时摆动你的双臂有何作用?应该怎样摆臂?”这些问题能够使学生运用生活常识解释一些初接触时难以理解的体健知识,从而加深他们对其的内化吸收。對于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建立肢体动作和体育项目的联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在反复操练中形成牢固正确的肌肉记忆,反复枯燥的操练应该被教师消解在幽默诙谐、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中,不令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2.3使兴趣教学贯穿所有教学环节

2.3.1课前设计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兴趣教学法永恒不变的主题,而良好的课前导入则是奠定一堂优秀体育课的基础。教师在课前以游戏、歌曲、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有助于之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三四年级的中段学生更喜欢歌曲、故事等较为低龄的导入方式,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则偏爱带有竞赛对抗性质的游戏或是简单日常的寒暄。因为9-12岁儿童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他们会要求身边的大人平等对待自己,不要再将他们当作小孩子看待。例如,在篮球学习这一体验课中,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可在课前播放篮球赛事的精彩集锦,给学生讲述篮球起源的故事,这样既可以令学生初步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与相关知识,又能提前创设教学场景,比起单纯讲解规则更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篮球运动的魅力。

2.3.2课中鼓励分组竞赛,锻炼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是现代小学课堂中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但是很少有教育工作者发掘小组学习的另外一面,即分组竞赛模式。分组竞赛特别适用于体育教学,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精神。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竞赛小游戏中消化所学知识,融会课程内容,磨炼团体意识,提升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在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在班中召开“班级趣味运动会”,设计一些规模较小、有益身心的竞赛项目,还可邀请学生参与设计、布置赛场、颁发奖状。除了课堂上的竞赛游戏,平时教师或学校也可组织一些体育比赛,如乒乓比赛、排球比赛、拔河、接力跑、两人三足等。学生在单项竞赛中能充分将体育课上所学应用于实践,锤炼个人意志,也可培养热爱体育锻炼的美好品质;在团体竞赛中能够提升集体荣誉感,加强与同级其他班级的交流,进而推动校级精神文明建设。当然,组织者在此过程中必须合理设置比赛章程,预排每个环节及流程,保证学生的个人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3.3课后师生互动沟通,增进情感交流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缺乏及时有效的课后反馈,导致教师难以发现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无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法,教师教学水平也就得不到提高。另一方面,课中评估体系过于单薄,教师很少为学生布置课后自主练习与探究活动,学生难以在课余时间巩固深化课上所学内容。师生之间的互动仅限于课堂,在课外基本没有交集。这对培养二者默契、增进情感交流是十分不利的,它也是当下小学体育课堂“尴尬”现状的原因之一。教师可以以问卷的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与评价,并将其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计入形成性考核。需要注意的是,问卷不能表现出较强的倾向性和暗示性,如“你认为本节课好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就是无效问题,应以“假如你是老师,你会怎么上课?”作为代替。在教师采纳建议后,学生便能切实感受到他们是课堂的参与者与建设者,他们正在让体育课变得更好。教师在课后应当多多借助课外活动等机会与学生建立较深的情感联系,这对日后的课堂管理也大有帮助。课后练习不能全是机械性的重复操练,而应以半机械半意义性质的练习为主,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加大交际性操练在课后练习中的比例,使学生能够在交际活动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面渗透。

3.结束语

针对教学手段单一、语言刻板、流程混乱这三个问题,本文提出五项具体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教学案例:促进教学手段向多元化、直观化发展;使用生动浅显的教学语言传递课程信息;课前改进导入环节,使之更具趣味性;课中引入竞赛机制,在竞争与合作中培养团结精神;课后主动反思,收集学生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教师要想让学生爱上体育课,热爱体育,就得先从自身出发,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丰富多种职业技能,尊重学生的天性與个性,使小学体育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参考文献

[1]仇祝红.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7):283-284.

[2]龙春生,孙永平. 运动训练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108.466.

[3]王勇,王峰.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融合[J].田径,2021(07):71-72.

[4]袁永雨.论兴趣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28):22-23.

[5]郑开宏.小学体育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54):155.

[6]钟皓东,范成文,王亮,蒋空究.核心素养视域下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田径,2021(07):29-31.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法教学实践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