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艳
摘 要:为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兴趣,革新传统教学方法,本文对基于开放式教学法的高中数学教学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介绍了开放式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对推动传统教学的改革、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等具有重要作用,而后对教学方法落实的路径进行了列举说明,如积极创建开放式的课堂学习氛围、设置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等,让开放式教学法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法;高中数学;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的强逻辑性、强复杂性、强系统性特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异常困难,如果教师不能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就会导致学生的兴趣一天不如一天、逐渐陷入死循环、最终放弃的现象出现。教师必须让课堂的学习氛围得到科学方法的调动,彰显课堂的开放性特点,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激发与展示。
1.开放式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1.1有效推动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
开放式教学法促进了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营造出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更乐于参与,不仅实现了数学教学内容上的开放,还实现了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的开放,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得到了彰显,也让学生认识到了知识学习的独立探究能力有多重要。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
1.2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落实中是一个思想、有主观意识的个体,因此教师落实相关教学任务时,如果方法不够吸引人、不够有趣,就会导致学生产生腻烦、反感心理,进而不愿跟随教师的指导,循环反复,会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对数学知识枯燥、难以理解的印象越来越深,最后只能放弃学习[1]。这种问题既可能是教师的问题,也可能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师必须及时采用方法改变学生的刻板印象,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开放式教学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新型教学方法的使用,等于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重新认识了高中数学,可以让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得到调动。
2.基于开放式教学法的高中数学教学途径
2.1积极创建开放式的课堂学习氛围
创建开放形式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教师要革除传统呆板的、枯燥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尽量以更为开放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转变自身主导课堂的角色,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主体地位的到彰显,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物体的体积》部分内容时,就可以通过构建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主动研究、求解。先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实验,如求几本书构成的长方体体积,而后推动书本的位置,让其形状发生改变,此时再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个新物体的体积是否与原来的长方体体积不同?发生改变了吗?教师此时可以先让认为发生改变的学生举手?没有发生改变的再举手?模棱两可的最后举手?统计人数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组成小组,对自己的判断进行推导,这个自主探究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其次,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可以使用有色眼镜看人,如最后的推导结果是无论长方体的形状发生怎样的改变,体积都不变,那么那些猜想错误的学生教师不可对其进行讽刺或是打压,要进行鼓励,猜错没有关系,我们作对了就值得表扬,事物发展本来就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推翻、总结,所以在座的每个学生都值得表扬,因为我们敢于猜想就已经很了不起[2]。
2.2设置开放性的数学问题
问题、例题教学方法一直是数学知识传授、获取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积极利用。尤其是构建开放式教学课堂时,更要积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开放性的例题设置,同时对应难度适宜的提问,让学生的探索欲得到激发,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参与谈论、积极思考。
例如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几何证明题的证明方法,为了让学生的分散性思维得到锻炼,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让学生可以积极思考,找出更多更为简单的、更好使用的证明方法,让答案以更快的速度求出,让学生的解答时间得到缩减,提升答题效率。如在立体几何中,两个平面相交构成的角(二面角),角度求解可有多少种求法。定义法、三垂线法、补棱法、射影定理等都是较为常见与常用的方法,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自己找到这些方法。同时鼓励学生使用自己最擅长的方法求解,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认知习惯不同,因此不同的方法使用只有求出的解是正确的即可,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并不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使用的方法,进而让其可以在应用中开发自己的潜能,并在方法使用中扩展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3]。
2.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让教学工作的难度得到降低,因为其呈现知识点与规律、方法的形式更加直观,同时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内部逻辑以更加清晰、简单的方式展示給学生,,降低学生知识学习的难度,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要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原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4]。
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立体几何》部分的知识时,需要学生拥有更强的空间透视能力、空间想象力,才能将一个多面体或是异形体的正视角、侧视角、俯视角、仰角的图形形状给判断出来,但是很多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较差,不能及时判断出来,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学生此方面的能力进行训练,让其可以在不断的强化训练中锻炼出扎实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时想象出这些空间几何图形的不同视角下的形状。
还有一些几何证明题,也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更好、准确的理解题目条件描述以及问题,此时教师要积极使用多媒体,辅助一些基础较差学生进行理解,辅助教学工作落实,让这些学生的能力得到方法提升,而后再通过题海战术帮助学生夯实此方面的能力。
3.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能起到积极影响,所以我们要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
参考文献
[1]房兵.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9,(7):27-28.
[2]李国丽.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29):466-467.
[3]彭启洪.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探索[J].散文百家(下),2019,(4).
[4]张海奇.对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