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青松
摘 要:英语学科素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情景教学法突出学生的感官和体验,注重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法,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的提升是有积极作用的。
关键词:英语; 语法;核心素养; 情景教学法
学科素养与英语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余文森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中将其归纳为六种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基本教学策略之一。可以说,在新一轮的课改中,这种形成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教学形式被学科素养赋予了新的生命。
把语法知识放在特定的情景中,能够使呆板无趣的语法知识变得灵活生动,使复杂的语法现象更加容易为学生理解。通过创设情景、提供例子,让学生参与到语法现象的呈现和语法规则总结归纳的过程中,比起传统的叙述性的方法(descriptive method),这种方式更具生成性(generative),学生对所掌握的语法知识更为牢靠。当然情景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学生思维方式错误,就不大可能参与语法规则的归纳;另外,情景教学法比起单纯的语法知识讲解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情景化语法教学设计的几个原则: 1)生活化:语法的学习应该强调语用,联系生活、把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以生活中的实例,把语法知识活化。2)实际性:创设的情景要以解决实际语法问题为原则,不能为了创设情景而创设,流于表面,创设情景的目标、依据要明确。3)适应性:创设的情景应该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大多数的同學。4)形象:情景要新颖、生动,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知识的情景化可以“让学生参与、体验知识产生或者运用过程的情景,从而直观地、富有意义地、快乐地理解知识或者发现问题乃至创智知识”。情景教学是一种站在学生认知和世界观角度的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观感和体验,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校效率,更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这正符合核心素养对于学习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的要求。
课堂实例--名词性从句,我是这样创设情景的
这堂课需要解决的一下几个问题:什么是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的连接词有哪些和各自的用法。难点在于知识点众多,为了将复杂的语法知识简化,让学生更为直接、高效的掌握这一语法现象,我创设了Dinning Out(在外就餐)这一大的情景和6个小的情景,具体如下:
Should we leave a tip?以及A Careless Housewife这两个情景呈现不同用法的名词性从句,让学生对名词性从句的概念以及语用功能形成初步的认识。场景的设置源自于真实生活,比起传统的归纳模模式(inductive method),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
以上四个情景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分别呈现了that,wh-疑问词,whether/if这三种名词性从句的引导词,这也是该语法点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的真实的场景和生活化对白,学生对原本复杂、难懂的语法概念有了更为直接的认识。
在这堂课中,通过就餐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并分别设置了6个小的场景,一一将名词性从句的重难点呈现,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虽然6个小情景都在就餐这一大情景下,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从而没有形成一个连贯的情节。而对于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开展语法情景教育,我将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David Nunan.英语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