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宸
摘要: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更多的东西教给学生,而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发展自己。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能只教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技巧,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会学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们就应当以《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挖掘教材;数学课堂;兴趣;观察
为了使学生形成探索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教材进行了多次改革,并在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布鲁纳曾说: “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数学教材始终都是从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问题入手,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把数学知识融人到有趣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爱学、乐学,进而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教材在“分段计费”问题中给出的问题情境是一名乘客乘坐出租车,计价器上显示了行驶的里程,情境后提示了收费的标准:3千米以内收费7元,超过3千米的部分,每千米收费1.5元(不足1千米的按1千米计算)。接下来让学生探讨乘客该付多少元。利用此插图,我采用一些挑战性的语言,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投入到寻找数学信息的活动中,学习的积极性顿时高涨,学生纷纷发言,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再次提出问题:如果你乘坐出租车,你要怎样省钱?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后教师多次设疑,目的是让学生在兴趣高昂的气氛中轻松地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让学生广开言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观察能力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能力,是检验学生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插图,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合理、有效地使用它们,利用插图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依据,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训练,让学生在观察插图的过程中进行大胆猜测与合理想像,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学“位置”一课时,学生通过观察动物园示意图,结合自己去动物园游玩的生活经验,得到了啟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尝试描述图中景物的位置,曾经学过的东南西北、上节课刚学过的数对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大象馆在猴山的西北方向,这样的描述只表示了一个大概,并不确切。对比之下学生就会发现借助数对进行描述更精确也更有利于找到目标的位置。这样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学会了观察、对比,同时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新教材的知识都是源于丰富的现实背景,它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还处处给孩子留下求异思维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不断引导和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做到将教材与游戏相结合,提升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在教学“可能性”时,我抓住孩子爱玩的心理,上课伊始先进行摸球有奖游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因此分组合作学习进行得非常顺利。好奇心驱使他们认真摸球,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通过自己的努力验证大家的猜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学生有了趣味活动体验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孩子说一说摸出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不同颜色球被摸出的可能性大小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学生们都能积极地深入思考问题,教学效果自然显而易见。当孩子们有些疲倦时,我又顺势开展了一个班级抽奖活动--让同学们把写有自己学号的纸条放进盒子里,邀请一位同学从中抽出一名幸运之星。同学们更加兴奋了,纷纷猜测会抽到谁。抽奖结束后再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人被抽到的可能性一样大吗?是几分之一呢?学新知的同时还复习了旧知,可谓一举两得。这样的设计既达到了放松的目的,又将巩固训练落实到位,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悟中得,事半功倍。
现代课堂教学主要是突出“学”,要让学生从“学会”转到“会学"。怎样才能会学呢?自主发现问题是“会学”的前提,我们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能试着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去挖掘教材,产生种种疑点,鼓励学生有疑即问,给予学生尝试质疑的机会,并且适当地予以总结和纠正,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质疑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具备质疑精神与能力应是重中之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教师必须及时给予肯定,并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选取一些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展开来进行交流和总结,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这样通过不断地引导和质疑,学生感受到了学习中处处有问题可提,从而养成自觉质疑的良好习惯。
新教材注重数学问题的探索性,题材丰富多彩,信息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并且有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这一切都有利于促进学生尽快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充分用好教材,让学生从插图中得到启发。
人的内心有着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自己占据主导地位,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因素,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从爱学逐步转到会学,不断地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其军.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益尝试——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教师"提升数学素养探微[J].小说月刊,2018,000(012):P.189-189.
[2]李富强.挖掘教材习题资源,提高数学课堂效率[J].新课程(上),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