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宁宁
摘要:在初中的语文教学工作中,传统文化所占据的比例比较高,传统文化也是许多教材内容的来源。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文章依据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措施。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渗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做出衡量的过程中,文化软实力这一部分居于重要地位。民族的强大,除了体现在经济方面之外,还可以利用文化力量表现出来。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社会开始高度关注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活动。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弘扬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在语文这一基础性学科中,将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语文属于文化的载体,可以有效推动文化交流活动的完成。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可以进一步挖掘并认知传统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延续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在日后的教育与课程改革工作中,其关键之处就是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传统文化作出渗透,属于语文素养的内容之一,这样可以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高效体现出来。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可以有效推动民族道德体系重建活动的开展,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措施
1、增强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传统文化具备多样化的内容,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所选择的传统文化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民俗文化这一传统文化应运而生。民俗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民族文化所具备的趣味性比较高,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至有关讨论与学习活动中来,倘若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有效推动传统文化渗透活动的开展。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将具备较高趣味性的传统文化加入进来,并与学生共同开展沟通与讨论活动,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样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该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2、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课前预习活动中
要想实现初中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高度重视初中语文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在开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通常会将有关教学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开展高校的预习活动,针对传统文化,需要做出更加系统的熟悉与掌握。通过该教学形式,可以将学生的课余时间高效运用起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比如,在进行《安塞腰鼓》这一内容教学时候,在正式开始课堂讲解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关于安塞腰鼓的资料内容作出查找,帮助学生掌握其艺术风格、历史故事与起源等内容。教师还可以激励学生对有关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动作出观看,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的了解有关内容,强化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做出提问,在我们的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并讲述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源于故事。通过该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对课堂上所讲解的语文知识内容,起到良好的巩固作用,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3、高度重视文化实践活动
无论是传統文化的渗透活动,还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都与实践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可以强化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与把握,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起到更加良好的指导作用。中国文化具备悠久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精髓,要想将其中的宝藏发掘出来,需要依托寻根文化。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开展自身教学理念的培养活动,确保自身教学理念的科学性与开放性,针对语文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做出改进与优化,将教材内容与实践活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优秀品格。针对传统文化中不合理的封建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讨论活动,汲取精华部分。
三、结束语
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措施,强化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活动。在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需要进一步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思维,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活动,立足于语文教材,确保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朱景伟.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125.
[2]张静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分析——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20(91):22-23.
[3]陆彩霞.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