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飘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知识和生活阅历等诸多方面都趋于完善的时期,同时也是初中生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中,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作文指导应该作为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合理的运用此项教学内容,对如何能够有效的开展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提升初中生写作水平,促进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有效策略
前言:
作文指导是初中语文教师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并且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主要改革教学任务,提升初中生整体的写作水平在初中语文教学顺利开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者将针对传统作文指导教学的欠缺之处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列出以下几方面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策略,优化改进作文指导的教学方法,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教学质量,拓展初中生的语文知识面,进而培养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及其习惯。
一、传统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学不足之处
(一)过于强调写作技巧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写作技巧。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往往会让学生依照固定的写作模板进行模仿写作,教授学生每种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格式,引导学生通读一些范文后,让学生模仿范文依照写作格式进行写作。这样传统的作文指导教学方式很大程度的局限了学生创作性思维,降低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忌惮情绪,日积月累,会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项比较难完成的学习任务,甚至会对写作文产生逆反心理。
(二)缺少写作素材积累
在以往的作文指导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初中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量少之又少。作文内容的丰富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日常生活写作素材的积累量,大部分作文分数较低的原因是其作文内容过于空洞,作文的细节描写不到位,没有充分表达出真情实感,进而形成了流水帐形式的作文。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让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积累的引导,应该督促和引导学生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去提高写作素材的积累量,让学生了解到语文教材中哪个词语或语句是整篇文章的精髓之所在。通过写作素材的积累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三)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学中会出现“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总受到忽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会满堂课都在讲授写作手法或各类型作文的写作模式,从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和体会,并且这种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方面发挥的作用微乎甚微。在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课堂教学中应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所接受的程度为参照,做到及时的优化和改进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精讲与练习结合,灵活运用写作技巧
有效的作文指导教学应该将精讲与联系相结合,而且需要灵活的运用写作技巧。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指导教学时应做到精细讲解,不要只是单纯的讲授写作方法并不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导致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进而也不会灵活的运用到写作中。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技巧教学时,应对每种写作技巧的如何运用都做到举例分析,并与学生一起对写作技巧在文章中的灵活运用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实践分析与讨论让学生能够完全的理解和领会写作技巧的如何运用。
例如,在講授景色写作技巧时,语文教师可借用一段景色描写的语段,从顺序和角度方面双重分析其写作技巧及手法,引导学生感知和体会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描写周围的景物,反复练习,促使学生可以灵活的运用此种写作技巧。
(二)注重阅读与分析,积累作文写作素材
大多数学生写作困难的根本原因是写作素材的积累量相对匮乏。基于此种问题,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意识,在讲解文章时遇到经典语句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以便用于日后的写作中。并且倡导学生要增加书籍的阅读量,拓宽眼界的同时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学生通过阅读多种类型的书籍,在学习每篇文章写作技巧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讲授《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对景物描写的语段,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将文章中经典语句摘录下来,进而增加学生词汇语句的累积量。
(三)利用互评作文方式,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教师在面对批改学生作文时,可以将此项工作交付给学生,让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文。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批改作文的几点要素及其方法,让学生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欠缺,在今后的写作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学生批改完成后,教师通过翻阅学生互评的结果,总结和归纳指出学生对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够透彻需要巩固加强,利用此种互评作文的教学方式,突显了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四)加强基础知识理解,提升整体写作水平
想要提升学生整体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作文应该由字、词、语句作为文章的基本骨架,运用适宜的修辞方法和写作技巧填充作文内容,围绕作文的主题展开描述,进而形成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进行语言词汇量积累的同时还要熟悉的掌握语句的类型,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教师在开展语法教学时应该着重讲授常见词语的延伸,将同义词替换作为教学重点,使得学生在日后的写作中可以运用较高级的词语替换普通词语,进而使作文变得更有质感。
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作文指导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借助关键时期,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语文教师应秉承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创新优化作文指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接受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及其质量,促使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继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指导策略[J].中外交流,2020,27(5):356-357.
[2]李汇.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策略与技巧探究[J].考试周刊,2019,(7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