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教师作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方面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全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技术,创新传播方式,努力契合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特点,不断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才能更好地担负起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1-0015-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CUC2019M00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教师如何在教书育人的具体实践中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新形势下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要求。“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1]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中国的一流大学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根源,蕴含着几千年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不断总结并高度认可的文化思想、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可以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培养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双一流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包容开放,在历史上与不同的文明交流融合,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也使世界文明熠熠生辉。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贡献中国方案的应有之义。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大学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标识,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2],文化自信是推动民族复兴更深沉、持久的力量,也是引领大学建设最根本、关键的动力。高校不仅是知识创新与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阵地。在高校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能更好地坚定师生文化自信。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厚植家国情怀、坚持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根”“魂”之说,足以表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极端重要性[3]。高校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对广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浸润,培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落实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举措。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刻的内省传统和家国天下情怀,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等宝贵的精神资源,能够引领大学生在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强化爱国情怀。
二、高校教师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4]。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部署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教育部2014年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并提出了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的要求。2014—2019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连续开展了五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先后评选出220个示范项目及特色展示项目,覆盖140余所高校;从2018年起,在全国遴选了80余个高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这些举措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提升师生传统文化素养,引领师生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在政策引领与支持下,高校教师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这一重要任务,积极发挥高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教材建设、主题活动、舆论宣传等途径持续发力、多措并举,极大地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快速发展,为高校教师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以新媒体为媒,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深闺、走向高校,但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一是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根本变革带来的挑战。习近平向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所致贺信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業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5]。“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媒体融合的快速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舆论生态、传播环境和传播方式的根本变革。5G时代的海量数据、海量设备、海量应用已然来临,在万物高效互联的环境中,大学生已经习惯沉浸式、垂直化、智能化、场景化的传播模式。而传统文化所涵盖的思想观念、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传统艺术等内容,大多呈现为文献典籍、文物藏品、历史遗存等传统媒介,相对固化的媒介呈现形式使传统文化很难在当下黏性极强的智能化、场景化传播中获得人们足够的关注,连接和认同则更加困难。而连接和认同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在逻辑,正如爱华德·霍尔所说,“文化中最重要的心理要素是认同作用(identification),认同是文化与人格的桥梁”[6]。在专注力成为高度稀缺资源的全媒体时代,如何唤醒当代大学生对“沉睡的”传统文化的记忆,并进一步建立对传统文化的连接与认同,是当前高校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面临的重要难题。
二是当代大学生认知模式和学习行为变化带来的挑战。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以“95后”“00后”为主。作为“数字原住民”一代,他们生长在媒介发达、各种智能设备成为生活必需品的环境中,网络在某种意义上是其了解社会的“第一环境”[7]。网络环境的“浸泡”,使其认知模式和学习行为发生了重要变化。他们追求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喜欢碎片化的电子阅读;习惯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圈和公众号获取信息,知识的积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空间;习惯快速的信息传递及反馈,追求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喜爱扁平化、网络化的社群互动方式,偏爱“游戏”的而非“严肃”的模式;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追求快捷化,持续关注力不强。作为“数字原住民”的这些认知和学习模式特点,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浸润的过程,相对于碎片化的学习模式、数字化的网络环境,传统文化是一种相对单调和严肃的存在,很难自然而然地获得大学生的青睐。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在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大学生那里很容易获得天然的接纳和认同,但传统文化则因为相对滞后和单调的载体形式,面临着被大学生的认知及行为模式所遮蔽的尴尬境遇。
三是高校教师传统文化素養和知识结构带来的挑战。课堂是高校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和知识结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化传播的效果。不论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还是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抑或是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都要求教师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较深的理解和认知。高校教师只有在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及时代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但是,在专业化培养机制中成长起来的大学教师,除部分从事相关专业研究的教师外,大多存在传统文化水平不高、知识储备不够等问题。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教师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以5G、4K、AI(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引发了传播格局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0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8]。面临全新的传播环境,高校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变革和受众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创新传播路径,更好地完成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一要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技术,创新教育传播方式。智能化技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已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新的传播技术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赋能。高校教师要拓展全媒体、全方位的传播渠道,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下全面“领跑”行业的短视频来说,在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相比传统传播渠道其更容易“圈粉”广大青年学生。以传统文化中的诗词为例,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中,古典诗词大多以大段念白、阳春白雪的解析等形式呈现,导致普通大众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觉得诗词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不容易产生兴趣。但是短视频的形式赋予了诗歌传播新的力量,以往存在于图书馆文献典籍中的古典诗词变得更具温度,更易传播,也更加人性化,更易被学生受众所接受。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教授在抖音短视频上,以谈心的方式聊文学,通过对诗词通俗、幽默的讲解,降低了诗词的理解难度,提升了诗词欣赏的趣味性,让古典诗词火遍了抖音[9]。
二要努力契合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特点,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教育传播是一种对象性很强的互动活动,要想取得更好的教育实效,就需要对教育对象的特点有充分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一代,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鲜明的特点。要想因材施教,向大学生群体传播传统文化,必须“努力探究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促进青年学生发展与成长之间的契合点”[10]。目前高校“95后”“00后”群体成长于数字化环境,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学习方式与行为模式。他们的成长伴随着国家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文化的更加自信。他们普遍表现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文化自信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追求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对新鲜、潮流的事物接受度高,持续关注力不够;习惯通过网络新媒体获取信息。因此要向以“95后”“00后”为主体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传播传统文化,必须在充分了解其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契合其特点的传播方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用高品质、年轻化、活泼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上,要基于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将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思想观念、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传统艺术等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亲身实践、沉浸体验的教学模式,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真正“圈粉”青年学生,达到有机融入、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传播能力。教师是高校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施者。传统文化要在校园生根发芽,教师的个人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至关重要。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强调的那样,要想在学校里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第一是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让教师们开口就是“白日依山尽”,而不能仅仅是“柴米酱醋茶”。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播的过程,在教育传播活动中,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重要职责。作为教育传播活动的组织者、发起者,教师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亲近感与认同感,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够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把握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脉搏和话语权,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促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同时,在全媒体传播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还需提高自身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利用新媒体便捷、高效、交互等优势,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增强传统文化传播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不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还是专业课的教师,都要加强传统文化学习,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将传统文化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源泉,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创新。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高校教师肩负着让传统文化在高校生根发芽、传承弘扬的重要使命。当传统文化遇到新媒体,高校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新兴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努力契合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特点,并切实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更好地引导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国務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2015-11-05.
[2]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 lsx/lishixuezhuanti/bwcxljsm/lxzyls/xjp/201801/ t20180104_3803977.shtml,2016-05-17.
[3] 习近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 people.com.cn/GB/n1/2017/0609/c40531-29328920. html,2016-9-16.
[4] 习近平论“好老师”:教师第一位是“传道”[DB/ 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4-09/09/c_1112412661.htm,2014-09-09.
[5] 习近平向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9-10-21(1).
[6] [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211.
[7] 冯刚.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5.
[8]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 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ac.gov. 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2020-04-28.
[9]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字节跳动平台责任中心.抖擞传统: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DB/ OL].搜狐网,http://www.sohu.com/a/314012549_ 750267。2019-05-14.
[10] 李霞.孙留涛.新时代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9(1):47.
作者简介:胡红英(1982—),女,湖南常德人,博士在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