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心理韧性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2020-09-10 13:32:24孙晓梅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职护生心理韧性心理干预

孙晓梅

摘 要:目的:分析高职护生的心理韧性现状,探讨影响其心理韧性的因素。方法:根据随机原则,选择30名高职护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ER89量表、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调查护生的心理韧性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总结高职护生的心理韧性,并探讨影响其心理韧性的因素。结果:30名护生心理韧性总体分数低于常模,p<0.05;而情绪管理能力总体分数与常模比较p>0.05。性别、年龄、是否为学生干部因子差异对比,p>0.05;而是否跨省、是否为独生子女、学历情况、情绪管理能力因子差异对比,p<0.05。结论:高职护生的总体心理韧性较差,应加强心理干预,帮助其尽快适应环境,提高心理韧性,更好地投入学习和工作。

关键词:高职护生;心理韧性;影响因素;情绪管理能力;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4;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3-0218-02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面临的学习难度大、就业压力大,很多护生表现出焦虑、抑郁的情况,因此,如何改善高职护生的心态,提高其心理韧性受到广泛关注[1]。本次研究以我院30名护生为例,调查其心理韧性,总结其影响因素,为高职护生管理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资料

根据随机原则,选择高职院校3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30名高职护生均为三甲或二甲医院实习护生,连续实习时间超过2个月。30名护生中男13名、女17名,年龄最大的22岁,年龄最小的18岁。

(二)调查方法

采用《自我韧性量表》(ER89)[2]测量护生心理韧性,分3个维度25个条目,总分在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心理韧性越好,cronbach’s α系数为0.91,重测信度为0.87。采用《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3]测量护生情绪管理能力,共计5个维度,总分在5~25分,分数越高表示该维度的情绪管理能力越强,cronbach’s α系数为0.83,重测信度为0.97。

(三)观察指标

获得高职护生测量结果,分析其相关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学历情况、情绪管理情况等信息,了解影响高职护生心理韧性的因素。

(四)统计学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对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二、结果

(一)护生心理韧性和情绪管理能力测量结果

30名护生在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中得分与常模比较,p<0.05,详见表1。

(二)護生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测量结果

30名护生在理智调控能力、控制消极发泄能力与常模比较,p<0.05;但总体情绪管理能力与常模比较,p>0.05,详见表2。

(三)心理韧性影响因素分析

获取30名护生的基本资料,其中男13名、女17名;年龄在18~22,中位年龄20岁,>20岁的10名,≤20岁的20名;家庭住址与工作或学校地址跨省的19名、非跨省的11名;独生子女21名、非独生子女9名;自觉学历低19名;在校为学生干部的12名、非学生干部18名;采用焦虑量表(SAS)评价≥50分者表示有焦虑情况20名;情绪管理能力总分高于常模14例、低于常模16例。对影响心理韧性的因子进行统计学分析,详见表3。

三、讨论

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离不开所处环境的影响,当遇到困难时人的心理韧性和情绪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心理韧性是指人在经历某些打击后心理自我恢复的能力,情绪管理则是指人能够摆脱消极情绪的能力[4]。目前,国内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对于高职学生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学校和工作岗位过渡期的实习护生,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受到重视,该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使得国内学者们开始重点关注[5][6]。

在医药卫生领域改革发展的当下,提高作为医务人员人才储备军的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情绪管理能力,对高校的心理教育和干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量表研究影响高职护生的心理韧性与情绪管理能力的相关因素,从而提出提升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韧性与其情绪管理能力的训练建议[7]。从表1数据看,30名护生在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中得分与常模比较,p<0.05。这说明,调查的30名护生心理坚韧、自强、乐观情况都不理想。3个维度高低分相差大,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心理韧性的个体情绪体验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对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表2数据指出,30名护生在理智调控能力、控制消极发泄能力与常模比较,p<0.05;但总体情绪管理能力与常模比较,p>0.05。这也表明,高职护生在遇到困境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消极发泄念头。总体上,高职护生的情绪控制能力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其结构内部的发展不平衡,这可能与个体差异之间有关。

经过表3相关因素分析得到,性别、年龄、是否为学生干部因子差异对比,p>0.05;而是否跨省、是否为独生子女、学历情况、情绪管理能力因子差异对比,p<0.05。这说明,离家远、独生子女、学历低、情绪管理能力差的护生心理韧性更差。由于课业繁重、人际、就业等原因,高职护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当前,大部分高职护生都是独生子女,遇到的挫折和困境较少,在遇到重大事件影响时,容易出现恐慌、担心、烦躁等不良情绪。同样,医疗行业就业压力大,三甲医院、二甲医院等大型综合医院中本科生、研究生比比皆是,来自学历的对比也容易导致高职护生出现自卑、胆怯的情况。这些负面情况不仅影响了高职护生的实习质量,更影响着其身心健康,因此,提高高职护生心理韧性,提高护生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困境,促进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护生的总体心理韧性较差,还存在理智调控能力差、控制消极发泄能力差的情况,针对离家远,并且为独生子女或存在焦虑、抑郁情况的护生,应加强心理干预,帮助其尽快适应环境,提高心理韧性,更好地投入学习和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陈燕雅,等.心理韧性对护理本科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2):208-213.

[2]李亚琴,等.护理本科生心理韧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3):35-37.

[3]于肖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30(5):1169-1171.

[4]辛玲玲,等.护生实习早期心理韧性与感知应激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3):4085-4087.

[5]林琳,何国平.国外关于护士心理韧性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7):41-44.

[6]周香德,等.实习期护生心理资本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9):1429-1432.

[7]杨斯淇.护士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5,32(z1):175-176.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高职护生心理韧性心理干预
高职护生循证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与分析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02:36:16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2:16: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1:41:12
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韧性研究及其培养策略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31:21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妊娠呕吐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41:27
创伤性骨折病人的心理干预护理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6:00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41:00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25期)2016-10-17 00:05:42
高职护生学习态度和专业兴趣调查及分析
求知导刊(2016年17期)2016-07-27 14: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