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吉发
摘要:小学很多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束,很多孩子几乎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而这就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好,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会下降。因此,课前预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促进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88
小学中年段指的便是小学的四、五年级,对于处于该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逐渐趋于独立,而他们的意志力以及自律性也在不断完善和增强,所以说,小学中年段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形成学习习惯以及培养能力的关键阶段。基于此,本文围绕小学中年段数学进行课前预習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也进行了探讨。
一、利用微课释疑,促进学生预习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惑,从而使得学生的预习难度加大,而如果利用微课来释疑,则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预习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人格,又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预习的需要。所以在预习微课中,可以设置层次不同的内容,这样就能为学生在不同环节的知识点的预习提供帮助,尤其是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在微课观看中更具有针对性和重复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教学《小数》的相关内容时,因为小数的形成和意义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往往觉得抽象难懂,所以在微课中,可以给学生讲解小数的产生及其意义,而在此基础上,讲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这样学生就能觉得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简单,尤其是在观看微课之后,若学生不了解,还可以引导学生增加观看次数,从而有效地达到释疑的效果。
二、对于课前预习的方法进行高度重视
对于数学教师而言,他们必须要对课前的预习方法进行高度重视,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懂得如何预习,知道怎样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吸收和掌握。对于数学而言,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开展课前预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前预习之中,这样他们便可对数学的计算方法进行初步了解,而在数学课堂对计算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能更容易对计算方法及知识进行掌握。以计算类课程的教学为例,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对练习预习法进行合理采用,这样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便可对课本中的例题进行初步理解,同时还可以尝试做相关的计算习题,如果在习题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那么他们便可回到课本例题进行反复预习,之后再做习题的练习,而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课前预习的效果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此外,学生要想能更好的吸收数学知识,那么他们首先就需要掌握数学概念,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概念教学在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为例,数学概念一般都是极为抽象的,所以在进行该课的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课本中的知识要点进行初步了解,之后再引导他们对数学内容进行精读,从而帮助他们对课本知识的意思进行理解,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三角形进行观察和比较,引导他们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最后再由他们自己进行动手操作,从而对该结论进行验证。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预习效果也会得到有效的加强。
三、生动预习
因为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问题探究时,不要一味地追求结果是否正确,而要追求学生为什么会得到这个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公式,所以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重视也显得十分重要,但是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而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则被忽视,所以在预习任务设计
方面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并确保所设置的预习任务具有较强的生动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生通过教师的预习指导,就能从提出问题开始,到逐渐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做到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并紧密地结合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实践,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尤其是在当前日益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课前预习单中不能只是简单地对知识的罗列和堆砌,而是要设置相应的项目,让学生在生动的预习过程中强化对新知的掌握。例如,在教学《认识东南西北》之前,在课前预习单中,首先就是要设置温故知新的环节,比如下列每句话中包含的方向有哪些? 并在括号中填写出来:①太阳起床了;②太阳回家了;③北极熊向你打招呼。这样就能在温故知新的环节中,促进学生对旧知的学习和新知的认识,同时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接近。而在此基础上,就需要进入新课先知环节,此时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小明面向东面,背面为西,体育馆在小明的背面,教学楼在小明的右边,校园大门在小明的左边,学校超市在小明的前面,要求学生得出体育馆、教学楼、校园大门和学校超市分别在小明的哪一面。而到了心中有数的环节,则是要求学生结合学校操场所在的位置,引导学生确定各自方向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思考当我们需要辨别方向时,首先要确定哪一方,再确定哪一方,从而更好地确定方向的辨别位置。而最后到预习检测环节,主要是设置相关填空题,比如夜晚面向南极星时,后面方向是什么? 小华中午背向太阳,那么其前面是哪一面? 等等这样的问题提出之后,就能更好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验。
总之,在小学中年段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课前预习的实施,需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为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奠定基础,借助微课助力课前预习,为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注入动力,切实注重课前预习方式,为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明确方向,促进学生课前预习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芳.预习,打好学习的第一基石 ——浅谈小学中年段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8,(7):77.
[2]李爱莲.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策略[J].数码设计(下),201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