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洪友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根据物理学的教学特点,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物理学习能力和素质。因此,本文分析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有效策略,旨在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有效策略
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为高中物理教学带来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困难、复杂的物理知识更轻松的被学生理解和吸收,进行更为灵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探索、理解物理知识,并灵活的使用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拥有愉快的学习经验时,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不断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教师需要遵循个性化原则。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结合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物理知识的接受情况,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需求,积极地引导他们对物理知识开展探索,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体验和探索的乐趣。其次,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会体现物理学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知道,信息技术是物理知識探索过程的主要媒介,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将信息技术和所教的物理知识进行合理的融合。最后,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再开展教学。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1)符合物理学的教学特点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物理学知识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如果仅采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将存在耗时、费力、效率低下的教学问题,还会影响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果。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其多样化且直观的形式来演示物理实验,讲解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等,从而使学生可以循序渐进的进行物理学习,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点。
(2)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
尽管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他们仍然更倾向于简单易懂的物理学习方法,并且对有趣的事物充满兴趣。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无聊,而且教学方法枯燥、单一,这使得学生很难真正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当信息技术被引入到实际教学中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使得教学环节更加有趣,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并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因此,将信息技术引入物理教学中,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物理素养非常有益。
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1)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高度结合需要教师密切结合高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但是,从当前信息技术的使用来看,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低,仅在课堂上简单的使用信息技术,无法发挥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要使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在使用时必须选择正确合理的教学方式,有正确的教学观念,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是,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来看,一些教师往往过于依赖信息技术,这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大大降低了物理教学的效果。
(2)创造一个生动的教学环境
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建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近的教学模型,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养成生活中的学习习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在过去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当创建以生命为导向的教学情境时,由于缺乏教学技术和方法,经常造成教学情境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信息时代,教师在创造生活教学情境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还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例如,当学习“摩擦力”时,摩擦力的知识点需要结合日常的生活,学生仅通过教师的解释很难理解它,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关于摩擦力的视频,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帮助学生了解摩擦力,完成这种情境教学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并解释摩擦力的形成。
(3)利用微型视频展开教学
物理知识是具有探索性的。如果学生仅依靠45分钟的上课时间,很难将他们的知识内部化,这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和能力非常不利。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来打破这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微型课程是一种高度创新的模型。例如,当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时,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实验活动,将不可避免地浪费更多的上课时间,实验结果将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一些教师只能在教学中进行理论教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则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寻找有实验步骤的视频,使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外的视频观看来了解实验步骤,从而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操作,让学生了解他们在实验中学到的知识。
总之,信息技术和物理课的融合深化了物理教育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方法更加合理,使教学过程更具科学性,使学生在课堂中接受和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但同时教师也应该看到,信息技术是一种新事物,有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因此,教师需要探索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各种方式,并进行实践和优化,简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向荣.浅析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的优势与不利因素[J].新课程(下旬),2019,(4).128.
[2]张显福.浅谈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化整合[J].科学咨询,2019,(14).5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