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燕
【摘要】在教学大纲当中,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重难点,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作文在语文考试当中称为半壁江山,学生的写作水平直接关系到考试的成绩。不仅如此,写作对于学生之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故而本文的研究重点便是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一、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之下,教育部门对于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跟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激发学生对于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自如的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这一要求对于师生来讲是当前重要的急需完成的任务。如何在新世纪新课程改革之下培养学生写作水平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是如今作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措施
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写出多么华美,多么精彩绝伦的作品,而是需要让学生运用文字,将自己在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所听表达出来。而对于刚接触学习的小学生来讲,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是一大难题。由此作文教学也成为了诸多语文教师的难题,成为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如何写好作文,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而在小学阶段这一特殊阶段而言,我认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首先就是必须更新自己陈旧的教学观念,将习作教学与之前的应试教育进行脱离。我们之所以要进行作文训练并不是简单的进行分数的提高,而是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为了培育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记录自己生日常生活当中发生的真人真事,抒发自己的感受,来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着激情与朝气。因此进行习作训练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的观察。让学生明白文学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只有积极的投入生活成為生活的主人,才能够写出好的文章。只有设身处地置身事内去感受日常生活当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才能够找人生的菩提,才能够有着源源不断的习作素材。故而我们应当注重学生在创作中加入自己对于生活的体验。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也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课堂,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过程中进行真实情感的表达,通过产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去积累真实的生活素材。通过真实的人际交往,去领悟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积极倡导学生写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只有写自己身边真实的熟悉的事情,学生才能够下笔如有神;思维才能够得到拓展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2.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获得习作成就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于某一件事情感兴趣时就会求之若渴的去找到答案、去进行学习,只有当我们在其中训练时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写作训练。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需要让学生在习作训练时拥有信心。曾经有人说过,我们之所以会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及大的部分是由于我们擅长做这一件事情,这也就是说当我们在某一领域有着较为明显的成就,能够如鱼得水似的完成任务时,我们就对这一领域保持了极大的兴趣。所以在现行习作教学是教师需要让学生对于写作保持信心,而不能望而生畏。所以在教学活动展开之时,教师应当加强学生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同时能够了解文章的结构。当然教师还得保持轻松的,积极的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让学生觉得习作课堂充满着趣味,学生才会对写作充满着兴趣。另外我们还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只有对外部的事件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养成良好的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才能够对世界有所好奇。在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为了鼓励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对学生在写作当中的点滴进步进行及时的评价,让学生认为他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有所回报,形成一种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所以再进行语文习作,评语撰写时,教师应当不吝啬高分和赞美的语言,尽量不在作文评语当中出现“语言贫乏”、“凑字数”这样的评语。
3.鼓励语言的积累
想要创作一篇优秀的作文,就必须拥有一定的语言词汇量,如何进行语言词汇量的提高就必须进行语言的积累。故而,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在阅读当中具体物品为每一篇作品。通过边读边思考,边读边画,自读自悟等形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为了积累自己的语言词汇,学生还可以背诵一些文章当中的精彩语句和片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创作过程当中有足够的词句进行书写,才能文思泉涌。
结语
学生只有学会积累写作素材,积累语言,有良好的写作习惯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才能从写作当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当然写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所以教师应当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赵俊 .如何提 高小学生写作水平【J】.快 乐 阅读 ,2011(22)
【2】周小军.浅析如何提 高小学生的写作 水平【J】.读与写:教 育教 学刊.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