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建模教学

2020-09-10 22:27陈绿茵
高考·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建模教学有效策略高中数学

陈绿茵

摘 要:数学建模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借助数学建模实现抽象问题形象化的转变,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做好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开展建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能力。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建模教学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關键词: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有效策略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数学建模是重要的板块内容,要求重视学生数学建模活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数学建模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扩展,对抽象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强化学生数学思维,有效解答数学问题,促使问题有效转化,深层次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实现数学模型构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以数学新教材作为基础,优化建模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

1.函数教学活动的建模教学

在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函数是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需要借助相应的模型完成知识传授,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第一册“茶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探究”的教学中让学生熟悉掌握不同函数模型的变化规律,懂得选择恰当得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角函数是函数知识内容的重要内容之一,借助模型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数与形之间的转化,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在具体课堂中,传授学生相应的数学模型构建方式,让学生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正切函数等相关模型,能够熟练利用模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建模能力,保证建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例如,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第二册“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相关定理和公式,并且能够正确选择和应用,完成相关问题解题,灵活利用三角函数性质和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实现学生建模能力培养。在具体教学中,以三角函数知识掌握作为基础,设计相应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例题:两艘轮船A和B,在中午十二点时同时离开港口O,两艘船航行的夹角是120°,A船以25nmile/h的速度航行,B船以15nmile/h的速度航行,在下午两点时,两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此问题是利用三角函数解决“数”的问题,指导学生根据三角函数知识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在图形上标出题目中的量,利用相应的余弦定理列出计算式,求解出两船的距离。面对此种类型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内容,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建模能力,保证建模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2.几何课堂活动的建模教学

几何知识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体几何是重点和难点部分,并且和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作为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立体几何模型,有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借助生活实际问题的解答,感受数学建模意义,调动学生几何学习及机构。在立体几何课堂中,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和问题,通过立体几何模型的构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借助立体几何模型构建,加深知识知识体验和感受,掌握模型构建方式,保证数学建模活动有效开展。

例如,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第二册“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教学中,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柱体、锥体以及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能够熟练构建相关的几何模型,感受其中的类比和转化思想,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知识内容构建几何体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制作PPT课件,实现图文并茂,实现数学建模教学有效开展。例如,在柱体、锥体以及台体表面积探究中,在课堂活动之前,让学生自主制作相应的模型,在课堂上展示,结合学生制作的几何体模型,提出问题:这些几何体展开之后,其图形是什么?应该如何去计算其表面积?借助这样的问题,学生结合自己制作的模型,进行展开,观察并且画出展开之后的图形,在展开之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说一说其存在的共同特征。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思考,发现棱柱展开之后,其侧面是若干平行四不行,棱锥侧面展开是若干三角形,棱台侧面展开则是若干题型,借助具体的模型和操作,实现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向平面图形面积的转化,保证建模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3.向量课堂活动的建模教学

向量是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借助教学指导学生利用向量构建模型,解决相关的空间问题,提高学生向量应用能力。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向量模型构建能力,需要注重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结合掌握的数学知识,构建相应的空间向量模型,深入分析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解题效率,强化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加深数学知识学习和理解,锻炼学生建模能力,保证建模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例如,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第二册“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物理学中的力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构建相应的物理学模型,开展向量知识的研究,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向量概念和运算规律。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或者经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建模,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如生活中两个人共同提一桶水,如果两个人之间的夹角越大,就会越费力;在做引体向上时,两个手臂的夹角越小,也就会越省力。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结合这样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并且画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引入平行四边形法则,将物理现象转变成数学模型,通过向量模型的引入,帮助学生解决物理相关问题,体现向量作为工具的优势,开展问题探究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数学原理,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多媒体技术,借助多媒体动态化优势,展示夹角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深入探究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4.不等式课堂中建模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中,不等式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构建相应的模型,加深不等式知识理解,明确问题思考和解决思路,有效解决不等式相关问题。在具体课堂中,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完成数学模型构建,解决实际的不等式问题,借助数学模型的构建,将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树立学生良好的数学建模意识,加强学生建模能力培养,保证建模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例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建模能力,有效开展建模教学活动,可以引入相应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方案。一家银行的信贷部门,计划用30000000元,投入到企业和个人贷款的项目中,期望通过贷款能够获得最少30000元的收益,在企业贷款中可以获得12%的收益,在个人贷款中获得10%的收益,那么应该如何对这批资金进行分配呢?借助这样的情境设计,将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通过这样帮助学生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在其几何意义的探究中,根据不等式组画出相应的不等式模型,使用不同的颜色区域表示,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问题,掌握平面区域确定的方式,加深知识学习和理解。在课堂活动中,借助这样的教学情境,树立学生的建模意识,有效利用数学建模降低知识学习难度,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建模教学有效性。

5.概率教学活动的数学建模

概率作为高中数学重要内容,是问题处理解决的有效方式,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概率是常见的现象和问题,被广泛的应用。概率相关知识大多是结果具体概率模型抽象和总结的,能够体现其数学建模思想。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需要结合概率相关知识,构建相应的概率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概率知识,利用理应概率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问题,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同时借助概率模型的构建,可以更加直观清晰的展示概率知识和问题,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开展,提高建模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第二册“古典概型”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以结合学生需求构建相应的概率模型。在某个盒子内,装有2个白色和2个红色小球,除了颜色不同,其他均完全相同,四个人依次从盒子内摸出一个球,计算第二个人摸到白球的概率是多少?通过这样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找出相应的事件,将每个球编上号,引导学生利用树状图的方式,将四个人依次摸出一个球的所有结果直观表示出来,通过学生树状图模型的构建,对其进行观察,第二次摸到红球有12种。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求解的是第二个人摸到红球,根据实验结果对称性的特点,只考虑前两个人的摸球情况,列出相应的树状图。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只考虑球的颜色,应该如何列出其结果?如果只考虑第二个人摸出球的情况,应该如何列出结果?借助这样的建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完成数学模型构建,提高学生的概率计算能力。

总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中,建模能力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为教师,需要以教材作为基础,考虑学生生活实际,优化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结合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开展建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

參考文献

[1]杨丽娴.模型塑造,高中教学--高中数学教材中对数学建模的处理[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

[2]何贤.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建模教学探微[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2期):4-4.

猜你喜欢
建模教学有效策略高中数学
问题情境驱动下的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探讨
基于UG的建模教学探讨
初中生物建模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