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资队伍管理 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2020-09-10 07:22吴欣阳
中学生学习报 2020年48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途径人才培养

吴欣阳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意义;问题;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完善,学生的教育保障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而且要提高教学质量。但目前,我国高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还比较低,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发展的迫切问题。因此,本文就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进行了探讨。

一、加强教师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获得人才培养成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良好学校氛围的形成,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聘请优秀教师,使原有教师有一定的危机感,这更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随着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耐心可以进一步提高,当前的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提高,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2.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可以完善现行的教师管理体制。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取决于师德素质和教学业务素质,高校的管理体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也非常重要。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可以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更好地促进教师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3.促进高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水平低、学生学习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1]。

二、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缺乏前瞻性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但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缺乏前瞻性,因为一些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往往只想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与高校的长远发展目标缺乏结合。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也缺乏对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因素的把握,導致引进教师时缺乏科学的分析,进而导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合理和科学。此外,一些高校的招生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对高校教师缺乏科学的预测,对当前专业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导致师资队伍建设缺乏前瞻性。比如,在引进教师时,要综合考虑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比如,如果一个专业缺乏发展前景,就必须引进一大批该专业的教师,避免教师的浪费。然而,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引进教师时缺乏远见,导致教学资源严重浪费。

2.教师培训奖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培训和奖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无法满足当前教师的个性化需求。许多高校没有对教师信息进行具体的收集和分析,导致高校教师信息档案的相似性,无法根据教师信息制定个性化的计划。二是高校人力资源部门对教师个性化需求信息重视不够,对教师培训重视不够,导致目前高校教师培训效果不佳,而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并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不利于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立。再次,许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仍然采用薪酬竞争的方式进行集体激励,激励机制缺乏创新,无法满足教师日益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的效果。

3.存在师资人才流失的现象

许多高校存在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发展。从区域上看,我国高校教师大多从地方流向省市,从中西部流向东南沿海,因此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比较严重。从学校层面看,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从普通大学流向重点大学,由于普通大学和重点大学的教学实力差异很大,重点大学对教师的待遇和培养水平不同,对教师的吸引力较大。正是因为不同学校对教师的吸引力不同,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强,很多大学教师很难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而对学校诱惑的抵抗力相对较差。而高校教师一旦提出离职要求,很难恢复,因此高校教师的人才流失也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问题。

三、加强教师管理,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方案。首先,高校要建设多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学术团队。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学科不断发展,高校要创新管理模式,不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强专业学术队伍建设十分重要。高校要重视教师的理论创新训练,创造新的学术成果。为了创造新的学术成果,学校应采取教师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机制,加强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形成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更好地鼓励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其次,高校也要注意拓宽师资来源渠道,从源头上更好地提高教师素质水平。高校要重视高学历人才的招聘,制定解决教师住房、子女读书、科研经费等各类优秀人才录取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教师和人才。此外,高校也可以通过外调进行教师资源培训,但要注意外调教师的比例,以更好地保证教师的素质。最后,高校要注重提高教师素质,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选拔和培训,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2]比如,高校可以定期开展专业知识竞赛,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素质。

2.优化师资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优化师资配置。首先,高校要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招聘门槛,更好地保证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质。改革之初,大量本科生被聘为高校教师,解决了当时高校教师短缺的问题。然而,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普及,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平已不能满足高校教育的需要,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我国高校应提高教师的招聘标准,保证教师的专业素质,保证教学质量。其次,高校要加强和完善现行的教师考核监督制度,根据高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完善教师监督管理制度,高校要重视对教师的监督和评价,不断强化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道德和理想。

3.完善教师职称的评定制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完善现行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理念和模式,保证评审过程的公平性,保证评审制度的激励性,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科研兴趣,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水平。首先,高校应结合不同学科设置不同的评价条件,不能一概而论。在评价过程中,高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评价过程的公开和公平,加强教师职称评价体系的完善。其次,在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要做好监督评定工作,由专门的评定专家进行职称评定。要积极解决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暗箱操作的问题。在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要提高论文评审标准,加强论文质量的综合评价,保证论文的专业性,提高论文的实用性。在论文评价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加强教师职称评价的系统化发展。最后,高校要重视教师学术诚信建设,加强对学术腐败、学术造假等问题的治理,构建公平的教师职称评定平台。此外,为了更好地激发教师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国家还应建立更多的学术期刊,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论文平台。

4.加强教师的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对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他有义务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对教师的培训应该是正规化、制度化的。首先,在教师培训过程中,我国高校可以加强对外籍教师专业培训经验的借鉴,提高培训效果,既重视教师的专业培训,又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必须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高校应重视师德师风的提高。此外,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三个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个观”。因此,高校应定期开展师德培训,特别是对新教师,要特别重视师德培训。最后,高校要积极开展师德模范评选,将师德评分与教师晋升、职称评定挂钩,对师德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教师道德评价过程中,要重视对大学生的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好地监督教师的行为,保证教师的道德素质水平[3]。

四、师生共建,教学相长

优化高校师资队伍,创造坚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视野、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对培养符合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如何优化高校教师素质,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面向未来创新产业的“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片面提高远远不够培养人才的目标。加强高校师生共建,使高校师生共同提高、相互学习,是一条有效途径。师生共建的目的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发展。与以教师单方优化为教学改革出发点相比,教师和学生往往事半功倍。“师生共建、教学相长”的教育改革理念并非空穴来风,相反,它是基于高校师生教学现状而提出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高校师生在知识背景上有很多共同点。特别是对于学生的专业课程知识,高校师生往往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许多相似的看法,这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有助于师生在专业领域的建设。其次,高校师生在教学态度、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方面经常产生很多共鸣,间接为师生的建设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立足点。与教师队伍的单边优化相比,师生共建的最大优势在于资源共享和同步提升[4]。

为了充分发挥师生共建的作用,产生更好的教学改革效果,学校在开展教育改革理念下的共建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室。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依托课堂优化高校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课程改革的力度和普及性。要让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方法渗透到每一个班级,确保教育改革的力度足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用脑习惯,这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第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课堂角色。既然强调师生共建,就不能盲目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台,學生听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上台机会,积极推进“学生在台上说,老师在台上听”的新教学模式。在详细的教学任务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日常任务,让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总的来说,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要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更好地促进高校的稳定发展。因此,高校应注重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张超.高校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初探[J].广东蚕业,2018,52(12):125—126.

[2]胡戬.论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渠道选择[J].人才资源开发,2018(22):49—50.

[3]叶红,肖蕙蕙,曹阳.多维度协同的新时期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44):6—7.

[4]张婷婷.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82.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编号:2019SJA1991

(宿迁学院 江苏宿迁 223800)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途径人才培养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