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阈下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文化负载词日译研究

2020-09-10 07:22智琪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文化负载词金子

智琪

摘要: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被译介到海外。在此过程中,如何翻译极具文化特色的文化负载词已成为翻译界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日译本为例,分析了文化负载词的日译策略和方法,以期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奈达;功能对等理论;金子わこ;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负载词定义及先行研究

所谓文化负载词,是指在语言系统中,能够承载特殊语言文化信息并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词汇。其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反映特定语言文化特点,因此,在将这类词翻译成其他语言时,很难做到内容和形式上完全的对等,甚至有学者认为这类词汇具有不可译性(黄信2010)。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文作品被译成不同语种推向海外,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处理中国特有的、富含文化信息的词汇,已成为译介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现有翻译理论指导下,如何妥善处理这类词汇,将其所包含的信息如实地传递给国外读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所在。

目前,关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主要围绕目的翻译论、翻译转换理论展开,如,目的论关照下的葛浩文翻译策略探究--以《酒国》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为例,《红高粱》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研究—基于翻译转换理论等,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迟子建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日译本为例,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以期对此类词汇今后的翻译工作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及日译本介绍

迟子建是是中国当代作家,她的作品语言简洁凝练,颇有韵味,给人一种诗意的美感,她多次荣获鲁迅文学奖、矛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意等国语言出版,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创作于2005年,是迟子建的中篇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将矿难事故不断的乌塘小镇发生的一系列凄惨故事娓娓道来,透过平实的语言,读者可近距离感受到芸芸众生中的种种彻骨哀痛。该作品贴近生活,并大量使用了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负载词”,这给日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该作品的日文版于2010年由《中国现代文學7》(ひつじ書房)出版发行,译者是金子わこ氏。在被问及“在翻译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金子わこ直言:“最大的困难源于日中两个国家之间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在这里说的文化,包含着精神和物质在内……通过此次小说翻译,我越来越感到所谓一衣带水的日中两国之间原来横着巨大的信息鸿沟” ——译者道出了文化和语言以及翻译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也证明了“文化负载词”翻译的重要性和困难性。

三、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A·奈达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学家,功能对等理论是其多年来所构建的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奈达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使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谭载喜,2002)奈达所说的最贴切而自然的对等,是指用不带翻译腔的语言,努力实现目的语和源语之间功能上的对等,“功能对等”应优先于“形式对等”。同时,他强调“读者反应”是衡量日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努力做到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保持一致。如果译者的译文受众看不明白,那翻译就失去了应有的交际作用,该译文也就算不上成功。纵观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其核心是译文措辞通顺自然,内容达意传神,读者反应相似。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最重要的是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如实地传递文化信息,最终实现读者与原文作者间跨文化沟通交流的目的。本文以小说中三类文化负载词为中心,通过分析为实现功能对等而采取的翻译策略,来论证功能对等理论对指导该类词汇日译工作的适用性。

四、实例分析

1.生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虽同处东亚文化圈内,但因所处地理环境不同,两国人民对生态自然等方面的认识也有所差异。动植物名称、气候与地理环境相关的词汇都属于生态文化负载词的范畴,以下是此类词汇的日译策略分析。

例1.谁都明白魔术师手中的物件暗藏机关,但是身临其境时,你只觉得那根手杖真的是根魔杖,蕴藏着无限风云。(p62)

译文:魔術師の手の中の物には仕掛けがあることは皆分かっているが、実際にその場にいると、其のステッキは本当に魔法のステッキで、ただもう無限の変化を秘めるように見えるのだ。(p9)

风和云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生态文化负载词的一种。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变,刚刚还很好的天气,下一秒可能就会变成大风大雨。因很难准确把握它们的动向,中文里“风云莫测”、“风云突变”等词汇多用来表示变化的无常。与之相对,日文中的「風雲」有以下几个意思:①风和云,自然;②英雄豪杰现世的好时机。 日语惯用语里还有“风云会”,“风云儿”等说法。因为日语的“风云”一词里并没有变化的意思,如果直译的话,势必会影响日本读者对源语的理解。所以译者放弃了形式上的对等,采用了意译的手法,仅仅保留了源语中“变化”的意思,做到了功能上的等价。

例2.牛枕说,我不会学吆喝,卖的就是天鹅肉,也得烂在床上,如今这世道,叫唤的鸟儿才有食儿吃呢。(p87)

译文:牛枕は言った。「客あしらいがうまくならないと、たとえとびっきりの肉を売っていても、屋台の上で腐っちまうからね。今の世の中、鳴く鳥じゃなければ餌は食えないんだ。」(p43)

例文中的天鹅肉同样属于生态文化负载词。天鹅对应的日文词汇是“白鳥”,日文词典里的解释是“鸭科长脖子大型鸟类,周身呈白色”。同时,中文里还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种说法,癞蛤蟆是蟾蜍的俗称,其外表丑陋,声音也令人不悦。白天鹅则因身姿优雅,叫声动听,而深受人们喜爱。将两种差异巨大的动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同样,日语中也有一些类似的表达,如“月亮和鳖”,“云和泥”等。小说中此处提到的“天鹅肉”如果直接译成“「白鳥の肉」”,日本读者看了肯定会一头雾水,所以译者在此用了“とびっきり”一词,从意义层面来讲,忠实地再现了源语中的信息,但“天鹅肉”这一文化要素却没有用对等的形式如实地传递给日本读者。故笔者认为,此处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式不失为一种方案。试译如下:「白鳥の肉」(白鳥は上品な動物として中国人に親しまれているので、ここでは牛枕は誇張した言い方をしたわけである)。如此一来,译文既做到了与源语功能上的对等,又做到了形式上的等价。

2.物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物质文化负载词,是指反映物质文化的词或熟语。漫长的历史孕育出了中日两国独特的物质文化。其中,有的词仅存在于一国语言中,有的词虽然两国语言里都有,但蕴含的意思不同。在处理这类词时,需要格外注意,以下是此类词汇的日译策略探析。

例3.他们要了一碟盐水煮毛豆,三只酱猪蹄,一盘辣子炒腰花,一大盘烤毛蛋。(p60)

译文:三人は、枝豆の塩ゆでを一皿、醤油煮込みの豚足を三本、豚マメのヒリ辛炒めの大皿、孵化直前の雛鳥の炙り焼きの大盛りを注文した。(p6)

例4.周二对周二嫂说,她不是要跟着我去集市听鬼故事么,还不如在那儿吃呢!想吃烧卖有烧卖,想吃豆腐脑有豆腐脑!(p76)

译文:この人は怪談を聞きにおれと市場に行くんだろう。だったらあそこで食べた方がいい。ショウマイも豆腐脳(おぼろ豆腐。豆乳を煮立て、石膏を加え、とても柔らかい状態に固めたもの。調味料を加えて食べる。)もお望みのものは何でもあるよ。(p28)

这两个句子中出现了大量的中国菜品名称,它们都属于物质文化负载词的范畴。中文菜名的译法有很多种,此处,译者采用了“料理方法+食材”、“调味料+食材”、“音译+注释”的方式,很好地还原了源语中所包含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因烧卖和饺子一样,已是日本人非常熟悉的中国食品,故译者在此直接用片假名的形式做了音译处理,类似的译法还有麻婆豆腐(マーボーどうふ),青椒肉丝(チンジョウロース)等,这种处理方式,既实现了奈达所倡导的功能对等,又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3.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巨大影响。中国和日本共属以汉字、儒学、中国化佛教等为基本要素的东亚文化圈,在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受独特自然环境因素和历史文化因素等方面影响,两国宗教文化也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翻译宗教类文化负载词时要格外注意。

例5.茶农说,哪知道茶里藏着鬼呢!(p61)

译文:茶の中に禍が隠されているなんて、思いもしなかったぜ!(p7)

例6.周二眨巴着眼对周二嫂说,邢老婆子要在就好了,她说鬼说得好,可惜她也成了鬼了!(p74)

译文:周二は目をしばあたたかせて周二嫁に言った。「邢ばあさんが生きていればよかったなあ。幽霊の話をするのが上手だった。残念なことに本人が幽霊になっちまった。」(p24)

例7.他其实没遭罪就上天享福去了,菜农说,哪像我,被圈在这样一个鬼地方!(p62)

译文:「実際あの人はちっとも苦しまずにあの世で幸せに暮らすんだ」農民は言った。「こんなひどいところに閉じ込められている俺より、よっぽどましだぜ!」(p8)

以上三个句子里,都出现了“鬼”字。道教认为,人死后会变成鬼,至于鬼的具体形态,则众口不一,但在中华文化中,鬼始终是一种令人畏惧的存在。中文语境里,鬼大致有以下几种用法: ①对人的蔑称。如:吝啬鬼、洋鬼子等;②不满,咒骂。如:鬼天气、鬼地方等;③阴险,不怀好意。如:鬼点子、鬼话等。那日语中的“鬼”字又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而说起鬼,日本人的普遍印象是“头上长角,腰缠虎皮,手握大铁棒的猛男”(注释,维基百科)。换言之,日语中通常意义上的鬼,是一种力大无比的妖怪,如“鬼将军”、“鬼检事”等。

相较之下不难发现,中日两国人民对“鬼”的认识截然不同。在上述三个例文中,译者为避免歧义,将中文中同一个“鬼”字,分别根据源语的意思,巧妙地处理为了“禍”、“ひどいところ”、“幽霊”,这种归化的手法虽然牺牲了形式上的对等,却如实地还原了源语中所表达的信息,实现了原文与译文之间文化信息上的對等。

三、结语

近年来,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对文化负载词的日译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形式,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更加注重源语意义的传递,这无疑为文化负载词的日译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通过实例分析了迟子建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文化负载词日译时所采用的“直译”、“音译”、“直译+注释”“意译”等具体策略,在必要时抛开形式,仅保留源语意义,可切实提高文化负载词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功能对等。希望本文能对今后文化负载词的日译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为 “讲好中国故事”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金子わこ.中国现代文学7[M]. ひつじ書房,2010.

黄信. 译学悖论:“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从民族文化负载词谈起[D].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0:p111-115.

[3]周清文,姚琴,高月琴.目的论关照下的葛浩文翻译策略探究--以《酒国》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为例[D].中国校外教育,2014:p27-29.

[4]高照慧,李桂华. 《红高粱》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研究——基于翻译转换理论.兰州教育学院学报[D],2009:p148-149.

[5]尤金A·奈达著,严久生译.语言文化与翻译[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p112-115.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理论文化负载词金子
金字塔是用金子造的吗
春天的早晨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翻译的越级策略
合同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对策
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化补偿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释意理论观下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
柰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
基于功能对等的商务英语翻译浅谈
一个接一个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