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名师角色素养

2020-09-10 17:53黄大兆
高考·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引领者角色名师

摘 要:当前各地大力开展“名师工程”建设,力图以其带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名师应当具备的角色素养有:一、做一个终身不辍的的学习者,即名师要做手不释卷的阅读者,勤于动笔的写作者,虚怀若谷的行走者。二、做一个孜孜以求的引领者,即名师要成为教师成长的引领者,学校发展的引领者。

关键词:名师;角色;素养;学习者;引领者

如果说,过去的名师成名靠的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那么,如今的名师成名靠的又是什么呢?在当今这样一个已然是真正的“知识爆炸”、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全新时代,我们名师应该如何顺应时代要求,主动调整自身角色,提高自身素养,方能充分发挥名师作用,推动当前的教育改革?

一、做一个终身不辍的学习者。

“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雪莱如是说。[1]“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罗蒙诺索夫如此说。[2]“不学习,毋宁死”!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师,就应该成为天然的、终身不辍的学习者,如孔子言:“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1、做一个手不释卷的阅读者。

纵观活跃在当今教坛的名师,可以说,他们都是读书读出来的。虽然读书多的老师不一定能成名师,但是不善于读书、不喜欢读书的老师一定成不了名师。1963年出生、现任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的程翔,是同龄人中成名最早的语文名师之一,曾被推举为全国青语会理事长。他在承担繁重的学校管理及教学工作的同时,笔耕不辍,先后完成了《语文人生》、《语文教改探索集》等七部著作。他用四年的时间完成了长达近百万字的煌煌大著——《说苑译注》,实现了从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向古文献研究学者的华丽转身。他在后记中说:“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我每天下班后就坐在书房里,沉浸在书海之中,忘却了外界的一切。”“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坐冷板凳。”[3]作为名师,如果不能静下心来沉潜于翰墨书香,而是热衷于抛头露面混脸熟,那么你将很快发现,自己会只剩下“名”而不再能为“师”。名师,首先应该成为一名真正的阅读者、“读书人”,在永不停息的阅读中构建自己的心灵家园,如此方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师。

2、做一个勤于动笔的写作者。

福建师大的潘新和教授在其具有劃时代意义的著作《语文:表现与存在》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以“表现本位”(由于他认为最具代表性的语文能力是“写作”,所以也可称为“写作本位”)为理论基础的全新的语文教育大厦。在书中,他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观点:写作的功用大于阅读的功用(或者说写作包含了阅读),写作活动兼容了阅读活动,写作能力的要求高于阅读能力的要求,写作更能促进阅读,“写作本位”比“阅读本位”更能达成教学结构和功能的和谐统一。他提出,“以阅读为本位”的“吸收实用”型传统语文教育规范已不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而终将消亡,而以“写作为本位”的“表现发展”型新语文教育规范的建构势所必然。[4]或许他的这些观点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如果没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不能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升华,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这样的人又何谈名师?名师,不仅要坚持读书,坚持写读书笔记,更重要的是,名师要成为一名坚定甚至狂热的写作者。可以写下水作文,展示自己才情的同时让学生热爱你也热爱上写作;可以写教学论文,将自己在教学中的独特思考形成文字发表,逐步构筑自己的教育理论大厦;可以写文学作品,用那些触动自己心灵的美好情感去温暖这个稍显冰冷的世界。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留下自己的文字,只为保留内心某个值得留恋的瞬间。唯有写作,不断地写作,才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也才能让我们成为真正的名师。

3、做一个虚怀若谷的行走者。

所谓名师,一定得有大胸怀、大眼界、大视野、大追求。所谓名师,决不会做蜗居一隅、目空一切的井底之蛙。“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名师就必须走出去,向同行学习,向他人学习。那些高级别的培训会、研讨会,那些专家、教授的讲座,是名师吸取养分、提高自己的绝佳机会。名师,应该成为“听讲座达人”,在不断的行走中开阔自己的眼界,砥砺自己的思想。名师,更应该成为“讲座达人”,在不断的行走中传播自己的教学思想,磨砺自己的教学艺术。“行者无疆”,名师不能停下行走的步伐,否则就会落在时代的后面望洋兴叹。当你听过了于漪、钱梦龙、王栋生、余映潮、黄厚江、程翔、程红兵、董一菲、张丽钧……等大师名家的讲座后,那些丰沛而又深刻的思想,那些儒雅而又诗意的语言,那些宁静而又生动的课堂,会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底,让我们慨叹自己的渺小,感叹真正的师者风华。名师,决不是一个凝固的“封号”;名师,当永远行走在求索之路上。

二、做一个孜孜以求的引领者。

教育,不能成为少数人的事业。名师,不是舞台上供人瞻仰的偶像。真正的名师,一定是从草根里生长出来,然后又回归大地、滋养大地的那颗参天大树。在他的引领下,大地一派春意盎然、万紫千红。这才是名师,才是那颗“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1、做一个教师成长的引领者。

名师是一所学校里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学精英,占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而其他绝大多数的教师,受各种因素影响,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因此,名师本身就负有引领教师成长的责任。名师工作室既是名师成长的平台,也应该成为其他教师学习提高的平台。名师应该充分发挥工作室的作用,吸纳学校教师加入,为他们提供教学资源,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诗意语文”的开创者、来自牡丹江市二中的特级教师董一菲老师,在教学写作的同时,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来引领教师的成长。她成立了“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四百多名,每周六晚上开展一次网上活动,栏目有“诗意语文讲坛”、“诗意语文悦读经典”、“诗意语文文本解读”、“诗意语文诵读有声”、“诗意语文沙龙”、“诗意语文读写寻趣”等十多个。她建立了“董一菲诗意语文”微信公众号,现已推送各类文章三百多期。[5]在她的引领下,许多老师开始喜欢上“诗意语文”,并在不断的学习中成为当地教学骨干。作为名师,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带领身边的教师一路前行、一起成长。

2、做一个学校发展的引领者。

郁达夫在《悼鲁迅》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6]这话如果用于教育、用于名师,可以反过来这样理解,即名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带领大家一起去改变死气沉沉的、“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引领所在学校、地区良性发展。名师,是一所学校、一个城市的宝贵财富。一个真正的名师,往往会改变一所学校的风格、提高一所学校的品味,让学校走上“名校”之路,甚至会提高一所城市、一个地区的地位。没有董一菲,有谁会关注地处东北的“牡丹江市二中”?没有李镇西,有谁会知道“成都武侯区实验中学”?其他诸如魏书生之于盘锦、余映潮之于荆州、王栋生之于南京师大附中、王君之于清华大学附中、黄厚江之于苏州中学、李海林之于上海洋泾中学,王荣生之于上海师大、孙绍振之于福建师大……可以说,正是这些名师,让他们所在的学校和地区在中国教师的心中成为圣地。正是这些名师,大幅度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进程。没有这些名师,或许我们的教育改革还会停滞发展许多年。

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向我们描述了他心中理想教师的形象:“胸怀理想,富有激情与诗意”、“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善于合作,富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顽强,不怕挫折”。[7]这些不正是名师应具备的角色素养吗?或许终其一生,我们也很难做到。但是,作为名师,我们难道不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让我们不负时代要求,提升名师的角色素养:自内,成为一个终身不辍的学习者;向外,成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引领者。

注释

[1][2]转引自“粤之龙”文学网。

[3]《说苑译注》后记,2009年9月1日北京大学出版社。

[4]引自潘新和《表现与存在》。

[5]引自董一菲诗意语文公众号。

[6]引自郁达夫《悼鲁迅》。

[7]引自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

参考文献

[1]董一菲.寻找语文的诗意与远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3]吴非.前方是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广西:漓江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黄大兆(1972年-),男,汉,四川剑阁人,高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单位:四川省剑门关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引领者角色名师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无性别风潮
浅议"名师"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岁月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高等教育近现代转型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