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文芳
摘 要:批判性思维主要依托于反思、质疑和推理的思维能力和方式,它是一个比较抽象复杂的概念,可以帮助人们在分析问题时站在理性的角度。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进行反思学习,理解数学知识,运用知识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笔者立足于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具体实践提出几点思考,供广大教师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言: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日常生活中,批判性思维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所有自然科学得以构建的前提条件。有意识的对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可以提高自身对心理学的判断能力,把实际的心理学和那些在书店、网络中高频出现的伪科学明确区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提问能力有所提高,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快速适应社会,为其今后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鼓励学生反思总结
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清楚了解,针对自己的短板进行强化训练,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教师在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时,应先鼓励学生反思总结。首先,教师要充分考虑到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从课堂反思和试卷反思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在课堂反思上,教师应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最后五分钟,要求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温习,了解自己哪些内容已经完全掌握,哪些知识还存在困惑,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审查,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开展强化训练。在试卷反思上,教师应让学生依托自己的得分情况,对所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反思分析,对自己在做题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进行明确。比如,在对圆锥曲线知识点的专项试卷中,通过引导,部分学生会知道自己是因为对知识的记忆不够明晰而把y轴和x轴搞混而出现错误,部分学生会明白是自己在审题上没有明确,计算错误等。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进行反思,有效提高其自我刷新、自我判断的能力,间接推动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引导学生对教材习题、例题进行质疑
能够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出现的习题、例题一般都是经过数学专家、权威学者反复筛选、再三斟酌而选取的。尽管这些问题都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然而还是会出现与实际生活完全不符的情况。对于这一点,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去判断问题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稳定因素等,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搜集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题型。比如,在日常习题训练时,学生所做的习题都是一些各种条件完整的问题,其给出的信息也都是些有用信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却不可能如此完整,有时候会出现过多信息来干扰学生思维,有时候都是潜在信息需要学生去推理挖掘。基于此,教师可以特意给学生寻找一些信息不完善、结构不健全的问题,让学生去自主动脑进行分析,逐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融入评价性习题,让学生对习题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锻炼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提倡学生做到三省
不管是要改变教学模式还是提高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它们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然而,在学科学习中,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是最关键的,教师可以提倡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来锻煉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为教育特点本身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每个学生在反思和总结上的方式也各有千秋。论语中常常说道“吾日三省吾身”,高中数学教学也该如此,要求学生做到三省,在课前、课中、课后对自身进行反省。在上课前,对上一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回忆,查漏补缺。在课中,专注听讲,遇到困惑之处及时提问,并弄懂搞清。在课后,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这样一来,学生对于问题在分析上、解决上的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
四、借助数学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创新中,“研究性学习”和“批判性思维”是最为常见的两个词汇。研究性学习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批判性思维重在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但是,这两个主体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鉴于这一共性,教师可以把它们有机整合起来,让研究性学习做为学生批判问题的媒介,让批判性思维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内容,即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借助与数学研究相似的思想方法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它主要是紧紧围绕学生,让学生主动去进行学习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应用中,由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制定,学生确定研究计划、制定研究方案、落实研究方案、对学习成果进行反思评价这一套流程进行下来,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勇.高中数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20(09):59-60.
[2]符学建.浅谈初中数学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9(0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