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培养

2020-09-10 07:22黄诗娟
高考·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命观念教学培养高中生物

黄诗娟

摘 要:在我国现代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意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三观、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也逐渐学会在相关的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接触学科核心素养。生物作为自然基础学科,而生物学科最本质的特点就是“生命性”,自然对应的学科核心素养中也包括“生命观念”这一重要理念。本文接下来就将从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切入,从学科特点、学生学习需求等多方面来具体阐述如何在该学科中设计有效的“生命观念”培养教学策略,希望能以此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命观念;核心素养;教学培养

生命观念是指大众对观察到的生命特征的总结认识和看法,也是对生命现象进行解释的主要观念。目前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也要让学生能在概念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但在现有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在对应课堂教学中设计“生命观念”培养的教学策略。对此相关教师群体应认真思考“生命观念”教育对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益处,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生命观念”,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一、从结构与功能观入手,促进学生理解生命現象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由于课时安排相对紧凑,因此很多教师的生物教学往往都是以知识点教学为主,很多时候学科核心素养并没有体现在相关的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生命观念培养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在后续生物科学学习中能更加理解生命相关的现象与本质。结构与功能观是高中生物生命观念中的组成内容之一,是指学生能理解分析生命体完成正常生命活动时所需要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接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观,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生命体活动的因果关系十分有益。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融入结构与功能观的教学培养,以此深化学生对生命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细胞的增殖》这一课时教学时,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无丝分裂、有丝分裂的特点和对应过程,其中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差异性是学生的重点学习目标。首先教师先为学生完整讲解细胞有丝分裂完整周期的变化过程,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一列举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形状、数量等多方面的变化。随后教师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中分别以染色质和棒状染色体的形态存在?为什么进入分裂期的细胞会有核膜解体、核仁消失的过程?很多学生一开始并不适应这样的生命观念学习,所以教师便可以用实际问题为媒介将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一一展示在学生眼前,通过这些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结合分析,从而让他们对有丝分裂这一生命体活动进行更深入的科学探究。

二、从稳态与平衡观入手,加深学生理解生命本质

“稳态”这一生物学概念在我国高中生物中有所提及,涉及到人体内环境稳态等内容,很多学生仅凭“稳态”的字面意思会认为是恒定不变的,实际上生物学的“稳态”概念是在动态平衡的调节下成立的。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生态理念,这些理念无形之中都与生命观念中的稳态与平衡观相契合。同时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也隐藏着能开展“稳态与平衡观”教学的素材,能为学生带来更加贴切的学习体验。且对高中生群体而言,虽然生物知识学习是重中之重,但必要的生物核心素养也是学生自身所要重视的学习点。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将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理念与稳态与平衡观相结合,带领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态文明发展需求,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教师在进行《种群的数量》这一课时教学时,该课时内容涉及到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这一部分知识便可以让教师作为开展稳态与平衡观教学的主要切入点。首先教师先在课前收集“长江十年禁渔”这一政策的有关新闻报道,而后在课堂教学中以这一报道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生态系统中“稳态与平衡”的关系。很多学生都知道人类行为会影响到生物种群的发展方向,但对人类的具体行为会如何影响到种群数量变化却没有明确的认知。此时教师就可站在新闻报道的角度来提出问题“这一政策是如何影响长江中中的种群数量的?”,让学生学会从人为平衡、种群内部自我平衡等角度来逐渐认识到稳态与平衡观在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

三、从进化与适应观入手,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进化”这一概念在生物学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任何生物都离不开“进化”这一步的突破。在生物学中,进化不仅仅是自然选择的过程,同样也是适者生存的指标。对高中生群体而言,适应能力无疑是他们在当前学习生活中所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因此“进化与适应观”这一理念既可以是生命观念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优秀指导观念。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渗透进化与适应观,以此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物进化观。

例如,教师在进行《群落的演替》这一课时教学时,该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群落的演替类型和大致阶段。在讲解岩地到森林这一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一开始在光裸的岩石定居的生物是地衣,后续逐渐进行苔藓、草本植物、森林等生物进化。此时教师就可针对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变化来提出与之对应的“进化与适应观”,指导学生开始思考理解生命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进化为高等的具体变化的意义,让学生将“进化与适应观”从生物学层面转移至社会与个人进步层面,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学会积极应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变化。

结语: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时,一定要学会结合当前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具体分析,准确掌握生命观念的理念核心,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最终令学生学会理性分析生命本质和现象。

参考文献

[1]楚昕颖.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的渗透[J].中学生物教学,2019.

[2]张林海.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观念培养策略初探[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2019.

猜你喜欢
生命观念教学培养高中生物
基于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创新实验室建设
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初探生命观念
在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
浅析表观遗传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