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重视引导

2020-09-10 01:36邓建龙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词古文古诗文

邓建龙

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整条复习战线无疑是拉长了。在古诗文复习方面,经过了一轮、二轮复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而解题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前复习过的内容可能会渐渐遗忘,有些同学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陌生的文言文语段也无法顺利通读,做文言文翻译题时也是随便做一下,语文答题的规范意识不强。面对以上诸多困难,有些同学甚至会选择放弃古诗鉴赏中的主观题。还有一部分勤奋的学生会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进行强化训练,以期能够提高答题能力,结果是“越做越差”,做得连信心都没了。懒得努力的同学直接放弃,努力的同学努力之后放弃,语文的整体分数始终无法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想了很多法子,也请教过很多有经验的老师,直至看了2019年全国1卷的真题后,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高考试题分析:从2019年全国1卷的整张试卷来看,论述类阅读相对往年简单一些,而这道题学生能否拿更多的分还是取决于题目本身的难易程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属于实用类文本阅读,近几年的难度都趋于平稳,关键是考查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语言基础运用除了语段综合沿用去年的考查方式,后面两题基本上都是每年变一个样,而作文始终围绕着“立德树人”原则,变数也不大。从今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来看,难度似乎在增加,如果对比之前的高考题,我们就会发现,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以前“套路化”的答题方式不管用了,问的问题越来越活,需要我们学生有更高的解题能力。再看古诗文阅读这一板块,与其它题型相比,它的增分点更多,所以说重点备考古诗文,大有可为!

但是,我们首先要厘清两个误区:1、古诗文题目拉不开分差。其实这只是假象,有学跟没学还是能区分开来的,改卷老师对不能给分的卷子绝不会给分,没有“同情分”这一说法,而对能给满分的卷子会尽心尽责多看一下。例如全国1卷古文翻译第一题:(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有的同学怀着侥幸心理——照抄原文,以为这样老师就会看错,其实真的很天真,这种卷子老师非但不会错过,而且会更仔细地去看,最后肯定是零分无疑的。如果有同学翻译成:“乃说贾生的坏话:洛阳的人,搞乱了很多事。”即使这个翻译还有其它点没翻译到位,但都有可能得到3分。所以说,古诗文不是分差不大,而可能是最大的。

2、古诗文注重平时的积累,難在短时间内提分。古诗文阅读以难著称,难在多变,灵活;难在课外延伸广,内容丰富;难在付出与收获难成正比;难在畏难情绪上。其实古诗文没有那么可怕,就算平时积累得少,但只要在考前找到复习重心,依然可以获得可观的分数,比如我们可以好好地做真题,仔细分析比较,看历年命题的内容有何变化。比较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文言文选文仍以《二十四史》为重点,大致可以分为文官和武官,而且以文官为主。一般情况下,开始时会介绍家世,之后一般会受到其他人赏识,最终被皇上赏识,然后朝廷中可能会有人对传主不满陷害传主,传主会贬到外地做官,最后政绩都不错,死后受到追赠。

整体备考建议:

1 暑期夯实课内文言文与古诗词基础

暑期可以把必修1-5的文言文篇目过一遍,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相关的文言知识,对一些古文里的常见语法现象进行总结。比如被动句该如何判断,我就让同学们记住两种句式:“……见……于……”和“……为……所……”这四个字单独出现也是被动句的标志,甚至还可以编一些口决来帮助记忆:鉴(见)于你很猥琐(为所),我很被动呀!再比如全国1卷文言文翻译的第二题有一个“数”字就是在课内文言文《鸿门宴》里可以找到,而诗歌鉴赏的主观题,如果看到画和诗联系在一起,就可以联想到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只要能答到“画中有诗”,那么两分就基本到手了。所以说,课内的文言文和古诗词不可忽视。

2 以实词为主,进行重点字词分类

一般都说考试大纲里规定了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但学生在做题中就有一种感受:即使我把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的意思搞懂了,并且背了,但依然做不好文言文翻译,为什么呢?如果翻开考试大纲,我们就会发现里面虽然列举了18个虚词,但并没有列举所谓的120个实词,而且考纲只提到了“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以说,对于实词的复习不能仅仅停留在120个,也不能只是划定一定要掌握多少个,最重要的还是要把常考的实词进行分类记忆,比如“进见”可以分为:朝、觐、谒、见、请……;“觐见”可以分为:讽、讥、谤、谏、规……官场吏治常见的词汇也可以总结出来:多、嘉、称、誉、典、知、主、司、中、谮、诬、短、陷……。同学们掌握了这些词,还可以循着思路,举一反三,再积累一些实词,这样更能记得住,在考场答题时自然能应付自如。

3 整体把握全文,根据上下文进行猜读

作为一般的中学生,我们无法像古文专家那样把文言文阅读里面的每一句每一词都看懂。即使是白话文,脱离了语境也会产生歧义。所以,我们阅读文言文时进行适度的猜读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尤其是对上下文的猜读。比如全国1卷古文翻译的第一题前面有这样一句话:“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我们可以判断是绛、灌、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想害贾谊,所以在翻译时,“乃短贾生曰”就可以翻译成“于是想陷害贾生说”,把握了前面的主语,后面的句子自然就很好翻译。

4 要抽出时间对初高中的陌生篇目进行解读

不少老师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不应该教默写,一是有失“身份”;二是默写这道题往往是成绩好的同学总是能默写对,成绩不好的同学总是能默写错,不管经过多少轮复习,依旧如此。但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从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来看,对于古诗文阅读有四种能力的考查: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很多人都觉得默写题就是对“识记”能力的考查,其实我们现在的默写题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默写常见名句名篇”了,里面有理解,更要懂得作者的观点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默写出对的句子,只靠死记硬背,已然不行。在复习过程中,除了对必背古诗文进行挖空练习、名句练习、易错字练习之外,老师对陌生篇目的理解性解读也相当重要。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实词古文古诗文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称象
嫦娥奔月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