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序
摘要:目的:探析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卫生保健中心接受检查的54例周围型小肺癌为主要对象,根据时间顺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观察组采用CT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对照组为85.1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上,相对于X线,CT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小病灶的状态和内部结构,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周围型小肺癌;CT影像学;诊断价值
周围型小肺癌主要是指患者肺段支气管以下发病的肺癌,一般情况下,周围型小肺癌的病灶直径在20m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病情发展较快,预后差,因此,选择科学、有效的早期诊断技术是及早治疗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肺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以54例周围型小肺癌为主要对象,对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卫生保健中心接受检查的54例周围型小肺癌为主要对象,根据时间顺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27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区间为30~68岁,平均年龄为(42.56±2.28)岁;鳞癌8例,腺癌14例,支气管肺泡癌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区间为29~68岁,平均年龄为(42.63±2.47)岁;鳞癌7例,腺癌15例,支气管肺泡癌5例。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上述各项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3-4]:无先天性肺部疾病患者,且未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不会影响检查结果。
1.2研究方法
X线:使用临床上通用的数字化机对患者进行侧面、正面扫描,在扫描的过程中注意仪器屏幕和患者的胸部之间不要有空隙。X线电压为80~95kV,电流为20mAs,焦距为180cm。在设置扫描参数时需注意,侧面扫描和正面扫描的电压、电流值均不同,需要以仪器使用标准和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操作。CT:使用64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全身扫描,在检查的过程中,指导患者屏住呼吸,胸部尽可能不要有起伏,避免干扰检查结果。检查人员要按照仪器使用标准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检查,先对患者进行常规肺部扫描,扫描范围要覆盖患者的整个肺部,扫描仪器电压为120kV,电流为100mAs,厚度为0.8cm。在完成常规肺部扫描后,再对患者进行PN定位靶向扫描。由护理人员在患者前臂注射碘海醇(山东洁晶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469,50ml:17.5g)对比剂,注射速度为每秒4ml,浓度为每毫升300mg。注射完成后,继续对患者的肺动脉进行扫描,记录扫描时图像的动脉峰值。在诊断过程中,指导患者全力配合,最大程度上保障影像的精准性。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同时,对CT检查的病灶位置及主要表现进行汇总分析。
1.4统计学
处理本组研究中54例周围型小肺癌的一般资料和组间对比数据均纳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诊断符合率等计数型指标均用n/%表示,卡方检验;计量型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t检验,以统计值P<0.05说明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的診断符合率对比分析观察组中,诊断为周围型小肺癌27例,诊断符合率为100%。对照组中,诊断为周围型小肺癌23例,诊断符合率为85.19%。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20,P=0.03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从所得的CT诊断影像中可以看出,所有患者的病灶位置分布均非常清晰。27例患者中,病变在左上肺部8例,左下肺部7例,右上叶5例,右下叶5例,右中叶1例,右下叶1例。从病变表现上来看,27例患者中,分叶征5例,毛刺征7例,肺门结肿6例,胸膜凹陷征5例,血管集束征4例。
3讨论
周围型小肺癌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咳嗽不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对其进行科学诊断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对CT与X线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上的价值进行对比,经研究发现,采用CT诊断的27例患者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为100%,但采用X线诊断的符合率为85.19%,可见,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准确率非常高,几乎可以作为诊断的最有效手段,本结果与相关报道结果存在相似性。CT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诊断准确性高、安全性高的一种诊断技术,在各类疾病的临床诊断上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用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64排螺旋CT具有代表性,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患者的肺部三维信息,更便于及时制定治疗方案。通过此种检查方法,可以清晰的显示出病灶的位置和具体情况,这是X线检查无可比拟的。综上所述,在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上,CT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小病灶的状态和内部结构,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先发.周围型小肺癌的CT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0):71-71.
[2]袁建华,巫远胜,区煜.CT用于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与临床病理分型探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2):364-366.
[3]唐文.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HR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价值与影像学征象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4):401-404.
[4]陈文坚.螺旋高分辨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效果和影像学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5):1357-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