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良
摘 要:给出三道平面向量试题一题多解,示范探寻解题的切入点,给出解法的合理性分析,比较解法的差异.
关键词:平面向量;一题多解;数形结合;理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0)22-0038-03
解题时,若审题不够深入,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就会出现用运算代替思维(低效)甚至问题不可解(无效)的情况.这就提示我们要积累必要的知识、思想、方法(模型),通过审题,将摄入的信息经过梳理、比对、分解、调整、加工、整合的过程,思维贯通后以合理的形式输出.
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平面向量兼顾“数”与“形”的两重性,形成了其独特的知识体系与思想方法体系.平面向量往往与三角、解析几何、函数、不等式等知识交汇,从而呈现出表示方法多、联系知识广、解题思路灵活等特征.学生在解题时常常会遭遇困惑:是从形的角度还是从数的角度入手较好? 如何找到比较简捷的方法等等.本文通过对三道平面向量试题的一题多解,示范探寻解题的切入点,给出解法的合理性分析,比较解法的差异,期待能对大家的解题分析能力的提高及理性思维的提升有所帮助.为节省篇幅,本文以解答和点评的形式给出.
例1 已知平面向量a=1,2,b=4,2,c=ma+b(m∈R),且c与a的夹角等于c与b的夹角,则m=.
解法1 由题意,得c=m+4,2m+2,a=5,b=25.
设c与a的夹角为α,c与b的夹角为β,那么有cosα=c·aca,cosβ=c·bcb.
由题意c·aca=c·bc·b,
得c·aa=c·bb,即5m+85=8m+2025.
解得m=2.
解法2 由题意,得a=5,b=25,因为c与a的夹角等于c与b的夹角,所
以c=ma+b=λaa+bb=5λa5+5λb10.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得m=5λ5,5λ10=1,得λ=25,m=2.
解法3如圖1,作OA=a,OB=b,过点B作直线l∥OA,过点O作∠AOB的平分线交直线l于点C,则
OC即为满足条件的c.因为OC平分∠AOB,所以有
∠AOC=∠BOC.因为l∥OA,所以∠AOC=∠OCB,所以∠BOC=∠OCB,得△BOC为等腰三角形.因为b=25,所以BC=25,所以m=2.
解法4 由题意,c=m+4,2m+2,a=5,b=25.
作OA=a,OB=b,连接AB,AB=3,作∠AOB的平分线交AB于点P,如图1所示.由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得OAOB=APPB=12,所以P(2,2),故向量OP=(2,2),故OP与c共线,由22m+2-2m+4=0,得m=2.
点评向量的夹角是一个几何图形,它的大小的取值范围是[0,π].根据余弦函数y=cosx在[0,π]上的单调性,结合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可利用cosθ(θ为两个向量的夹角)来刻画.解法1正是这种思想方法的体现,向量夹角的余弦表示为分式,若两个的模运算倍数关系不特殊,运算量会加大;解法2根据“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内角 ”构造单位向量的加法,并利用向量共线定理与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求解;解法3从几何角度作出c,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其中解法2与解法3都是基于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解法4联想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通过点P确定向量OP,利用OP与c共线求解.本题也可先确定△ABC的内心I,再利用OI与c共线,即“c与a的夹角等于c与b的夹角”确定向量c的方向,再利用“c=ma+b”(b的系数为常数)确定相对位置(实数m)的值.总体来说,解法2与解法3较好.
例2若向量a=k,3,b=1,4,c=2,1,已知2a-3b与c的夹角为钝角,则k的取值范围是.
解法1 因为2a-3b与c的夹角为钝角,又2a-3b=2k-3,-6,c=2,1,所以
2k-3×2-6×1<0,2k-3×1--6×2≠0,
所以k<3且k≠-92.
故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SymboleB@
,-92∪-92,3.
解法2 2a-3b=2k-3,-6,c=2,1,记2a-3b与c的夹角为θ,故
cosθ=2a-3b·c2a-3bc=4k-125×(2k-3)2+36.
由题意θ为钝角,所以cosθ∈-1,0,
由cosθ<0,得k<3.①
由cosθ>0,得4k-125×(2k-3)2+36>-1,
即12-4k<5×(2k-3)2+36.
在①的前提下两边平方整理得4k2+36k+81>0,即2k+92>0,得
k≠-92.②
综上所述,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SymboleB@
,-92∪-92,3.
点评 如何用数来刻画钝角?可用cosθ∈-1,0,其中θ为两个向量的夹角,由于cosθ需要用分式表示,使得不等式“cosθ>-1”的求解相对麻烦.考虑余弦函数的有界性,只需在cosθ<0的基础上去掉“cosθ=-1”,而“cosθ=-1”等价于两个向量方向相反,而两个向量方向相反是两个向量共线的一种情况,对于两个向量的共线关系可用向量共线定理来解决,通过差集就可以把该问题转化为整式运算.这就是解法1优于解法2的原因.归纳一下两个向量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的求解方式:①a与b的夹角为锐角a·b>0且a与b不共线;②a与b的夹角为钝角a·b<0且a与b不共线.
例3 设a,b,c是单位向量,且a·b=0,则a-c·b-c的最小值为().
A.-2B.2-2C.-1D.1-2
解法1 因为a,b是单位向量,且a·b=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取a=1,0,b=0,1,又c是单位向量,设c=cosθ,sinθ,θ∈0,2π.
a-c=1-cosθ,-sinθ,
b-c=-cosθ,1-sinθ,
a-cb-c
=1-cosθ,-sinθ·-cosθ,1-sinθ
=-cosθ1-cosθ-sinθ1-sinθ
=1-sinθ+cosθ=1-2sinθ+π4.
由θ+π4∈π4,9π4,当θ+π4=π2,即θ=π4时,a-cb-c取得最小值为1-2.
解法2 由题意a+b=a+b2=a2+b2+2a·b=2.
a-c·b-c=c2-a+b·c+a·b=1-a+b·c=1-a+bccos〈a+b,c〉=1-2cos〈a+b,c〉≥1-2,当且仅当cos〈a+b,c〉=1,即a+b與c同向时等号成立.
所以a-cb-c的最小值为1-2.
解法3 因为a,b是单位向量,且a·b=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取a=OA=1,0,b=OB=0,1,c=OC,又c
是单位向量,所以点C在单位圆O上,如图2所示,取AB的中点为M,则a-c=OA-OC=CA,b-c=OB-OC=CB,所以a-c·b-c=CA·CB=14[CA+CB2-CA-CB2]=142CM2-BA2=CM2-12.
延长OM交圆O于点P,点Q是圆O上异于点P的一点,
则有QM>OQ-OM=OP-OM=MP,即当点C与点P重合时,CM最小,此时CM=MP=1-22,CM2-12=1-2,所以a-c·b-c的最小值为1-2.
点评 如何求一个研究对象的最值或取值范围,一般可建立该对象关于某自变量的函数,从而转化为求函数的值域问题.对于多动点问题,尽可能将部分点相对固定或转化为静态问题,从而实现化归.解法1将目标函数转化为角θ的函数,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可求出其最小值(及取值范围).这样设元的好处为通过一个变量将c的横坐标与纵坐标联系起来,若设c=x,y,得到a-c·b-c=1-x+y,再根据x2+y2=1,利用x2+y2≥x+y22求解;解法2将目标式展开后重新整合,构建关于角〈a+b,c〉的余弦型函数;解法3通过向量的极化公式(a·b=14a+b2-a-b2),已静制动(原目标函数中向量a-c,b-c都在变化,而转化后只有CM在变化).如何求CM2的最小值呢?不能仅靠直觉,必须推理论证.方法很多,如(1)设出点C的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转化到解法1;(2)CM2=OM-OC2=OM2+OC2-2OM·OC=32-2cos∠MOC,可知当点C与点P重合时,CM2最小;(3)可通过判断(以点M为圆心,以MP为半径的)圆M与圆O具有内切关系来说明当点C与点P重合时,CM2最小等.而解法3运用“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从几何角度切入,颇具新意.以上三种方法均为通性通法,此处解法2更加简捷.
参考文献:
[1]田祖荣.例谈高考向量试题的解法[J].中学数学,2018(23):80-81.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