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公共领域的建构

2020-09-10 07:22柯鹏翔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公共领域可能性困境

摘 要:尤尔根·哈贝马斯于1962年发表了“公共领域”这一理论,此后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讨论。但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是大众传媒时代,距今已过去50多年,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是否得以适用?因此,本文分别从新媒体时代建构公共领域的可能性以及困境两方面进行探讨,希望以此丰富新媒体时代“公共领域”这一概念的内涵。

关键词:公共领域;新媒体;可能性;困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9-0058-02

一、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1962年,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出版了其首部重要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系统地发展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这一核心概念。“公共领域”是指介于国家和社会等权力之间的政治活动空间,公民可以在其间自由地讨论公共事务,自由地发表言论,理性地交流彼此的观点,且不受国家和其他社会机构的干涉。尽管哈贝马斯表示他已将研究重心从“公共领域”转向其他领域,但这一概念至今仍是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相较于哈贝马斯提出此概念时的传统媒体时代,这一概念具有重新解读和研究的必要性。

二、新媒体时代建构公共领域的可能性

(一)媒体准入的平等性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公众传播的话语权,摆脱了传统媒体时代只有专业人员才能接触媒体的束缚,人人都可以平等地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当中。这无疑契合了“公共领域”这一概念所要求的“公民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交流讨论之中”。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为所有公众提供了交流联系的平台,公民可以在合法的前提下自由地对各种社会问题展开讨论,真正实现传播话语权的普及。微博、贴吧、论坛等平台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各种话题讨论的公共空间,其操作的方便性也为传统媒体视域下保持沉默的“草根”提供了参与讨论和发表意见态度的机会。例如,人们期待微博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介能构建一个成熟的公共领域,能够形成公众舆论、推动社会议题讨论等等。从微博具有的特点来看,其确实拥有构建公共领域的可能性。[1]

(二)信息选择的多元化

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向公众传递的信息是由把关人经过筛选之后决定的,受众并不具备主动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且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中公众讨论的话题定义为政治属性和公共属性。而新媒体时代所具有的特性使公共领域的概念有所发展,公民在网络平台上讨论的话题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造成了信息大爆炸,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于网络中,并且能被网络用户实时查看。公众所讨论的话题不再被局限在某一范围之内,而是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任何公共话题进行讨论,并且网络搜索引擎的便捷性也为受众搜索目标信息提供了便利。公众具有选择信息的权利,可以对任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讨论。

(三)网络平台的互动性

受众在传统媒体时代只能通过面对面和电话沟通的形式与其他人讨论,受众参与公共议题的形式单一,这极大地削弱了公众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而互联网的发展塑造了麦克卢汉笔下的“地球村”,公众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与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交流。一旦某一事件发生,公众便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对此进行讨论,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纵观近几年新媒体发展的态势,从1999年网络媒体第一次走进“两会”,开启网友与代表、委员互动的先河,到2009年“两会”召开前夕温总理“网络问政”,继而“两会”期间新闻中心首设“网络访谈室”,再到如今微博、微信新媒体逐渐开始“围观‘两会’”。[2]近年来,政府和公共机构逐渐入驻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权力机构通过新媒体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与民众互动和展开交流,更容易听到百姓的呼声与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公众参与公共事件讨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新媒体时代建构公共领域的困境

(一)公众自身的局限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手机网民规模为8.97亿。[3]虽然网民数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仍存在一部分未接触互联网络的特殊群体。在事事都要通过网络发声的今天,这一特殊群体显然处于被动状态,他们的呼声和需求无法通过网络表达出来,很难引起重视。公众的意见主要来自主流群体,讨论的话题也主要是主流群体所关注的,其所形成的公共意见尚不能代表全体公众,并且由于“意见领袖”掌握着主要话语权,普通公众的声音不会得到较大重视,因此,暂未能真正实现公共领域参与群体的平等性和公共意见的代表性。

同时,哈贝马斯设定的公共领域参与对象是具备理性思维的社会精英阶层。反观当前网络媒体状况,接触网络媒体的公众并不全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网民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无法做到哈贝马斯笔下“理性”的公众。另外,当网民聚集在一起对某一话题进行探讨时,容易造成群体极化。当某一热门事件爆发时,舆论压力使持不同意见的人保持沉默或转变态度,异质观点被同质观点吞没。舆论指向与道德呐喊战胜了理性批判,参与者出现情绪宣泄、拒绝异议、态度武断或消极围观的表征,这种“交往理性”缺失的传播样态使积极对话、达成共识的进程变得迟缓,因而也给真正意义上的“公众舆论领域”的形成带来阻力。[4]

(二)算法推荐加剧理性丧失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内容提供者基于用户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算法推荐技术不断向受众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将受众囚困于“信息茧房”之中。由于受众本身的倾向性选择,再加上媒体平台基于大数据的内容推送,公众的视野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兴趣之内,导致个人信息判断能力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个人的基本批判能力。这一状况使各个不同的信息领域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信息交流,加剧了公众讨论话题的局限性,不同类型的群体讨论各自的話题,公共议题的讨论会被局限于某个孤立的信息域,加剧群体态度极化。此外,由于八卦爆料、娱乐新闻充斥着各种媒体平台,公众的关注点逐渐从公共议题转移到其他领域,与早期公共领域讨论话题从文艺作品转移到政治批判背道而驰,人们对公众福祉的关注度日益下降,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热情也容易消散。

(三)商业利益的入侵

大众媒介在构建公共空间的同时,不断被国家和市场等力量入侵,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取代了公共利益,公众自由讨论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小,使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再封建化”。然而,现代的网络媒体无不是在商业化操作下运行的,点击率、曝光率、流量、广告合作等成为媒体平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企业、商家通过利益介入在媒体平台上投放产品和服务广告,使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经济信息;另一方面,媒体平台运营商掌握着话语权,为了追逐更高的经济利益,会进行议题设置,使有利于平台获利的信息首先展现在用户面前。例如,微博热搜排行榜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流量明星为了获得更高的热度和关注度,通常会购买热搜排名,从而制造热点,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公共领域的内涵不仅得到了丰富与发展,突破了传统大众传媒视域下的众多局限性,而且完全有实现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可能性。但是,当前情境下要构建网络公共领域,仍需进一步努力。首先,国家和政府应该引导建构互联网公共领域平台,加强公共领域的规范性建设,正确引领网络舆论导向。其次,网络信息提供平台应当进一步升级大数据技术和算法推荐技术,拓宽公众接收信息的范围,提供不同类型的内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最后,公众要主动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媒介素养,理性地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当中。

参考文献:

[1] 蒋萌.新媒体时代下微博的公共领域现状初探——以新浪微博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2,4(04):45-48.

[2] 苑文刚.新媒体时代下的公共领域重建[J].当代电视,2015(05):66-67.

[3]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0.

[4] 张旺斌.新媒体时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与局限[J].编辑之友,2014(05):80-82+88.

作者简介:柯鹏翔(1996—),男,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公共领域可能性困境
跟踪导练(一)
中国语境中的公共道德与公民道德辨析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解析与研究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理解公民道德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