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重庆纪录片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创作群体,创作了类型多样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纪录片发展生态中,重庆纪录片人一直在进行市场化向度的创作探索,在传统的电视纪录片、新媒体纪录片以及纪录电影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打造了渝派纪录片品牌。特别是近年来,以徐蓓为代表的重庆纪录片人立足本土,进一步扩大创作视野,坚持国际化创作路线,主动融入国家主流话语体系,为重庆纪录片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纪录片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下,重庆纪录片将进一步赋能重庆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重庆纪录片;创作格局;渝派;市场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9-0001-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4年度重庆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重庆本土纪录片发展战略研究”最终成果,项目批准号:2014QNYS32
市场化是一个综合性评价指标,是创作导向、项目运作以及传播效果的综合反映。近年来,重庆纪录片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探索,在创作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市场指向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重庆本土纪录片的创作格局
(一)重庆纪录片的立体创作群体
重庆电视台以及各区县电视台一直是重庆纪录片创作的中坚力量,依托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等平台,创作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以雷卫、徐蓓、曾磊等人为代表,创作了《远祖之谜》《千秋红岩》《嘿,小面》《大后方》《城门几丈高》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
此外还包括一些纪录片民营影视机构以及高校师生群体,主要创作出了文献纪录片《大后方电影》、陈佳欣的《法国女孩在重庆》、郑正的《诗意重庆》,由转业军官何苦导演的《最后的棒棒》于2016年在爱奇艺播出,2018年,同名纪录电影《最后的棒棒》登上院线,成为近年来重庆本土纪录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重庆纪录片人的一次大胆尝试。
(二)重庆纪录片创作的类型分布
重庆纪录片的创作内容较为丰富,既有对远古人类的考古探索,也有对国家、民族、地方特色的现实题材挖掘;既有人类学视野的审思厚度,也有人间烟火的平实记录。
1.历史文献片。主要以《主政大西南》《千秋红岩》《大后方》《西南联大》《城门几丈高》为代表,这类纪录片主要聚焦于重庆与国家、民族的宏大命题。《主政大西南》讲述了邓小平在主政西南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及成就;《千秋红岩》展现了中共中央南方局革命斗争的历史,用大量史实生动地诠释了紅岩精神;《大后方》表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战中的坚韧精神;《西南联大》由徐蓓担任总导演,不仅还原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建校及发展始末,更为重要的是提炼了西南联大的教育特质。
2.考古纪录片。主要作品有《巴人之谜》《远祖之谜》,这些作品追问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永恒命题。《巴人之谜》基于考古发现的剑、舞、虎、盐、钟、船等物象,勾勒了巴人“尚武”“善战”等形象;《远祖之谜》从巫山龙骨坡的考古发掘探寻人类起源之谜,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最早的人类生活在三峡地区的有力事实;《巴盐》通过小小的盐粒,折射重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
3.现实题材纪录片。代表影片主要有《细细的小雨》《进城》《嘿,小面》《最后的棒棒》。《细细的小雨》关注农村儿童成长;《进城》关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进程中的尴尬处境;《嘿,小面》以一碗小面洞悉重庆;《最后的棒棒》分为剧集版和电影版,剧集版共13集,导演深入“棒棒”底层,记录自立巷搬运工的酸甜苦辣,而电影版在展现“棒棒”悲苦的同时,更强化了他们的顽强与憧憬。
4.新媒体纪录片。主要有陈佳欣的《法国女孩在重庆》、郑正的《诗意重庆》、何苦的《最后的棒棒》(剧集版)。《法国女孩在重庆》持续保持热度,先后推出了2部续集;《最后的棒棒》(剧集版)豆瓣评分9.6,获得了网民的充分肯定。
二、重庆纪录片的市场化战略
与电影、其他电视节目相比,中国纪录片生存状况一直堪忧,一是纪录片本身的特殊性,“曲高和寡”,二是商业价值挖掘不够。而重庆纪录片人对市场化一直有清晰的认识。
(一)渝派品牌的形成
市场化的关键是要形成品牌,2007年,重庆纪录片人雷卫在接受采访时首次提出了“渝派纪录片”的概念,成为了打造重庆纪录片品牌的第一步。渝派纪录片的派别概念首先由创作团队自身提出,表明了创作团队自身想自立一派的态度,同时也是商业环境中的一种市场策略。“流派的划分只是理论上的说法,该由专家学者去归纳。我个人当年提出渝派纪录片概念,更多是想树一面旗帜,希望在渝派纪录片的大旗下,将一群热爱纪录片的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让他们的作品有一个相对突出的风格特色。”[1]
2007年,以重庆广电纪实传媒有限公司的成立为起点,以改版的重庆电视台新科教频道为播出平台,大力推进重庆纪录片市场化进程。“最大的感触是体制改变带来的生产力释放。从栏目到频道、专业纪录片制作公司,责权利的明晰……优良的运营机制,使职工们的工作效率、工作热情比原先在体制内提高了数倍,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和影响力。”[1]
事实上,渝派纪录片为重庆纪录片争取了一定的话语权。重庆以及全国理论界的顺势跟进,形成了持续的话题效应,保持了一定的热度,形成了业界与理论界的良性互动。2009年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节目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研究会主办的“渝派纪录片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扩大了品牌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2月,研究重庆纪录片的硕士论文共10篇,其中西南大学8篇、北京大学1篇、陕西师范大学1篇;学者专著2部,其他更多的是期刊论文;研究学者主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文理学院、南昌大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等。
从研究论文的分布状况看,西南大学是重庆纪录片研究的重要阵地,西南大学虞吉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是中坚力量。虞吉教授在历史向度探寻重庆纪录片的“支点”,指出“与抗战时期中国纪录电影‘重庆纪录学派’紧扣大时代脉动的价值选择和主体性意向一脉相承,‘渝派纪录片’虽然是偏处西南一隅的区域性流派,却有着敏锐的主动性,始终呼应着国家民族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脉动”。[2]
除此之外,西南大学硕士论文《论渝派纪录片》(2008年)、《重庆电视纪录片简史》(2009年)对重庆纪录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试图从总体上把握重庆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及风格特征;北京大学硕士论文《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交融——论重庆地方纪录片的文化特色》(2010年)开启了重庆纪录片新的研究视角;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渝派纪录片与重庆地域文化》紧随其后;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周松博士专著《地理影响与文化表征:重庆电视纪录片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重庆纪录片的地域文化特点;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范瑞利围绕渝派纪录片与重庆地域文化“扭结”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他的研究论文大多都是创作论视域下的类别梳理及单片(栏目)研究,如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欣副教授将徐蓓的《进城》与范立欣的《归途列车》、焦波的《乡村里的中国》并置,探讨乡村题材纪录片的伦理困境。总体来说,以西南地区学者为主的持续关注,无论是历史向度的合法挖掘,还是文化层面的广度延伸,以及渝派發展的10年动态脉搏把握,理论界基本完成了渝派纪录片的理论架构。
尽管如此,地处重庆的渝派纪录片依然困难重重。“2009年渝派纪录片美学品牌的打造为它赢得了一定的文化空间,是一种成功的传播策略。不过,重庆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受众的文化素质、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与北京、上海存在明显差异。另外,由于重庆科教频道同样是地面频道,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3]
重庆纪录片获得了较多的行业认可,获得了行业内多项大奖,为重庆纪录片人树立了信心,同时“纪录片具有传承文化的资料价值,但是制作周期长、投入大,而且没有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那样高的关注度,很难打开市场”。[4]
(二)重庆纪录片的市场化转向
渝派纪录片品牌是重庆纪录片市场化的第一步,重庆纪录片面临的困境以及现实短板依然明显,渝派纪录片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形成了地域特色,同时也很难实现突破。2008年,重庆电视台著名的纪录片栏目《巴渝人家》停播,“选题的单调,视野的狭窄,制作方式的简单粗糙,自然导致了观众的流失,收视率的下滑”。[5]重庆纪录片创作转变思路迫在眉睫。《大后方》成为了重庆纪录片创作转向的标志性作品。
1.立足本土,扩大视野。要打开国内国际市场,这个重任落到了徐蓓等人的身上。作为重庆纪录片创作的领军人物,徐蓓曾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在徐蓓的影响下,重庆纪录片创作的视野更加开阔。立足重庆,依托西南,面向全国乃至世界,这是重庆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思路。
在国内,主要通过联合出品等方式提升纪录片的市场竞争力。《大后方》由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等5个单位联合摄制,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等4家单位联合出品;《西南联大》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与中央新影集团联合出品;《城门几丈高》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和重庆广播电视集团等4家单位联合出品;《巴盐》由重庆市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共同出品。联合出品意味着投资的多元、资源配给增加、资源整合能力提高、投放平台更加宽广。《大后方》《西南联大》《城门几丈高》《巴盐》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社会影响力较之前的地方电视台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同时还注重新媒体推广,《西南联大》在线播放平台为腾讯视频,《城门几丈高》在线播放平台主要为央视网、优酷视频,占领网络媒体市场。
在国际方面,主要通过国际化的创作思路、合作拍摄以及对外传播等方式扩大视野。《大后方》从军事家蒋百里赴欧洲考察为切入点,把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与日军侵华的形势置于同一个时空内。《城门几丈高》第一集《朝天门》一开始就从一段德国外交官使用蜡盘录音机记录的船工号子开始,以英国人立德乐穿越长江三峡到达重庆的日记徐徐展开,从国际局势再到国内现状,把重庆置于寰宇之中。除此之外,重庆科教频道与英国、德国、荷兰等多国共同投资拍摄纪录片《海啸劫波下的孩子》,通过孩子的视角,讲述了日本“3·11”地震、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对他们生活、心理的影响。摄制组远赴境外发掘历史资料,采访境外学者,全球化创作已然成为重庆纪录片的标配。
2.主动融入主流话语。重庆拥有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都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是重庆融入、参与国家叙事的最佳入口,诞生了《远祖之谜》《大后方》《千秋红岩》等代表性作品。
《大后方》创作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要节点,是国家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后方》是一部从历史的视角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文献纪录片,彰显了主流价值。”“它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日战争研究的讲话为指导,以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点为主题,以‘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学术标准,一流水平,进入西方主流社会,服务全国大局’为基本要求,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为舞台,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线,展现抗战大后方的全景风貌。”[6]《城门几丈高》以重庆缩影窥见彼时之中国,将重庆开埠纳入国家、民族话语体系。当前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发还着眼于宏观的整体思量,还有较多的切面有待进一步挖掘。
3.人类学关照。重庆纪录片的人类学关照可以追溯到更远,比较有影响力的有王影的《巴人之谜》。该片追寻巴人影踪,思考巴人的来龙去脉。特别是雷卫导演的《远祖之谜》,呈现了中法龙骨坡联合考古队共同探索人类的起源之谜,体现了重庆纪录片人的宏大格局。而徐蓓导演的大多影片都有人类学的印记,“之前我做的一些片子,其实隐隐的带有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比如说我们拍社会现实类的纪录片,总会跟某一个人、某一个家庭,或者是某一个族群,发生很长久的、深入的观察和联系,其实这是人类学的方法”。[7]
张鲁领衔的“跨世界希望”“新世纪希望”纪录片摄制组深入重庆边远农村拍摄纪录片,是一次纪录片在教育向度的有益探索,是以纪录片之名发起的一次电视公益行动,电视人以这种较为急迫的方式改变西部农村面临的困境,是电视纪录片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纪录片关注重庆农村教育,关注儿童成长,《细细的小雨》追踪细小雨8年之久,以追踪见证人物成长,以时间见证人物命运;《陈小梅进城》拍摄历时9年,见证陈小梅从弃婴到进城上中专的命运转身;《进城》前后长达5年的跟踪拍摄,记录了农民李珍驚“三进三回”的心路历程,关照了中国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彷徨。
徐蓓后来的《大后方》《西南联大》《城门几丈高》等作品都站在了人类文明的立场审视了中国人民抗战、战争中的心灵世相,以及重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与之前现实题材作品不同的是,这些历史题材纪录片多了几分人类学向度的厚重。
三、重庆纪录片的市场化探索
曾磊的《嘿!小面》是在《舌尖上的中国》获得空前成功的背景下诞生的,在央视播出后,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早在2013年就有一部由本土纪录片人拍摄的时长不足1小时的《嘿!小面》,这部单集纪录片让电视机前他乡的重庆人眼泪与口水齐飞,不仅创造了当天晚上央视纪录频道的收视高峰,更是撬动了绵延至今一碗小面背后产业产值规模达数十亿元的隆升。”[8]
新媒体纪录片的兴起也为重庆纪录片的发展注入了动力,《法国女孩在重庆》为推介重庆旅游资源作出了贡献;《诗意重庆》作为一则白酒宣传纪录片,以诗歌寄意重庆山水之间,勾勒3位诗人诗、酒的人生轨迹,提升了重庆的文化格调。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重庆被媒体喻为“抖音之城”,“轻轨穿楼”“洪崖洞”等成为了“网红景观”,广大网友参与发掘题材、自发拍摄、上传短视频平台,转发、摹拍的“狂欢”开启了微记录的新篇章。微记录、微展示、微叙事改变了纪录片长期以来“曲高和寡”的状况,带动了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最后的棒棒》总投资2万余元,2015年由华龙网出品剧集版,2016年在爱奇艺纪录频道播出,在网络上获得了较高的口碑,坚定了导演何苦开拓电影市场的勇气和决心。新剪辑的电影版《最后的棒棒》于2018年8月进入院线放映,跟剧集版的朴实无华相比,电影版加入了较多的华丽延时镜头,加上一些喜剧化的手段,试图迎合观众的娱乐化消费需求。可事与愿违,票房最终以“惨淡”收场。不论成功与否,《最后的棒棒》都是重庆纪录片探索电影市场的有益试验。
总体来说,当前的这些成功或者失败的探索都属于个案,新媒体领域的创作更是如此,难以形成较为稳定的模式。而徐蓓团队稳定的创作模式为重庆纪录片创作注入了强心剂,其市场化潜力也有待进一步挖掘。
四、产业链条上的重庆纪录片
成立于2013年的重庆纪录片研究会整合电视台导演、高校学者、民营公司等力量,试图“逐渐向市场靠拢”,[9]是重庆纪录片整合发展的有益尝试。2018年,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委、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共同打造的重庆纪录片产业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基地将建立纪录片完整产业链,助推重庆纪录片产业的升级。依托本土,整合全国优势资源,发展成为“具备较高文化传播力、产业带动力和品牌号召力的西部最大、全国知名、逐步国际化的纪录片产业集群平台”。[10]
从当前的创作势态来看,不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市场的运作能力,与形成产业发展的目标依然有较大的距离,不过,这种纪录片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值得肯定,相信在此举措下,重庆纪录片将会迎来春天。
五、结语
重庆纪录片有深厚的历史根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创作团队,打造了渝派纪录片品牌,有了定位明确的专业纪录片播出频道,拥有广泛的文化资源,具备纪录片创作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重庆纪录片人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较为理想的市场化路径依然是在保证高质量的基础上,与其他影视作品一样,除了版权等收益之外,市场的重心更多是放在后产品的市场开发上。重庆纪录片除了在投资、创意、生产、交易、播出产业链上下功夫之外,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统筹考量,发挥纪录片的辐射带动作用,综合重庆文化产业发展链,加强和重庆各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使纪录片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卫,梁振宏.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纪录人雷卫访谈[J].中国电视(纪录),2011(2):86-93.
[2] 虞吉.渝派纪录片:历史文化支点与现实建构呈现[J].现代传播,2009(5):86-88.
[3] 张同道,屈铖,赵蓉,张欣. 2009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研究报告(下)[J].电视研究,2010(8):43-46.
[4] 刘咏戈.拿了奖就封存 重庆纪录片何时不独舞?[N].重庆商报,2012-10-19.
[5] 何永红.品牌纪录片栏目《巴渝人家》终结带来的思考[J].新闻传播,2009(2):64-65.
[6] 李佳.《大后方》:穿越时空的“中国故事”——专访纪录片《大后方》总策划、总撰稿周勇[J].红岩春秋,2015(12):8-12.
[7]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中国纪录片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第4集徐蓓专访)[DB/OL]. https://www.iqiyi.com/ v_19rr7fuopc.html?vfm=2008_aldbd,2017-05-19.
[8] 余季波.重慶:文化、产业和纪录片[N].重庆日报, 2018-11-22(10).
[9] 中国网络电视台.重庆纪录片研究会成立 助力渝派纪录片新发展[DB/OL]. http://jishi.cntv.cn/20130121/ 100025.shtml,2013-01-21.
[10] 张莎.重庆纪录片产业基地授牌[N].重庆日报,2018-07-29(2).
作者简介:吴飞(1982—),男,贵州江口人,研究生,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创作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