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
摘要:本文认为“三生教育”在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深化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提升素质教育理念方面给小学教育实践以积极启示。
关键词:三生教育;生命;小学教育
“三生教育虽然已经提出很久了,但是它对我们和学生的意义,依然很重要。它作为一种关注人本身发展、回归教育本真的教育,“三生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切入点之一,同时也为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找到了切实可行的突破口,对我们如何按照教育的本质与规律从事教育工作以及在转变不当教育观念上具有深远而重大意义。
首先要明确“三生教育”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第一,要教会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形式上,要树立对自身生命、他人生命和其他形式的生命的尊重。在内容上,要正确认识生与死的问题。在本质上,要树立生命是以人为本的根本。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是人类的最高原则;第二,要教会学生生存的能力。生存是生命存在的基础,不会生存就不能让生命鲜活,就不会生活,就失去了对生活的自主能力。因此,生存就要树立“劳动光荣、工作着是美丽的、在生存中创造”的人生观,学会在社会交往中,在生产生活中以自身的劳动创造美丽人生;第三,要教会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每个人都有权力去追求幸福。但是,生命首先是活着,然后才能追求更高的目标。过尊严的生活,过体面的生活,这是每个追求幸福生活的人的最高境界。但應该学会平静的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走得远。因此,平静的生活,在生存中去追求自身、家庭和人类的幸福就是我们的生活观。那么,三生教育对于我们小学教育实践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三生教育转变了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
教育本应该是直面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生存与生活的社会活动。自制度化教育降临,教育已经抛弃自身的整体性而心甘情愿地作为社会之功能机构,沦为社会发展的工具。如果将教育置于哲学层面的反思之下,那么,今天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迷失了自己,遮蔽了其真谛,取而代之的是对经济效益的迷恋,对科学技术的狂热追求以及对工具理性的崇拜,种种违背教育规律、偏离教育本质的现象层出不穷——教育忘记了“人”,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政治或道德的教育、文化的教育、分数的教育,可偏偏不是“人”的教育。
“三生教育”从人这一基点出发,将“平面式”的教育观转变为一种涵盖人之整体的“立体式”教育观。从纵向上看,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贯穿于人发展的全过程;从横向上看,人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水平都接受着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它不仅关注了当下人的发展,也关注人的长远发展;不仅关注人的自然性发展,也关注人的社会性、精神性发展;不仅关注教育的结果,也关照教育的过程。“三生教育”使人们意识到,人的教育首先应该保证生命之真、明白生存之善、体验生活之美。教育直接指向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是具有独立思维、丰富情感、有需要、有创造、有活力的存在。我们的学校教育,虽然在文件中或教育目标的设定上宣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在实际的教育运作中却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一以贯之的目标追求,一味追求升学率与优异的量化指标,实质上也就是承认了教育已经失去了“人”,使人迷失了。
“三生教育”将生命、生存、生活最为本己的存在基础融于教育本身,把生命、生存以及生活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活动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关注生存的发展以及生活本身的丰富。从最为宽泛的意义上来看,教育就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一种生存方式,是生活的构成要素。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三生教育’是一种人生教育,是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的活动”。
二、“三生教育”深化并丰富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
全面发展教育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精髓的具体运用,旨在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发展,即全面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人的发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作为“自然人”的发展和作为“社会人”的发展。因此,促进“自然人”的发展和“社会人”的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将全面发展教育划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再辅以课程(或教科书)的形式将全面发展教育直观地表现出来,并以目标为导向来判断其成效。正因为如此,全面发展教育在人的这种社会化过程中所显示出的重要作用渐渐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特点,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成为唯一特征。全面发展教育实际上就是以人的生命、生存、生活为主线,促使个体社会化的生命活动。“三生教育”从人发展的基本条件来理解人的发展,以人的生命为起点来理解人的生存,以生存的多样性来理解人的生活,最后又将人的生活升华到人的社会本质、意识层面。从而对人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存在做了基本规定,为人的社会化过程提供了基本线索,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潜在依据。
三、“三生教育”深化并提升了素质教育理念
上世纪80年代,针对我国应试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素质教育思想,旨在通过素质教育的理念、精神、做法改变应试教育中的种种弊端。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的,强调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力图克服学校教育中存在重智育轻其它几育、重升学考试轻能力培养的现状。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被人们广为接受,然而在落实层面则缺少操作性,再加上教育传统观念、评价模式、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素质教育顿时成为一个口号,一个理想,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被束之高阁。因此,“轰轰烈烈讲素质,踏踏实实抓应试”的尴尬局面也便屡见不鲜了。事实上,“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都体现了教育本质、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三生教育”是在新时期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想,它不仅是教育规律的反映,又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既对人本身给予了极大关注,也对人的社会化、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视角。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三生教育”都更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和教育教学实际。因此,“三生教育”在转变人们教育价值观的同时,也深化并提升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亦使素质教育更为“落地”。
生命是一个过程。处于其中的人们不断的理解、诠释生命和生活的意义。冰心曾用优美的文字诉说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商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地生存,这就是生活的本性,因为生活的延续只能通过经久的更新才能达到,所以生活便是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人在生命中生存,在生存中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生命与生存的价值。在生活的长河中。时不时的驻足思考一下生命的本质,才能让自己不被世俗和物欲所淹没。才能在迷雾中为自己点亮一盏生命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