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菊芬
摘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教师自己需要明确知道,幼儿阶段,孩子们正处于思想意识、语言表达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进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笔者认为,绘本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本文将立足大班幼儿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利用绘本教学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绘本教学;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表达能力
绘本,它实际上是美术图画中的一种,只是相对于美术图画来说,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故事性。而对于绘本教学而言,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将绘本运用其中,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从幼儿教学的角度来看,绘本教学的应用对于整体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绘本所含有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能够极大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致。与此同时,绘本通过绘画的形式,所体现出来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对于知识的理解,促进幼儿学习思维的有效开展。但是对于绘本教学来说,它的应用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不断的推敲和琢磨,才能够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将结合大班幼儿课堂教学现状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对利用绘本教学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展开探讨。
一、绘本教学的意义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在正式进行绘本教学应用之前,需要对绘本教学的意义形成一定的了解。这样一来,教师在后续的实际应用中,就能够选择合适、合理的方式,展开绘本的有效运用。
(一)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在幼儿园教学中,通过绘本教学的展示,能够提高幼儿在学习方面的注意力。从幼儿的学习发展心理来看,在幼儿园学习时期,是他们发展的起步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幼儿对于知识学习方面,不容易形成专注度。但是對于学习而言,无法形成专注度,就会影响对知识的掌握。除此之外,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就无法对知识形成系统的思考,从而对于幼儿的思维发展也不是一件好事。然而通过绘本教学的应用,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形成趣味教学
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绘本应用的方式,能够给幼儿形成趣味教学。对于幼儿的学习来说,其中趣味是必须要有的。只有形成了趣味课堂,幼儿才能够保持学习的兴趣。而对于这一点要求来说,绘本教学都能够恰到好处的满足。毕竟在绘本中展现出来的故事内容,就足够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欲罢不能。
二、绘本教学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方式
在幼儿教师明确了绘本教学的作用之后,教师就需要对绘本的具体应用方式,展开思考与探究,这样一来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发挥绘本教学的作用。
(一)结合绘本内容,讲故事
在大班幼儿教学中,教师在应用绘本教学的时候,可以从绘本内容的角度入手,让幼儿讲故事,以此来实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来说,这一时期是他们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能够纠正幼儿的表达习惯和逻辑,落实幼儿与人交流的能力。在培养过程中,以结合绘本的方式展开,能够恰到好处的给到幼儿学习的情境,让幼儿能够自然进行语言能力的展示,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以《狮子的发型》为例,在这一个绘本内容中,主要是给幼儿讲述了关于狮子发型的故事。在进行这一个绘本应用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PPT,给幼儿展示出几张连续不同的图片。其中教师需要记住,为了加强课堂的趣味性,最好能够采用漫画图片,或者是手绘图画的方式,千万不能直接使用狮子的照片,否则会影响幼儿思维的发展。然后让幼儿观看绘本,完成观看之后,教师可以请幼儿之间通力合作,就绘本的内容,来讲故事。最后,教师再将幼儿所编的完整的故事复述出来给幼儿听,形成一个完整的绘本教学应用。
(二)结合绘本故事,说感想
幼儿教师在培养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还可以从绘本故事的角度入手,让幼儿通过听故事,从而来说感想。对于大班幼儿来收,他们入园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所以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也所有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尝试结合绘本中的内容,来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还是以《狮子的发型》为例,在教师讲完故事之后,为了进一步落实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就故事的听后感,来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意见。而意见的表达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有秩序的举手,一个个来。然后在幼儿的表达之后,教师针对其中表达存在一定逻辑问题的,进行纠正,从而再让幼儿进行复述一遍。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语
综合上述内容来看,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时候,可以从绘本教学的角度入手。这样一来能够给幼儿构建有趣的表达环境,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形成与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会娟. 利用绘本教学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 小说月刊月刊, 2016.
[2]陆艺. 幼儿园绘本教学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几点思考[J]. 好家长, 2017(38):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