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项目组三年的研究和实践,高校与企业合作在基于跨境电商平台指导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应该协同育人共同创新创业。首先,在专业设置尽量做到与跨境电商匹配;其次实施以学分制为主个性化培养方案;构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和创业观念;学校、企业、学生、老师共同参股建立跨境电商企业;改革创新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近年来,外贸电商增速30%,是一般外贸增速的5倍,许多外贸企业转型,强烈需求能从事跨境电商的人才。并且小额的跨境电商有着门槛低,风险小,利润空间大,时间灵活,资金压力小等特点,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实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乏此类专业能力和技术,无论是就业和创业都存在一定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组老师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2016和20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生为实践对象,通过与相关企业建立各种合作关系,探索各种解决方案。
一、在专业设置尽量做到与跨境电商匹配
因为本科层次专业目录并没有跨境电商这个专业,一般高校开设跨境电商课程和项目主要是挂靠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这三个专业里面,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是专业性最接近的。本校2016和2017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主要开设专业核心课程是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单证实务、跟单信用证解读、国际结算、国际服务贸易等,只能在外贸模拟实训课程中安排跨境电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学时太少,相关知识不能系统传授,学生理解和接受困难。因此在目前本科没有办法以跨境电商专业招生的情况下,建议以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方向)专业招生,在对应的培养方案设置跨境电商概论、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网络产品拍摄与图片处理、电商数据化运营、跨境电商综合实训、跨境电商创业项目实习等核心课程,科学安排开课的学期和合理分配学时。
二、实施以学分制为主个性化培养方案
跨境电商这种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要注意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喜好、特长或自身条件,进行个案设计与实践,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化修养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懂得规避风险的理性思维,孵化培养创新创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千人千面,也要有多种可行的培养方案供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以基本课程为主,占总学分的60%左右,其以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评价学生学习成效,提供基本学分。同时,提供其它的记学分的课程模式可占总学分40%,比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企业顶岗实习,企业项目合作,入驻校内跨境电商工作室,入股跨境电商企业等,这类实战课程是由学生自己选择,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和参与度要求各有侧重,但都可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探索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抗压抗挫折的意志。同时,通过这类课程实践,也可以大幅度降低就业创业门槛和风险,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社会条件,找到就业创业的方向,看到职业的前景。
三、构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建立第一课堂体系,第二课堂体系和自我教育体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一课堂体系应该加强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让实践课程比例占50% 以上。除了传统的如仿真模拟实验等实践教学课程以外,增加跨境电商运营、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运营、跨境电商网络营销实训的教学;第二课堂体系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竞赛,通过竞赛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思维习惯,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竞赛取得的名次可进行学分置换,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性。自我教育是一种嵌入式课程,有创业意愿的同学选择该课程,可加入跨境电商创业工作室,选择其非常了解的家乡特色产品或是家里有生产或者经营某类产品或是可以拿到非常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在老师指导和帮助下上架、营销、客服、订单处理和发货,老师根据其经营成果给予以学分,销售利润完全属于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更高。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和创业观念
项目组联系了武汉跨境电商的行业组织在本校召开跨境电商专场双选会,有十几家企业,近100个职位供选择,但学生积极性不高,求职意向不强,没有一人进入到相关企业实习和就业。从2019年11月份统计的数据来看2016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有118名,只有24名去实习,占比20%,其中8名从事外贸相关的岗位,占比6%。根据对没有实习的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不去实习的原因:没有准备好实习就业占41%,薪酬待遇不满意占39%,考研考公务员占10%,等家里安排占6%,其他4%。说明首先毕业生的心态还没有转变。家里和学校没有施加竞争意识和就业压力,留恋学生这样轻松自由状态,一下要成社会工作人员,心理上没有接受。第二,对薪酬待遇普遍存在较高期待。根据跨境电商行业经验,应届毕业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一般是工作6 个月后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考虑武汉的薪酬水平,行业里普遍是2000底薪加绩效,6个月的实习期,工作六天休一天。在我校招聘成功其它单位提供是2500的底薪加500-1000的绩效,3个月的实习期,工作五天休一天,转正后可达到6000-7000。这个落差使跨境电商企业很难招到本科毕业生,转而去招专科高职中职。然而实际上是有很多本科毕业生是对自己没有一个准确定位,也没有一个职业规划。根据調研,跨境电商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发展前景实际是很适合国贸类本科学生,进入到跨境电商企业工作一定阶段实际也是可以达到所期待的薪酬水平。对此高校应该在创业课程、专业认识与职业发展规划、就业指导、暑期实习等课程引入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引入真实工作项目,提供真实工作环境,让学生看到这个职位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并且加强职业素养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五、学校、企业、学生、老师共同参股建立跨境电商企业
校企师生四位一体,以一定比例入股成立跨境电商企业。比如以学校入股10%主要提供办公场地和网络基础设施;企业入股60%主要提供创业资金和供应链管理;学生入股15%主要提供劳务;老师入股15%主要提供劳务和教学管理。在学校建设企业办公点,以便学生参加跨境电商业务,学生在真实有自己股权的企业中可以进行跨境电商的实务操作,包含产品刊登、各类订单的处理、产品的售后等,跨境电商企业安排相关的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老师全程进行教学和管理。真正实现学校、企业、老师、学生无缝对接,学校既是学习知识的场所,又是进行工作实践的场所,即“校中场”。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加深了他们对于跨境电商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和投入,增加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另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实战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实训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了未来求职的竞争力和创业能力,而且还能从中获取到一定的工作报酬,解决一部分学生的生活压力。对于企业而言,获得免费的办公场地和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源,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水平。对于学校而言,“引企入校”使得教师“足不出户”就能到企业挂职锻炼,培养了双师型队伍,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带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真正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
六、改革创新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考核学生标准指标化
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评估,以真实的案例或项目为依托,主要来自企业的真实评估和效果评估。对于实践教学有效性评价,主要从学生参与度、企业满意度、跨境电商平台销售额及客户满意度、学生创新创业具体指标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引入企业的员工评价指标,比如:月刊登量、月订单量、客户回复率、客户好评率等指标。可以通过个人自评、团队互评、创业指导老师评价、行业企业专家评价、绩效成绩结合制度来实现。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近期效果可以从团队合作的销售业绩来衡量;远期效果通过学生与就业的无缝连接和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孵化指标得到体现。这样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沈洁.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析.中国商论.2018(10):184-185.
[2]廖战海.跨境电商背景下创新创业型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智库时代.2019(07):89-95.
[3]田毕飞.戴露露.基于跨境电商的中国新创企业国际创业路径.科研管理2019(09):149-158.
作者简介:李芝兰(1979-)女,汉族,福建福州人,武汉工程科技學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跨境电商。
依托项目:“校企业合作指导大学生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创业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B2016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