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勇
【摘 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多元文化交流冲击着学生的意识和思维,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成为一种常态,本文中我就从大学英语的教学出发,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思政工作。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大学英语 课堂思政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065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的主流趋势就是全球化,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形成了多维的交流趋势,不论是从宏观的国家层面来看,还是从微观的个人层面来看,开放、发展、交流成为时代的关键词。因此,在这一开放的全球大背景下,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政治、经济上的交流和沟通,更多的是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而从我国现阶段对外开放政策上的整体文化交流态势来看,在多元化的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面对着文化入侵的挑战。尤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载体——电脑在普通家庭的普及,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可以借助网络,以无孔不入的形式侵入普通人的生活,进而造成文化上的入侵,思想上的同化。尤其是对于处在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更加强调思政教育的开展,从根本上塑造学生正确的家国意识,促进传统文化、传统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中我们所探究的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英语是当之无愧的国际性语言,在当前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而我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需要英语这门语言作为沟通工具,所以高等教育中高素质英语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从我国大学教育的教学现状来看,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出一种尴尬的现状,要么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尤其是对了解以英语为媒介所呈现的西方文学缺乏兴趣,要么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反而影响了自身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形成思想上的偏颇。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做好大学英语的基础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素养,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另一方面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既能引导学生保持初心,也能充分发挥英语的国际语言作用的效果。总之,实现教学改革和创新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和追求。以下我就针对大学英语课堂上的思政教育展开具体探究,并谈谈我的教学建议
一、大学思政教育困境分析
思政教育实际上一直贯穿学生受教育过程的始终,但是大学教育中学风开放、学生较为自由,管理越来越民主,反而导致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难以开展。此部分中我就针对当前大学思政教育的困境及其原因展开阐述。
首先,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学生往往已迈入成年人的行列,身心发展已经成熟,具备基础的是非分辨能力。因而大学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学生不论是行为还是思想就有了更大的自由,这对于学生的自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大学生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所以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思想上依旧单纯。这种身心成熟而思想上單纯的矛盾状态,呈现出来的就是学生的“思想叛逆”,尤其是思想政治方面,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洗脑”的错误认知,并且在普通学生认知中政治离自己很远,所以会有“事不关己”的感受,最终导致思政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其次,大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形式单一,且过度依赖辅导员。一方面,从当前大部分大学思政教育的开展现状来看,依旧会采取传统的思政课、思政班会形式展开思政教育,这种“填鸭式”理论说教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反叛心理,进而在思想和行为中和思政教育对立,再加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多元化也导致学生日常生活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外来思想,尤其是我国长期将英语作为一门主要科目,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更能够轻易地获取资本主义文化和信息,受到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而另一方面,辅导员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媒介,但辅导员更多的是起组织和引导作用,而不是教学作用,过度依赖辅导员,导致思政教育面狭窄,并且受到辅导员经历的影响,思政教育频次低、效果参差不齐。
二、大学英语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
英语在大学所有课程安排中课时占据的比例较大,并且多为大课型课堂,比较适合开展思政教育。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的选择都符合思政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所以大学英语和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抵消学生的抵触情绪,做到通过正确了解世界,来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的目的。
首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要利用英语学科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优势,实现学生世界观和政治观的教育。大学英语课所选择的文章多来源于国外的主流报纸,所以不可避免地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文化、社会状况等,我们不可否认其中有优于我们的地方,但更多的是流于表面的先进性,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腾飞的时代下,更能够从本质上看到社会主义制度潜在的巨大优越性。通过英语教学帮助学生深入资本主义文化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其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要塑造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大学英语教材文章除了议论性的文本之外,还会摘抄自文学作品,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些文学作品,去分析故事中的人物,通过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故事主人公所表现出的特点和品质,来一步步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目标、志向,从而为未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做好准备。另外,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所呈现的品质、性格特点等,都能够作为德育的素材,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总而言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同于知识教学,它更强调学生从心理上形成认知,将爱国主义、传统道德品质刻进骨血,而不是浮于表面夸夸其谈。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是一项基本的教学改革途径,我们也能够清晰地看到新时期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可能呈现的效果,未来经过教学探究与创新,相信思政教育能够更多地融入各学科,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陶冶和影响。
参考文献
[1]柯应根.大学英语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8).
[2]邬舒群,杨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问题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