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颖琳
摘要:自从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群众体育竞赛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在群众体育竞赛发展迅猛的过程中,体育道德缺失现象逐渐浮出水面,并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道德的基本概念出发,对群众体育竞赛中道德缺失的现象,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展开讨论,以便为我国群众体育竞赛中的道德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竞赛;群众体育;体育道德
自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46号文件中,将全民健身作为国家战略,并且同时取消了举办商业性与群众性体育相关赛事的审批,随之在2016年颁布《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以来,群众体育逐渐进入了产业化的新纪元,群众体育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群众体育竞赛更是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但群众体育竞赛迅速发展的同时,随之出现越来越多的体育道德缺失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在群众体育竞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融入体育道德教育,如何提高群众的竞赛素质,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促进群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的概念
(一)群众体育和群众体育竞赛的定义
群众体育是指人民群众在空暇时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1]。群众体育竞赛是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体育竞赛具有竞争性和娱乐性,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极大地促进了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所以它是动员和组织群众的最有效手段,是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强大“杠杆”[2]。所以,群众体育竞赛对推动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全民健身的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群众体育竞赛的健康发展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道德和体育道德的定义
道德是人类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是识别,评估人们行为的标准,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保证。体育道德是在体育活动中各种社会角色的行为守则的总和,用于调节和限制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相互关系,从而来保证体育活动举办的秩序,进而促进体育有序的发展[3]。
二、群众体育竞赛中道德缺失的现象
2019年4月18日,中国田径协会针对2019波士顿马拉松中伪造国内参赛成绩,私自转让号码布的中国籍选手处以终身禁止参加在中国举行的马拉松运动赛事处罚。无独有偶,2018年12月30日,中国田径协会也公布了相关的处罚,在苏州(太湖)马拉松比赛中出现的女子领先选手在终点冲刺阶段被塞国旗事件,在南宁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赛事运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拉拽冲线冠军运动员事件,在深圳南山半程马拉松比赛中,46名参赛选手穿越赛道中间的隔离带抄近道的群体违规事件作出处罚规定。这些仅仅是这两年媒体报道出来的热门事件,在这些热门事件的背后还有多少这种现象,我们可想而知。
三、群众体育竞赛中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群众体育竞赛中群众个人行为素质存在缺陷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也得到了更多向世界展示自我的机会。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群众健身方面同样也不例外,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群众健身带来了参与的兴趣和乐趣,另一方面,“伪健身”也悄然出现,许多社交网站成了健身打卡的圣地,“健身一分钟,拍照两小时”也成为群众健身的目的之一。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个别群众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心而做出的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伪造比赛成绩,违反赛事规则的现象层出不穷。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无外乎个别群众体育竞赛素质的低下,但由于全民健身的快速发展,群众参加体育竞赛的门槛降低,这就使很多群众在不了解体育赛事道德的情况下参与体育竞赛,做出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
(二)群众体育竞赛缺乏有效的体育竞赛组织和管理
群众体育竞赛缺乏有效的竞赛组织和管理,导致群众体育竞赛中出现道德缺失现象。究其原因,在于近年来马拉松赛事的举办门槛降低,赛事的组织和管理也鱼龙混杂,加上缺乏相应的引导与规制,就导致了体育竞赛道德的缺失。这表面上看是参与竞赛的群众行为素质存在缺陷,但与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的缺位也存在很大的关系。
(三)群众体育竞赛中社会传媒的不当引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传媒传播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在体育竞赛方面也不例外,社会舆论与传媒对参加体育竞赛者的评价大多是以成败论英雄,大肆报道宣传胜利者的消息,给广大群众造成心理暗示,只注重竞赛的结果,而忽视了体育竞赛真正的价值是重在享受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竞赛结果[4]。造成群众对体育竞赛的价值评定失衡,影响了群众对自身参加体育竞赛的正确认识,因而个别群众只为追求优异的比赛成绩,而做出违反道德的行为。
四、群众体育竞赛中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群众参加体育竞赛的道德教育
社会各界大力加强有关体育竞赛的道德教育与宣传。首先,从根本上抓起,在学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体育道德教育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把体育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在提高素质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体育竞赛道德教育;其次,在体育竞赛重大场合增加体育道德的宣传与教育,针对运动员,教练员,竞赛组织与管理者,观众等不同社会人群进行不同的体育道德相关教育,比如发放宣传小册子、宣传海报、播放MV视频、微博微信推送等进行宣传教育;再次,把体育竞赛组织和管理者的道德教育纳入到整个道德教育范围之内,扩大体育竞赛道德教育的范围。
(二)完善群众体育竞赛组织和管理制度
目前大众对群众体育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强健体魄和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层面,各级政府和体育相关部门对全民健身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资源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明显不足。因此,建议相关政府和体育部门,完善群众体育竞赛组织和管理的制度,努力为群众体育竞赛的发展提供机会。
(三)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竞赛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竞赛的法律法规,建立个人和单位的体育道德缺失行为档案,建立有关体育道德缺失的监督与惩罚制度。充分地运用现代高新科技网络技术,建立有关道德的档案记录,建立评估查询网络覆盖全体运动员,教练员,比赛组织等群众性体育竞赛的参与者,提高道德缺失被发现的概率和可预防性,从源头减少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健全群众体育竞赛的法律法规并使用制度规范来约束群众的行为,在法律制度的帮助下,让体育道德成为体育竞赛单位和个人发展的无形资产,推动群众体育竞赛健康有序的发展,让全民健身计划得以实现,让人民群众的体质得到增强,让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得到丰富。
五、结语
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但在全民健身快速发展的时期,群众体育道德教育亟待加强。在群众体育发展的同时,体育竞赛道德缺失将会给群众体育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危害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甚至危害中国体育的健康發展。面对我国目前群众体育竞赛道德缺失状况,群众体育竞赛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发现群众体育竞赛中体育道德缺失的问题,并引导群众体育竞赛健康发展,在发展中必须清楚个人道德是基础,政府道德是关键,体制健全是保证,体育竞赛法律法规健全是保障,道德宣传和教育是手段。在全民健身时代来临之际,群众体育竞赛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为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史国生,邹国忠.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马桂新,魏国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建设与观念变革[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 (4):11-15.
[4]徐明伟.全民健身背景下影响群众素质偏低的主要因素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 (25)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