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摘 要】预习是指在参与学习活动前,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所准备,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快速提升认知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不断提高预习作业的实效性,鼓励学生搜集关键信息,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进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关键词】小学语文 预习作业 教育教学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1.036
语文教学体系就像一座冰山,教师的作用是水下部分,尽管看不见,但可贵的是它支撑着教学。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搞好学习的方法,这是大家都了解的,也是我们说了好多年的。
但是,预习存在的误区,使我们的学生产生了预习的不良惯性。教师平常布置学生预习语文课,要么是一句笼统的“预习第几课”的要求,要么就是给出几个问题,诸如“熟悉课文的生字生詞”“课文讲了什么”“课文的作者是谁”“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等等。虽然看似有的放矢,其实是有空子可钻的。许多问题其实学生完全可以在参考书中找到答案,学生回家以后根本连书都不翻,拿一本教学参考之类的参考书就开始了抄写。在第二天讲授新课时,老师就会发现,学生们不会的还是不会,家长、教师、学生白白劳累了一场,预习纯粹就是摆设!
一、小学语文预习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习作业千篇一律
受传统语文教育思想影响,许多人认为预习就是把课文读一读,把生字查一查,语文教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针对课文的生字词问题要求学生拼写填词,然后课前安排学生听写。这样的预习作业没有根据不同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区分,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在上课前就对这篇课文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厌烦情绪,学生做了这样的预习作业也不能真正达到提高他们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预习内容浮于表面
小学的学生虽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阶段,但他们对学习语文的方法是有一定掌握的。许多语文教师却只看到他们语文学习经验浅薄的一面,因而布置预习作业时停留在表面,如生字注音、组词等。这些预习作业没有深入课文,学生预习之后不能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中心思想,也不能得到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只是浮于表面。
(三)预习作业形式化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知道预习作业所能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益处,但为了减少教学程序,减轻教学负担,或者不相信学生会认真预习,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只是口头叮嘱,甚至不布置预习作业。有的语文教师虽然布置了预习作业,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久而久之,学生就开始不重视预习作业,甚至不做预习作业。
(四)预习缺乏监督,评价方式单一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少不了听说读写。有时候语文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会将部分朗读和口语交际的内容放在预习作业中。学生在完成这样的任务的过程中缺乏家长的监督是很难有实实在在的表达上的收获的。在学校,语文教师在如何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上方式较单一,只是让学生在黑板上注音填词,不懂得将对预习的检查与课堂教学过程融会贯通,因而显得生硬机械。
二、小学语文预习作业布置策略分析
(一)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安排预习工作
不同学生的语文基础是不一样的,语文素养也具有差异,所以教师在安排预习作业的时候,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每一个层次要采取不同的预习方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比如对于语文素养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这类学生做一些基础性的预习作业,比如熟读课文、熟悉生词、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而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就可以适当地提高预习难度,比如让学生去了解该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甚至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续写。以学生的基本素养来安排相关的预习作业,让素养比较差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不断提高优秀学生的素养,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至于那么僵硬,可以从容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各个问题。
(二)采取鼓励教学法,提高学生的预习积极性
当学生受到鼓励之后,往往会对这件事情充满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预习工作的时候,也要采取一些鼓励性的手段,来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预习工作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前熟悉课文,了解课文中的重难点,但是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没有提前做好生词预习、课文背景预习,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而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鼓励性手段,比如《文言文两则》这篇课文,属于文言文,对于学生而言学习难度比较大,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强。教师就可以采取激励性的手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合作查询一些古文生词的意思,并简单地翻译全文。在教学的时候,小组推举出一名成员在班级内进行简单的故事叙述,然后再推选出最优秀的翻译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在适当的竞争氛围当中,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调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
总而言之,以兴趣为起点,多层次关注预习作业,在寓教于乐过程中让学生演绎不同角色的同时体验情感,在课本剧实践、检验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教师要有效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在探索有效的方法、策略基础上持续改进语文预习作业的质量,发挥预习作业效能,促使各层次学生通过预习作业都能高效学习语文学科知识,在基础能力、实用能力以及核心素养上实现个性化以及持续性发展,为步入更高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海华.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有效性的问题[J].内蒙古教育,2019(23):70-71.
[2]鲁调绒.合理设计把握整体加强检测——提高小学语文预习作业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辽宁教育,2013,(9).
[3]石维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预习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