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玲
摘要:初一学生刚刚走进初中语文学习历程,其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尚停留在小学阶段,一时难以适应。作为教师,应考虑学生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方法以及阅读习惯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阶段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初一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培养
自主阅读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同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方法有一定的要求。初一学生正处于适应新环境和打基础的阶段,教师应采取有效的策略,逐渐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其变被动为主动,能够积极思考与探究,并且,能够认识到自身不足,主动拓展阅读面。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才能做好迎接中考的准备。故而,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为起点,探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被动,缺乏深度思考
初一学生保留了很多小学生的思维与习惯,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过于依赖老师,习惯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并且,初中语文远比小学语文复杂,课文的篇幅和难度明显提升,这也进一步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很多学生依旧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够独立自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也缺乏深度思考的意识。
2.方法不当,阅读质量低下
初中语文课文篇幅更长,思想性更强,需要学生剖析、理解的内容也更多。但一些学生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导致阅读过程艰难枯燥,有的则过于敷衍,无法从课文中获取有效信息,这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3.范围狭隘,自我发展不足
在语文教学中,随着学生年龄和学习经验的增长,教材显得单薄而狭窄,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所以课外阅读拓展是大势所趋。而且,新课程标准也对初中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很多学生安于现状,自我发展意识不足,一些教师应试观念过重,亦不注重引导,导致学生阅读范围狭隘,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源于教师,有的源于学生。在教學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争取做到“药到病除”,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二、培养初一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
1.优化导入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学习观念尚不成熟时,学生的学习动力需要靠兴趣来维持,所以各学科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而初中语文课文篇幅较长,难度较深,学生难以产生阅读的兴致,不能积极走进课堂,这体现了激趣导入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一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以讲故事、背景介绍、创设悬念等方式来构建精彩有趣的情境,借此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探知欲,使其能够带着疑问主动展开阅读活动,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能够深度思考,从而为高质量阅读课堂的构建打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一谈对鲁迅的认识。由于在小学时读过鲁迅的作品,以及别人回忆鲁迅的文章,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鲁迅的印象都是严肃、不苟言笑。接着,教师可以引出问题:“鲁迅是一位革命家,是一位以笔为武器的战士,自然有独特的风骨。那么鲁迅先生的童年会是什么样的?会跟我们小时候一样淘气吗?”这时,学生必定对鲁迅、对本文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知欲,进而能够主动阅读课文。并且,由于心中有了疑问,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认真思考和感受。通过导入情境的优化,不仅可以顺利展开教学,而且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其主动意识,为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2.指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质量
很多学生把阅读理解为浏览文本,实际上,阅读更是一个归纳、概括、总结、质疑等思维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意,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但是,初一学生对阅读的方法和方式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导致阅读效率低下,阅读成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探索并尝试新的阅读方法,比如:批注式阅读;群文阅读等。以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提升其阅读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阅读之趣。
例如:批注式阅读是指在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结构、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等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以线条、文字进行标注。这种方法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实现个性化阅读。所以,在学习《老王》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如:
(1)为陌生字词注音释义,划出文中重点句子,说明其作用;
(2)找出文中人物描写的句子,进行分析鉴赏,并留下文字评论……
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并能够主动探索、拓展批注的方法和内容,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
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选定某一主题,比如“走近鲁迅”,“走近民俗”等,让学生从教材中选出相关的课文,并收集一些课外阅读文本,展开群文阅读,最后以论文的方式呈现阅读成果。通过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创新的意识,使其能够主动摸索适合自身需求和习惯的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其自主阅读能力。
3.拓展课外阅读,形成阅读习惯
对初一学生而言,教材内的文本题材狭窄,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其阅读需求,所以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拓展。但是,一些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附加的、额外的任务,不愿意投入其中,作为教师,就要加强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一来让学生在课文的感染下,产生拓展阅读的兴趣,二来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
例如:在学习《回忆鲁迅先生》一课后,教师可以以“鲁迅”为衔接点,拓展其他回忆鲁迅、介绍鲁迅的作品,比如: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郁达夫《怀鲁迅》等等,鼓励学生从另一个视角去了解鲁迅。或者,教师也可以以作者“萧红”为衔接点,拓展萧红的其他作品,如:《呼兰河传》《生死场》。由于这些作品与课文有一定的关联,所以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
但是,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朝夕之功,在为学生进行阅读拓展后,教师还要继续跟进,比如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等等。在读书会上,教师可以组织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各式活动,让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阅读成果,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感受,能够从中得到成就感,这有助于坚定学生的阅读信念,使其将阅读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总之,在初一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兴趣、方法和习惯出发,加强对教学策略的改进与创新,帮助学生突破阅读中的障碍,提高其自主阅读能力,以使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陈小琴.批注——撬动阅读对话的支点[J].华夏教师,2019(19):41-42.
[2]李冬梅.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有效引导[J].文学教育(下),2018(08):100-101.
齐齐哈尔市第三十五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