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剑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6-056-02
摘要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对高中校园足球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校园足球教育来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足球锻炼的习惯。因此在高中校园足球教育中就要做好足球教育研究工作,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吸引学生参与足球训练积极性,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 高中校园;足球训练;有效性;问题
校园足球训练属于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之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康的人格,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在教育中就要结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关注学生未来成长情况,利用有效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解决传统足球训练中的不足。
一、高中体育足球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校园足球教师专业素养高低对学生足球训练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教师的职业技能与训练有效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做好二者的融合与协调,才能提高校园足球教学效果。但是在研究中发现一些教师在开展训练工作时并未制定出完善的教育计划,虽然组织学生开展的校园足球训练,但是并未设计出适合的训练目标,所开展的训练内容十分单一。也正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参与校园足球训练的积极性。其次,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学校将重点放在了提升升学率方面,并未认识到培养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校园足球队的训练来讲,并没有给予充足的资金与物质保障,甚至还会出现减少校园足球训练费用支出等问题。最后,一些教师受到薪资待遇的影响,并不愿意开展校园足球训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普遍认为校园足球训练并不是主要的学科之一,所以也就使得体育教师的薪资待遇难以满足自身工作需求,逐渐产生工作懈怠感。
(二)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需要面对高考的压力,所以在课程衔接方面十分紧张。加之一些学生存在学习态度不准确等问题,因此习惯将注意力与精力等几种在学习中。但是对于校园足球训练来讲,不仅要学习相关知识,同时也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充分训练,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学生的休息时间,最终也就造成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与精力参与校园足球训练。其次,受到家长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参与足球训练是没有过多希望的,只是一种锻炼的形式,与孩子的未来发展没有直接联系,加之参与校园足球训练又会影响到正常学习,所以即便孩子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也依然保持反对的态度。也正是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使得在高中校园足球训练中许多学生的基础能力与校园足球知识掌握不足。
(三)训练计划与经验不足
在高中校园足球训练中需要制定出完善的训练计划,在保持训练循序渐进开展的基础上提升训练效果。尤其是对于实施训练来讲,是需要制定出完善训练计划的,而这也就成为了提升训练效果的基础。但是在实际中一些高中校园足球训练中并未制定出完善的纪律与制度,存在着训练懒散等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教师在开展教育中并未制定出适合的训练计划,甚至所制定的计划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造成训练质量不高。其次,实战经验作为学生参与校园足球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参与正式的比赛能够丰富学生的经验。
二、高中校园足球训练措施
(一)建立适合的训练原则
在高中校园足球教育中就要从当前教育发展形式出发,做好创新与完善工作,结合新课改要求与目标,坚持以阳光、快乐体育为主,尊重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落实校园足球训练内在规律,打造出适合的教育机制。第一,公平性原则。在教育中需要从尊重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足球训练,严格按照相关文件中的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训练活动中去。教师也要主动为学生消除不良影响因素,在选择训练内容与战术时需要观察学生的具体情况,坚持差异化原则,制定适合教育方案,让学生感受到参与校园足球训练的乐趣,从而保持参与积极性,确保高中校园足球训练的持续开展。第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教育发展中可持续发展原则属于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育中需要从当代人发展入手,坚持从可持续与发展出发,指定是呵呵的发展战略,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保证管理机制与训练内容的合理性。第三,稳定性原则。想要提高高中校园足球训练效果,就要打造出稳定的训练环境。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校园足球训练不仅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与学生发展要求,同时也要协调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创建和谐人际关系,消除不稳定因素对校园足球训练的影响。所以在学校中需要建立出完善的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教育发展要求。第四,目的性原则。从教育目标来讲校园足球训练就是要促进体育教育改革,以校园足球训练为切入点,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转变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问题。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校园足球训练中就要从引入趣味化元素出发,转变学生学习态度,保持学生参与训练动力。当学生对校园足球训练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后,也就可以产生出参与积极性,在学习与训练中提升学习效果。在传统校园足球训练中,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强,学习效果不理想。但是在新的教育观、育人观背景下,就要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提升高中校园足球训练教学效果。因此在教育中要清楚认识到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做好培养与创新工作,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实现教育目标。在校园足球训练中引入趣味元素的方法还是比较丰富的,如在热身训练中可以从慢跑、徒手跑等出发,以企鹅步、青蛙跳等方式作为训练方法,要求学生以模仿动物特点的方式参与热身运动。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为传统热身训练提供全新发展空间,提升教育活跃性,让学生在准备阶段中保持浓厚兴趣。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教师单纯向学生讲解动作技巧,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丧失等问题。所以就可以从引入游戏、竞技体育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主动性,展现校园足球训练生命力。如在开展足球射门训练时可以引入运球追捕游戏,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让全班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学生能够产生出浓厚的参与兴趣,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掌握护球、运球与颠球等技巧。或是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保护与破坏游戏,在保护自己球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干扰他人的球等。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的娱乐性,让学生在参与游戏中锻炼自己的动作技巧。
(三)培养学生自主训练欲望
在高中校园足球训练中需要场地支持,加之参与人数有着群体性的特点,所以一些学生在参与校园足球训练时存在消极训练、蒙混过关等想法,认为自身参与训练或是不参与训练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当学生长期处于这一学习状态后,很容易出现参与兴趣降低等問题,最终也就影响到了校园足球训练的有效性。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足球训练,让学生产生出参与欲望。在训练中可以转变大场地训练方法,以小场地训练为主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足球训练中。小场地足球训练就是就是将篮球场、排球场等进行划分,转变成为小足球场方式,并针对学生能力与水平进行分组。在不同小组中还要安排适合的训练活动,以此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挥监督、启发与促进等作用。
(四)引入竞技性体育活动
由于校园足球训练有着运动性、竞技性较强等特点,所以在校园足球训练中教师要展现足球竞技性,满足学生竞争需求。开展竞技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持学生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运动,通过队员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提升体育核心素养。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出适合的教育内容,引入竞赛活动,为竞技性体育运动开展提供支持。如在开展脚内侧踢、停球教学时可以引入竞技性教育内容,为强化学生足球技术,就要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这一技术,在巩固动作的基础上提升训练准确性。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及时讲述热身动作要领,以挡球、滚球、传球等训练为切入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入竞技性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敏感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足球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校园足球训练中就要从具体情况出发,分析出当前校园足球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为基础,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不足,更新教育理念,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足球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同春.提高高中校园足球训练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7,(09):175-175.
[2]杨国栋.浅谈提高高中校园足球训练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下),2018,(09):56-56.
[3]祝冬军.关于高中体育足球有效教学策略的新思考探析[J].东西南北.教育,2019,(15):64-64.
[4]杨福祥.如何提高高中校园足球训练的有效性[J].休闲,2019,(01):148-148.
作者单位: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