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纵观历史长河,人与自然的关系备受关注,为此也产生了诸多思想与理念,“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充分表明了生态的重要性。在后疫情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为凸显,未来该如何相处,引发公众思考。《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不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主张和思想,而且还蕴含了大量的生态理念,如:“天人合一”生态意识、“克己节制”生态理念、“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重温经典著作,在《论语》中探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给予现世以启迪。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人与自然;生态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1-0032-02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电影中的一句台词,似乎在2020年得到验证。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乙肝型流感蔓延于大洋彼岸,埃塞俄比亚霍乱爆发,这些似乎都成了大自然对人类发出的警告。新冠病毒暴发的最初原因是否源于食野味,有待进一步考究。针对此次疫情,生态问题大量突显,生态文明建设成了热点话题,生态哲学也成了当下关键词。后疫情时代,需要认真思考和厘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激发人们对于自然的珍爱之情,使其遵循谦卑敬畏之旨,与自然握手共存,与生态携手共处。《论语》这部儒家著作,其中充分彰显了古代圣贤的先进生态智慧,为此,我们回到2500多年前孔子的《论语》中寻找智慧,给现世以启迪。
一、“天人合一”的生態意识
“天人合一”表达的是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来考虑,人作为活动中的主体,既要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又要在实践中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进行合理改造及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不能一味地主张利用和征服自然,要坚决反对人类对自然的盲目破坏,努力达到一种“和”的境界。
“天命”即天道的意志和命令,在儒家观念中坚信世界存在一种整体性的秩序,人在生存过程中就要做到服从和遵守这种秩序。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即是怕、敬服,孔子语中的“畏天命”是作为君子所必备的德行之一,明确的告诫人类要选择“敬畏天命”,通过约束自我的思想和行为,用实际行动使自己成为一个敬畏自然且道德高尚的人。在“天命”面前,人要认清局势,懂得取舍,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面对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去碰触,假若要轻举妄动、肆意妄为,即便是选择祈求神力的救援,也无济于事,最终也会导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阳货篇》中记载:“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天何曾说过什么呢?四季按照规律依次运转,万物将持续繁衍,天也不曾说过什么啊?这里指出了四季万物都在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生息循环,再次强调了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论语·乡党篇》里有:“迅雷风烈,必变。”意思是说每当天上突然发生巨雷或者刮起暴风的时候,孔子一定会改变神色变得紧张起来,从其态度的转变可以看出天象背后的力量深不可测,对自然客观存在规律的敬畏。
通过静思,《论语》中的“天人合一”的说法在当下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疫情的发生使人性的本真和内心的坚守被重新唤醒,激起我们对自然的保护之欲、对破坏生态的痛恨之心。自然是公平公正的,不论身份地位,违背它的客观规律,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天人合一,和谐世界是所有人的基本信条。我们当前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也需要正确认识自然,让人们产生敬畏自然而非盲目征服自然的意识。新时代,新发展,新任务。自然界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生态的关系时,一定要认清事物的发展脉络,把握客观事实,深层次的体会“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通过“畏天命”对自然产生的敬畏之心助力社会的发展。
二、“克己节制”的生态理念
《论语·颜渊篇》中讲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即克制和约束自己,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所说的“克己”,是要求个体合理节制自己的私人欲望,这句话强调了培养节制自己的能力,做到克制,严格按照礼去做即为仁。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当欲望大于所需,人们往往会为了满足欲望铤而走险,这时就要自觉地去克制反省,主动用道德方面的内容鞭策自我。正如《论语》中的节制观也是以“仁”为核心,它旨在“礼”的规范中成就完美的人格。“克己节制”的思想要求我们按需所用,不铺张浪费。由于受到节制思想的熏染和影响,使得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更加凸显。
《论语·八佾篇》中提到,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这里体现了孔子的节俭观。“礼”应该是一种对人们道德强有力的约束,而不应该也不能成小部分人在浪费资源、安于享受的方式。铺张浪费的行为无疑是在慢性自杀,每一次浪费的食物都是时间、汗水的沉淀,一个简单的扔掉动作,是背后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只有节俭才是真正的仁义之举。《论语·学而篇》中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里也强调了治国要节约,不铺张浪费,在农民农忙的时期不去打扰。只有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才能使百姓温饱,如果国家滥用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最终只会走向灭亡。《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表明了自然界中存在生息循环的规律,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要顺应规则,合理使用并做好长远规划,保证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孔子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提倡、不一味地索取的人生态度。因此,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从自身生存的因素考虑,要做到防止因猎杀而影响生物繁殖,避免违反客观规则和过度干扰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不遭受破坏。《论语·颜渊篇》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甚忧,回也不改其乐。贤者,回也”这里也体现了对个人欲望节制的思想。适度的“节欲”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减少人对礼法、环境的破坏。人皆有欲望,但欲望过度就成了纵欲,造成人性的堕落,我们不应该为了利益大肆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不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行为。
以上这种“克己节制”保护自然的观念,既是孔子儒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孔子对人类保护自然的要求和准则。从生态的角度来看,由于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导致绿色面积缩减,过度贪吃美食导致海洋生物锐减,过度开采导致矿产资源的递减……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革,人在寻求发展中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应该明白欲望只能满足一时利益,时间就是最好的证明。进入新时代,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与日俱增,现在的世界还存在很多资源问题,这些自然资源问题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开发产生诸多矛盾,美好生活离不开经济发展,但生态的开发也同样重要。新形势下,面对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更应该做到保护自然,不过度开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大部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是来自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型使用。如果竭泽而渔,最后必然是什么鱼也没有了。”这也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遵循的原则之一。
三、“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
《论语·雍也篇》当中提到,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樂,仁者寿。”孔子借用聪明、仁德这两种高尚品格来表达智者和仁者对山水的喜爱。人至山水处,寄情山水间,文中话语虽寥寥几句,却言简意赅,将孔子对智者和仁者的理想人格和高尚情趣描绘的生动鲜活,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以及生态良好发展的喜爱与渴望。新时代的中国展现了新的面貌,我们正在努力打造美丽的社会让所有人都能像古人一样喜欢不同的美景,将人生追求寄托于大自然。
《论语·先进篇》中记载,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曾皙的观点是赞许的,充分表达了孔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体现了一种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孔子将“乐山乐水”中的自然感情流露与君子的高尚人格关联起来,展现出人们对自然的亲近,对自然的喜爱,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渴求,懂得只有感受自然才能热爱自然,因为热爱自然,所以尊重自然,因为尊重自然,进而避免去破坏生态环境。
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向着更快更强的社会进发,更多的人们开始热衷于追求短平快的节奏,闲云野鹤、隐居山林的生活在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但是,美好的大自然给人们带来了富裕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万物生灵一派生机盎然,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去走进自然山水,处处流露出对生态美景的热忱和珍惜,以实际行动去保护自然,避免其受到多方面的破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单单是个理念,更应该是人们内心的认知,人人都做到谨记于心,用行动打造绿水青山。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直是促进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条件。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大家共住地球村,地球上的山山水水都是全人类共享的不可再生资源,面对当今的严峻形势,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培养“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已是迫在眉睫。新时代营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人们行动起来,要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资源,打造新能源。良好生态环境是民之所愿,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不仅是人与水、与木等的关系,还关乎整个人类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两者需友好相处、和谐发展、命运与共。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有前人的劳作,还需今人的珍惜与保护,为后人留下富饶的自然财产。《论语》这部经典著作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价值。从《论语》中汲取生态思想的智慧,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宝贵的资源支撑,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新时代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N].光明日报,2009-6-16.
[3]任俊华.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发微[J].道德与文明,2003,06.
作者简介:
张楠楠,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