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选择

2020-09-10 07:22张梓蕃
今古文创 2020年24期
关键词:形而上学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

【摘要】 自然观是人类意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一度支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逐渐取代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历史为何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择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在人类思想史中,宗教无疑对自然观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宗教在主观上打压排斥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却又客观促进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从大航海时代再到工业革命,这两个重大事件所带来的认知突破、全球竞争以及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则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

【关键词】 自然观;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4-0043-03

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观不仅关系到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更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在工业革命之前,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在很大程度上都统治着人类的认知世界。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却逐渐地取代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主流地位。

事实上,人类社会自然观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同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竞争持续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而对客观现实的新发现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也不断地颠覆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一方面,由于宗教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思想内核,其与唯物主义及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一向是对立竞争的。然而,这种对立竞争所带来的结果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却具有出人意料的两面性,考察宗教对自然观影响的两面性有助于理解自然观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实证工具,而资产阶级的崛起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因此,研究影响科学技术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事件对论证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取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宗教对自然观的影响

许多西方学者都强调了宗教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宗教这一客观存在深刻地影响着许多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其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的重要推动作用是无须赘言的,而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影响却存在着奇特的两面性。

在探究宗教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影响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任何宗教的自然观对世界的认知都是唯心的,其思想内核一定是形而上学的,而那些最具影响力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也多源自宗教。

因此,历史中的宗教在主观层面上往往是排斥甚至压迫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纵观欧洲史,为了维护基督教在欧洲的统治基础,天主教会曾进行过多次对科学思想和唯物主义的打压活动。由于宗教信仰的本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其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在根本上是对立竞争的,这就使得宗教在主观上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消极的。

然而,尽管并非出自本意,一些由宗教活动所带来的连带效应却又在客观上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欧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首先,教会在欧洲中世纪的长期统治极大地削弱了君权在欧洲的影响力,使得君主不得不与新兴的商人阶层联合,从而间接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自13世纪教皇英诺森三世开始获得废立国王和皇帝的实际权力后,此后的两个多世纪中罗马教皇通常被认为是欧洲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为了寻求与宗教力量的平衡,欧洲的君主们开始联合新兴商人阶级,商人们为君主提供财政支持并利用自己的管理才能参与到政治之中,而君主则在必要时刻为市民和商人提供保护。这样的联合最终为资产阶级在欧洲的兴起提供了社会基础。

其次,马克思 ·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强调了宗教改革带来的新的伦理道德体系有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这种思想层面的基础对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后,一方面教会为了培养教士所创办的教会学校成为了早期大学的基础,客观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宗教改革,越来越多的普通信徒开始解读《圣经》,这在客观上提高了欧洲的识字率。

虽然对君权的削弱、宗教改革运动以及教会学校的创办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力,但其对资本主义的促进以及对教育的普及却最终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欧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宗教与科学在自然观领域的争论与竞争,不仅增强了科学精神在欧洲的影响力,还迫使科学家们寻找更有力的实证去支撑他们所认同的理论学说,而这一过程恰恰有助于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进步。

总的来说,宗教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这体现在宗教在主观上对唯物主义的排斥甚至是压迫,以及在客观上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当然,虽然宗教在客观上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在研究时也不能将其影响主观扩大化。宗教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起到的只是客观促进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兴盛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其科学实用的本质特征。因此,宗教是影响自然观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

二、大航海时代的抉择

为了寻求对抗伊斯兰教国家的同盟以及打通通往东方的贸易路线,欧洲在中世纪开启了著名的大航海时代。造船技术与航海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海上贸易的成败,更决定着海上霸权的归属。因此,对海洋的探索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欧洲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的发展。

1066年诺曼底人所乘坐的船载重不超过30吨,14世纪中期英国的船只最大也不超过300吨,而到16世纪中叶威尼斯的卡拉克船中有些则能够达到600吨甚至700吨。

13至15世纪期间,欧洲的通用战船还是依靠划桨推动的“三力船”,到15世纪装备着火炮的帆船军舰开始出现,随后的两个世纪里军用舰船不仅吨位越来越大,而且机动性与火力也越发变强。可以说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贸易在欧洲迅速发展,欧洲各国在海权的争霸也愈发的白热化,由此所带来的造船技术的提升速度远超欧洲过去1000年的技术进步,而这种技术的提升又反过来促进了欧洲商业社会的发展。

除去造船技术的提升,大航海时代还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地理学以及数学的发展。在16世纪中,欧洲不仅涌现了一批天文学家和制作世界地图的专家,而且数学知识在航海上的运用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

很明显,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无法满足大航海时代欧洲各国对航海技术的需求,因而欧洲各国在互相竞争的过程中开始更加重视具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科学精神也因此在这一时期得以普及。

地理大发现与海外地区的开辟是航海时代的另一重大成果,地理大发现不仅让整个人类世界开始联系在一起,而且新的植物、动物乃至于新的人类社会都在这一时期被相继发现。这些发现不仅向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和世界观提出了挑战,而且还促进了新的科学理论的诞生,这使得人们开始寻求新的自然观与世界观。

综上所述,新航路的开辟以及地理大发现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三、工业革命对认知的颠覆

工业革命无疑是科学发展史中至关重要的历史事件,它不仅颠覆了人类对于自然与自我的认知,更标志着人类社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改变首先体现在了生产力的巨大增幅上,例如英国的铁产量迅速地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00年的13万吨,而后1861则增长到了惊人的380万吨。

其次,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美洲农作物的传入,尽管在19世纪中的欧洲有大量的人口移民海外,20世纪初时的欧洲人口却仍比1750年高出3倍有余。这种在短期内呈现出的巨大变化颠覆了当时欧洲人对于世界的传统认知,过往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多将世界视为一个不断循环的体系,而与之不同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世界始终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成果无疑更有力地支持了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当然,从工业革命的角度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取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时,我们必须理清工业革命的根源以及工业革命的出现是否是一个必然结果。

对于工业革命的起源,学界普遍认为商业社会的形成(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诞生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工业革命的产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响。

正如前文所述,中世纪的宗教统治所带来的影响使得资本主义得以在欧洲萌芽,而后的大航海时代又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这一系列的因素最终成就了资本主义在工业革命时代的辉煌。

与之相同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非依靠孤立的伟人推动。例如,瓦特制造蒸汽机的想法并非来自于他本人天马行空式的想象,而是他在修理托马斯 · 纽科曼的原型蒸汽机时产生的,而纽科曼的蒸汽机又是在托马斯 · 萨弗里的蒸汽机获得专利之后才有的。

更不用说希腊文明、印刷术、阿拉伯数字等这些论证并非是在否定伟人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是要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依靠积累并最终量变产生质变的历史必然结果。因此,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社会基础,还是其理论基础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四、结论与反思

历史最终选择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一方面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能更好地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必然会逐渐地构建出一个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社会(现代社会)。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基于事实构建的,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则是基于人的思考构建的。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想要发展就不能仅仅依靠脱离事实的思想,因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与形而上学的自然观相比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会具有更为明显的竞争力。同时,由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现代化也普遍提高了人类社会的受教育程度和科学素养,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当然,这并不代表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恰恰相反其在人类史中有着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几乎同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形而上学自然观不仅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关键成果,也是许多思想文化的重要基石。此外,即使是在当今科技兴盛的现代社会,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对人类社会仍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因此,应当抱着辩证批判的态度不断总结反思着两种自然观的发展竞争史,以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3.

[2]马克思 ·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49-56.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84-285.

[4]黄艳红.谈谈基督教与近代科学的起源[J].科学与无神论,2015,(06):24-31.

[5]刘景华.大航海时代的西欧造船和航海术[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92-98.

[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81.

[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93.

[8]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96.

[9]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246-247.

作者简介:

张梓蕃,男,汉族,河北康保人,大学本科,清华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猜你喜欢
形而上学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视野下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谈教育的“严”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形而上学的“上”“下”求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冶关系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