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敏 李启辽
摘要: 仿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机械模仿,更不是抄袭,而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把握范文的语言、结构、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个性的文章来。
关键词:仿写 教学相长 写作方法
仿写是提高学生作文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效的仿写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而且能在仿写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积累文章的写法。
一、重温经典语段,感受语言魅力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中人物动作和心理的写法,《临死前的严监生》对人物夸张的写法……这些经典中精彩语段的写作手法是我们写作最好的教学范本。在教学时,教师除了要落实阅读的教学目标,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味写作手法的精妙处,激励学生尝试将这些手法运用于自己的文章中。
在学习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之后,小超写了一篇《那个“城管”》,他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开头方法,将城管的蛮横写得入木三分,后来又利用了“创文”前后的对比写了城管人员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做了很大的贡献,通篇文章欲扬先抑,效果非常理想。
学习了《小嘎子和胖墩摔跤》之后,小婉创作了一篇《我的“后妈”》,文章采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妈妈对我和表弟不同的表现写得清晰明了:学习上,对我严格,对表弟宽松;生活上,对我吝啬 ,对表弟大方。正因此,我心里始终认为妈妈是我的“后妈”,后来,经过交流才知道妈妈的苦心:表弟小,所以学习需要鼓励,生活需要多关照,而我已经长大,学习需要严格,生活需要磨练。整篇文章以小见大,对比突出,尤其是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感人。
二、选取同龄习作,榜样力量无穷
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学习经典,觉得名家名篇离人遥远,学起来不易。那么,我们可以选取同龄人的习作,让他们向身边的优秀者学习。
在写作“我最喜欢的老师”一内容时,四年级君君写了《给老师的一封信》,其中有一段:
记得我那次考试,我考了90.5,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很差的成绩。我不想回家,我一直哭,哭得喘不过气来。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墙角,阳光无声无息地照在我身上。您向我走来,帮我擦去脸上的泪珠,您那温柔的手您那黑亮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我忽然发现,阳光把您打扮得像一个天使!天使的脸庞露出微微一笑:一次考试算什么,下次努力就好了!
这一段写了老师对自己考试失败之后的安慰,巧妙运用了“阳光”这一事物对老师进行衬托,写出了老师宽容、温柔的特点,表达了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在作文赏析课时,我让君君范读此篇文章,然后对这一段进行了讲解。课后,学生在修改作文时,也仿照她的寫法增加了自己的内容,其中小菲写了一段:
瀑布溅起的水花把石头台阶喷得又湿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同学们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您来了,您摸着铁索艰难地走了下去。到了台阶下,您回转身,然后把手伸向我……我一怔,迟疑着。您说:“快,把手递给我,先迈一只脚,站稳之后再迈另一只脚。”您微微一笑,我看呆了:清风抚过您的脸颊,耳鬓的几缕头发轻轻飘动……您的笑容暖了我的心,我感觉您就像我人生路上的搭石……
三、模仿同类作品,生成融会贯通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枫树上的喜鹊》写了孩子丰富的想象:
“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
我知道,这便是a,o,e.
……
喜鹊阿姨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
我知道,她是在问:“看,那是什么?”
学习本文之后,雨欣写了一篇看图写话《助鸟为乐》,模仿自然,表达生动:“唧唧唧唧”“喳喳喳喳”,小红听到了小鸟的叫声,顺着声音走,原来在前面的树杈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雏鸟。小红心里想:赶紧把荷叶给小鸟盖着,不然小鸟就要病了。只见小红两手紧握荷叶柄,伸直了胳膊,把荷叶叶片撑在鸟窝的上方,为小鸟“打伞”。“叽叽”,小鸟说。小红知道了,这便是“谢谢”。小鸟又说,叽叽,叽叽,叽叽叽。小红懂了,小鸟一定在说,如果不是你,我早就生病了!
四、教师下水作文,精彩在于引领
教师写下水文的好处有:1、体会作文的甘苦,将真切体会和教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情理交融,指导更切实,批改更恰当,正所谓“蹲下身来看孩子”;2、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身高为范,教师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模板。教师常常写下水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非常高涨。3、教师长期写下水文,对个人的专业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非常提倡教师写下水文,他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动笔,或是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
虽然很多教师从来不写下水文,但坚持写下水文的许多教师都成为了名师,如于永正、管建刚、李镇西等。老师们的下水文是学生们学习的范本,是老师们为学生的习作学习搭建的坚实桥梁。
仿写,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方式,是初学写作者的一项重要和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无论是仿经典、仿同伴,还是仿同类、仿教师,不是要机械模仿,更不是抄袭,而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把握范文的语言、结构、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个性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叶圣陶教育文集》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第一小学 杜慧敏
湖北省十堰市40学校 李启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