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估算的小学生数感培养路径研究

2020-09-10 07:22张伟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估算数感培养

张伟

摘要:数感是连接学生数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纽带,加强小学生的数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基于估算教学的视角,指出了估算与数感的内在关联性,针对当前数感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并就其培养路径进行了具体研讨。

关键词:估算 小学生 数感 培养 研究

小学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阶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而培养数感则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关键内容。基于估算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估算与数感的基本概念

估算就是不用通过精确计算,而对结果进行估计的一种形式。估算是基于个体已有的知识基础,凭借口算、心算的路径,推导出与精确结果相近的答案。估算不同于精确计算,它具有耗时短、速度快的特点。要合理运用估算,必须具有较好的数感,且掌握一定的估算技巧和方法。数感是指对数以及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感悟。从根本上来说,数感是在数与运算的基础上推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中估算与数感具有内在关联性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估算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估算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课堂的引导者,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合作,針对估算策略方式进行探索,最终形成估算意识。估算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利用归纳、类比、猜测的方式,提高合情推理的能力。估算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引导小学生建立数感,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现实生活中有关“数”的根本意义,更好地把握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估算与数感具有内在的紧密关联性,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范围来看,数感所囊括的范围要比估算更加广阔。学生如果具备了较好的数感,就能够显著提高其估算能力,也可以更加直接、有效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小学数学中数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分析

1.小学数学中数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对估算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估算能力比较差。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会本能地拿起笔做精确计算。然而一旦脱离了纸和笔,学生往往就会陷入“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二是学生对估算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不到位,在遇到实际数学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对估算,学生大部分还停留在“四舍五入”的层面。三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对“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不足。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必须立足具体的教学情境,建立正确、合理的数学模型,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做出恰当的策略分析。实际教学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面对生活化问题时,无法做到灵活处理,解决“数的模型”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

2.小学数学中数感培养现存问题的根源分析

分析当前小学数学中数感培养现存问题的根本原因,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入手。从教师的维度来看:一是教师对估算教学的认识不够,不能从本质上理解估算教学的重要价值,在实际教学中造成了估算教学的弱化和边缘化。二是一些教师对数感培养目标认识不够明确,简单地认为数感培养就是教授估算的各种方法,明显缺少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对估算的应用。三是数感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教师的“灌输式”授课模式依然流行。课堂中,学生大都是机械、简单地模仿和背诵,遇到数学问题时只能采用固定的方式来求解。这导致数学模型问题重复使用,制约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从学生的维度来看:一是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数学课程抽象性较强,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要明显强于抽象思维,加之数感的培养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正相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成为制约数感培养的首要因素。二是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仍处在运算阶段,运用到现实生活问题中的难度较大。三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明显的惯性思维。学生获得数感的渠道仅停留在课堂,学生自主感悟、发现、探究的方式和途径比较匮乏,缺少教师的有效引导。

四、基于估算的小学生数感培养路径探索

1.加大估算教学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意识

学生的估算能力与数感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估算是数感的重要基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转变对估算的认识,重视培养小学生的估算能力。”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课程大纲设计中要革新教学观念,提高对估算的认识,逐步加大估算教学的比重,切实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与数感意识。可以通过数学学科小组学习的形式,加强教师间的交流、讨论,开展关于数感课堂教学的专题培训和研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全面提升数感教学质量。

2.创新教学技巧与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数感能力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数感教学方法。一是可以通过模拟现实生活情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在课堂中构建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提高自己的数感。二是利用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比如,在一年级“看图列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能够列出算式、得出答案就足够了,只有引导学生弄明白为何要用加法或减法的原理,学生才能真正理解“部分与整体”的数量关系。三是要在实践操作中增强学生的数感。比如,“厘米和米”的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操作、现场测量,比较一下到底多少个1厘米才能组成1米。待学生理解了1厘米的单位长度后,引导他们测量自己的手指、文具盒、铅笔等的长度,加深学生对长度的认知,从而增强学生的数感。

3.加强变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内化数感

数感教学不是简单模仿和使用固定的公式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应用中领悟数学道理。因此,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数感。在此理念下,教师应该开展变式教学,适当为学生提供具有开放性的变式问题,不断渗透变式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基于不断变化的情境,对数学基本技能活学活用。数感,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高级的心智技能,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立足实际、回归生活,在实践应用中将数学知识内化,使数感成为自身的一项技能。

对小学数学来说,数感培养既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数感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教师只有不断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数感意识和数感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素兰.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探究[J].新教师,2020(02):41-42.

[2]陈碧莹.基于师生现状调查的小学估算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9(33):51-52.

[3]林丽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探究[ J].基础教育论坛,2019(29):65-6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宿迁市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在‘估’中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Q2017JK01-Z21。

猜你喜欢
估算数感培养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几点做法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