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蔚文
摘要:随着新课标、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为了落实选择性教育新思想,普通高中学生在校学习面临选科走班制,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针对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新问题,语文名师工作室开展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高考改革 语文教学 生涯教育 探索与实践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以课题为抓手,立足课堂,围绕“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进行了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学生的生涯规划和个性发展奠基,取得了可喜成绩。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得以提升,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现实意义
美国教育博士西德尼·马兰认为,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主张通过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帮助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制定与个体相适应的职业生涯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因此,生涯教育最终目标是实现自身的成长与从事的职业相匹配,使个体获得更多的人生成就感和幸福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当指导高中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为改良社会而设,为教育社会人才而设,不了解社会的需求是盲目的教育”。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学生就读普高面临选科走班的问题。生涯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已经成为新高考落实选择性教育思想的必经之路。高中生正处在生涯发展的探索期,生涯教育对其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对高中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90%学生对从教师的教育教学中了解有关生涯规划的知识都有诉求。“文以载道”,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从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最终达成生涯规划教育共识,教学相长。由此看来,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涯规划教育是大势所趋。
二、语文教学中对生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工作室推荐并要求每一位成员认真阅读《陶行知文集》《语文课堂寻真》《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读本》等教育理论书籍;组织教师认真研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析与教学指导》,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渗透生涯教育,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工作。
2.开展集体备课,促进专业成长
同科同年级组开展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手段,是教师研究和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落实新课标、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为了全面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以及对生涯渗透的研究能力,工作室要求核心骨干成员与年轻学员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学校或年级为单位组建集体备课小组,重点挖掘文本中的语文素养亮点,渗透生涯教育,通过议课、上课、听课、评课,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挖掘课程资源,渗透生涯规划教育
语文教材的选文都比较注重人物的情感价值取向,事例导向性、先進性、典型性。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课程中的这些资源,“文以载道”,启发、引导学生,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人格的塑造、未来的规划融入其中,让学生获得对生涯规划的原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
例如,研读教材中《相信未来》《致橡树》《我与地坛》等文本,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未来、对爱情、对生命意义的理性思考等;在教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时,让学生懂得“士不可以不弘毅”“舍生取义”“学不可以已”“腹有诗书气自华”“至人无己”的道理,加深学生对人生、社会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其终身学习、坚韧乐观的品格。
4.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运用“互联网+”教育,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课堂内容。要让学生多关注一些政治风云人物、经济领袖、各行业精英、感动中国的时代楷模;并且时刻学会总结;不能一味只学别人的结论,结果只会被结论所困,要学领袖者如何建立思维,转身变成自己的思维,才能建立起强大的自我。让学生明白凡事都要“尽最大的努力、抱最好的预期”。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职来职往》《非你莫属》《创业英雄汇》等择业指导类节目。以鲜活的人物事例,激发学生描绘自己对未来生涯规划的憧憬,找出生涯规划教育切入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时,教师利用文字和图片,给学生补充“梁启超的家史”“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妻携手一生探索中国建筑史”的知识,并提问:中国作为世界“建筑狂魔”,都创造了哪些建筑奇迹?进而介绍“土木建筑工程”就业前景分析等内容,帮助学生增强爱国情怀和职业憧憬。
5.开展语文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职业规划兴趣
组织学生开展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课内,教师利用“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主题为引领,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课外,教师通过播音主持、新闻采编、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赛、编演课本剧、编写班报校刊、模拟求职面试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要重视实用文的写作教学,以此强化生涯实践技能,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如请假条、启事、通知、请柬、申请书、倡议书、求职书、申论等。
6.整合资源,创设情境,深化学生职业体验
面对新高考改革,教育领域存在学生自我认知不足,教师能力经验欠缺,生涯教育内容顶层设计滞后等诸多问题。因此,教师要在实践中探索尝试整合社会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加强生涯体验。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家长职业特性、友好学校、知名高校等社会资源,请成功校友做职场讲座;请企业家、会计师、法律顾问、警察、医生等不同行业的家长代表来学校接受学生的职业咨询;城区学生利用节假日去社区、商场、企事业单位进行职场体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长沙、北京等地进行旅行研学活动等,让学生走进社会,反观人生规划。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打造生涯课堂,然后结合写作教学,让学生完成如“人物访谈”“职场体验”“调查报告”“游学小课题”等应用文写作。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是在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对学校传统教育融合生涯规划教育的突破口。一线教师要在学习中探索,在实践中反思,优化课程资源教学,把学生的生涯规划视野扩大到整个社会发展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代子顺.基于生涯规划教育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新思考[ J ].考试周刊,2017(98):53.
[2]卢镜.高中语文教学:生涯教育渗透研究[ J ].现代教育科学,2019(3):106-109.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XJK19BJC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