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0-09-10 07:22罗善彪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罗善彪

摘要:文章简述逆向思维的概念,结合陶行知教育理念,从明确逆向思维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师素养三方面来阐述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 逆向思维 教学 能力培养

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促使教学方法不断变革。因为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所以教师要在教学环节中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逆向思维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其个人成长的作用明显。因此,教育者要重视小学生此项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更生动、有效地完成教育目标。

一、逆向思维概述

逆向思维也被称为求异思维,是指反向思考常见事物或者观念,运用反向思维,使事物朝对立方向发展。就是将问题的反面作为切入点,对信息进行探索,并建立全新的解题思路。通常,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按照问题的提出方向展开思考,但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逆向思维反向推导,可以简化问题,提高问题的求解效率。

二、数学教学中小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策略

1.明确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小学生平时习惯用正向思维,为了培养其逆向思维,教师要在授课环节引导学生逆向思考,使小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将这种思维应用在学习中,以提高学习效率。总体来说,逆向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有如下几点作用:

首先,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可以更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正如陶行知所言:“教育难以创造出什么,但是却可以培养儿童产生创造思维,更高效地学习知识。”逆向思维的培养同样如此,它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讲解北师大版教材“倍数”相关概念时,若使用正向思维,语言表述应为“4的5倍是20”,但逆向思维的表述为“某数的5倍是20,那么这个数是4”。

其次,逆向思维的运用可简化教学问题。小学数学中,常常有一些高位数的计算题,学生在正向思维模式下难以快速解答,计算效率不高。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逆向思维,对复杂的计算题进行简化。例如,对于99+199+299+399+499+599+699这道题,若使用正向思维,计算量较大,并且容易出错。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反向思考,并提出引导问题:“99=100-1;199=()-();299=()-()。”學生在问题引导下,可总结解题规律,即使用逆向思维,将所有加数替换为“整百数减1”的形式,那么此题就可化简为100+200+300+400+500+600+700-7=2793。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身实践,可以看出,逆向思维能够简化复杂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高效、准确地算出结果。

最后,养成逆向思维可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陶行知说过:“教师手握的不但是幼年人命运,而且还把握着人类、民族的命运。”课程改革对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全新要求。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符合当前的教育需求,同时也符合小学生的身心、思维发展规律。

2.创新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灵活转化问题

大多数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指导学生灵活地将问题向简单的方向转化,不失为培养逆向思维的有效策略。灵活转化问题,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简化问题、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讲解北师大版教材“四则运算”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给出以下计算题:①25×37×4;②125×65×8;③49×49+49×51;④45×99+45;⑤25×102。学生刚刚接触四则运算,对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应用,还不熟练,使用四则运算规则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可能花费的时间较长。对此,教师可对学生展开思维引导,指导其改变运算顺序,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律,降低计算难度。对于问题①,可先计算25×4=100,之后用100×37=3700;对于问题②,可先计算125×8=1000,之后用1000×65=65000。以上两道题运用了乘法结合律,改变了运算顺序,简化计算过程。对于问题③,可使用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写成(49+51)×49的形式,之后计算100×49=4900;而问题④的解题思路是问题③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同样使用乘法分配律,将算式看作45×99+45×1,之后使用运算律计算(99+1)×45=4500;问题⑤也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算,使用拆项法,将原算式写成25×(100+2),之后展开算式,得到25×100+25×2=2550。

在以上问题的求解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逆向思维的引导和培养,科学指导学生简化运算,使用数学运算律快速算出结果。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须加强学生的运算训练,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

(2)设置互逆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重点,找出知识之间存在的“互逆性”,为学生设置互逆问题,这对其逆向思维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讲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两个三角形的底、高相同时,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此时,教师可提出引导问题:“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底和高,对吗?”互逆问题的设置旨在将学生原有的思维模式打破,引导其利用逆向思维,积极探索,通过实践发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3)结合生活实践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小学生要熟记小学数学的公式和法则,对其有自身的理解,以实现正反思维的熟练转换,加速逆向思维的形成。针对当前学生对运算法则、公式等记忆不扎实或不会使用等现象,教师要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出发,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开展逆向思维的培养。

例如,讲解“面积”概念时,教师可转变以往先介绍概念、再介绍实物的教学方式,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对教室的门、窗、黑板等长方形物体进行观察,之后引入长方形的面积概念。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能够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联想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面积。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而且能够让他们更高效地学习和消化知识。

3.提高教师素养

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重要保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秉承学习理念,结合教学需求,不断学习、积累大量逆向思维的教学经验和素材。除此以外,教师还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或者参加“赛课”“磨课”活动,学习其他优秀同行的教学经验,找出自身教学中,特别是逆向思维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其合理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三、结语

培养逆向思维就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打破常规思维模式,探索全新的问题解决对策。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向学生阐述逆向思维对其终身发展的影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互逆问题的设置,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积极参加培训交流活动,通过以上途径不断完善数学教学过程,完成学生逆向思维培养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包新安.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43-144.

[2]张移成.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82.

[3]张通照.浅谈小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J ].中国教师,2018(S1):143.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成就独家新闻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